信托兑付危机显现 银行通道风险敞口增加

2014年01月18日 00:24  经济观察报 

  朱熹妍 李缘

  大年初一,这一喜庆的日子,可能是中诚信托最煎熬的一天。

  这一天,是中诚信托与工行合作发行的30亿矿产信托产品——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最后的兑付期限。而1月16日,中诚信托向投资者提出警示,该产品信托财产在清算前变现还存在不确定性。

  如果该产品到期无法兑付,则将成为信托业打破“刚性兑付”的第一单。而在这种通道业务中,银行、信托究竟如何分责,银行、信托及投资者都在拭目以待。

  与此同时,此次信托兑付事件也受到了国外投资者的关注,他们希望知道中国到底存在多少项目融资是难以兑付的,是否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爆发系统性风险。

  银信角力

  1月16日中诚信托在其官网上向投资者发布了“《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2013年第四季度管理报告》,并用密码加密。该信托产品是2010年由工行推介,由中诚信托发起的,后又通过工行私人银行部代销,筹集的资金被投资于山西振富能源公司。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融资方振富能源公司累计使用信托资金30.3亿元,而信托计划相关账户余额仅为566.94万元。这款信托产品已为投资人带来净收益6.71亿元,银行方面收取了6495万元的保管及其他费用,其他信托费用也有7063万元。

  然而,作为信托财产的振富集团长达3年的采矿权之争仍未解决。属于该信托财产的交城神宇煤矿换领长期采矿权证申请,仍未得到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复;而作为另一项信托财产,白家峁煤矿的整合报批手续仍在办理当中,但仍未得到政府批复。振富能源公司所持内蒙煤矿100%股权已经转让,目前股权受让方已经向该公司支付转让价款2.6亿元,尚有9000万元转让款未予支付。此外,振富能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还涉及8起诉讼案件。

  中诚信托方面称,该产品信托财产在清算前变现还存在不确定性,将继续在法律法规框架下积极推动相关事项的解决。其最新的说法是“不排除通过诉讼方式向相关主体主张权利,以最大限度维护受益人的利益”。

  兑付大限将至,工行和中诚信托仍在暗中较量。一位接近此交易的人士对本报表示,真正的违约不会到来,工行、中诚信托将分摊责任。中诚信托极有可能用自有资金垫付,然后再为抵押物寻找买家。

  不过工行希望中诚信托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并动用股东的强大实力解决此事。1月15日,工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公开表示,完全不存在工行承担主要责任的情况。

  多家银行、信托公司负责人对本报表示对极其关注此事。在该项目中,中诚信托扮演通道的角色,工行山西分行向其推介,最终又由该行代销。此事如何解决将成为其他通道业务风险事情处置的参考。

  信托雷区

  迈入10万亿门槛后,信托业进入“事故高发区”。

  1月10日,新华信托刚刚清算兑付了“新华信托·上海录润置业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查询信托产品)”。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录润置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邹蕴玉因民间借贷等高额债务缠身而跑路。新华信托表示,该项目高达10亿元的兑付资金来源也并非项目方而是“其他机构”。

  唯一一家上市信托公司陕国投A的业绩快报也渗出一丝忧患:一些危险项目成为增长途上的绊脚石。

  1月13日,陕国投A披露业绩快报显示,2013年营收8.32亿元,同比增长44.50%;归属于股东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19.56%。增幅相较前几年已有所减缓,原因是对一些到期计提资产减值上升。其中,去年8月,陕国投曾以自有资金“兜底”还款出现问题的裕丰项目,出资近6亿受让项目受益权,并在随后发布的第三季度报中计提了20%的减值准备达1.25亿元(去年同期仅不到20万元)。对“危险项目”爆发的担心或许抑制了投资者的热情。事发后,陕国投A的股价一路向下,其股价自去年7月12日高送转后跌幅度已超20%。

  这并非一两家信托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爆出兑付危机的信托产品就不下20款,牵涉信托公司10余家,涉及资金达几百亿。

  经历近3年的爆发式增长,信托公司将迎来项目到期兑付的高潮,对一些问题项目的兜底将成为业绩增长的绊脚石。

  南方一家信托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虽尚未召开股东会议,但多家股东纷纷要求公司上报财务资料,审核资产情况。他们担心,兑付危机一旦到来,不仅利润增长会出现问题,很可能连前几年的盈利一朝赔光。

  上海交大中国金融研究院公布的一份《信托公司兑付风险评价报告》显示,从信托公司的流动性支付能力来看,信托行业整体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如果整体出现5%损失的情况,面临支付困难的公司数量可能超过行业公司总数的20%。

  该份报告指出,国内多数信托公司是国资控股的现状,进一步强化了“刚性兑付”的预期。但是当赔偿金额超过信托公司的实际承受能力时,必然会有信托公司打破这种默契,出现兑付问题。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张智威认为中诚兑付事件已经变成了中国信托行业的焦点,因为利益相关者希望知道,这是否将成为中国投资者承担损失的首例案件。如果该事件真的如此发展,预期这将造成信托行业的情绪低迷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这还可能触发正在进行去杠杆化的中国金融系统的连锁反应。

  担忧多米诺效应

  中诚信托30亿问题项目的进展正被张景写进最新的调查报告中。张景所在的公司专门为国外对冲基金做调研定制报告,他的这份报告将最终传递到付费的国际投资者的手中,这或将影响部分国外资金在中国的投资方向。

  “他们特别关心中国国内债务问题,在定制报告的邮件中,多次提到影子银行。他们希望知道中国到底存在多少项目融资是难以兑付的,是否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爆发系统性风险。”

  在与多位银行及信托业人士接触后,张景在这份报告中如此写道:目前,爆发出危机的只是个别项目,而且多存在于矿产领域或个别工商企业。占主要部分的房地产信托以及政府债,尚未有迹象表明会大规模爆发。

  张景认为,只要宏观政策不改变,这两大领域就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不过,兑付危机确实已经成为中国信托行业最大的绊脚石,整个信托业流动性风险也在增高。

  这也许很难消除国际投资者们的猜疑——他们认为,风险很可能会从信托业开始爆发,并会逐步侵蚀银行体系。

  避开银行股,成为多家投行分析师的投资建议的关键词。

  虽然工行官方表示,不存在中诚诚至金开1号项目将由“工行承担主要责任”这种情况。但作为客户来源以及代售渠道,银行不可能在通道业务中完全幸免。

  这些投行分析师们指出,中国商业银行对信托业的风险敞口正在增加,目前中国国内金融机构对存在的兑付风险计提并不到位,一旦危机来临,不仅信贷损失将增加,流动性也将受限。

  瑞银(UBS)金融股分析员黄英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现在内地银行股估值处于低位,但投资者不宜为便宜而低追。理由是,坏账高峰期已来临,银行股看似估值低,实际上盈利质量变坏,形成一个“低估值陷阱”。按照官方披露的数字,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约7000亿,但黄英认为,在治理产能过剩、国企改革等等过程中,会释放出更多的坏账,预计不良贷款余额为3.2万亿,最坏情况更有4.1万亿。展望2014年银行股表现,瑞银看法审慎,相信要待明年坏账高峰期过去后,利好因素才会显现。“本来违约是金融的正常现象,有一定的违约率不一定是坏事。这样能让大家对风险有更好的认识,更好地为风险定价。”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对本报表示。他相信,市场对部分产品违约已有心理准备,若今明两年出现更多的类似事件,也不出奇。陆挺坦言,最担心的是单一产品违约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比如恐慌性抛售。

  监管部门对此也有所察觉,开始调整监管思路。1月份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6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增加了对信托、财富管理等创新业务的信息披露要求。另外,还增加了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相关风险的计量方法、风险计量体系的重大变更和相应资本要求变化的披露内容。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包子店将在习近平就餐处原地划线留念
  • 体育王濛激励队友:要对得起中国两字
  • 娱乐春晚节目曝光 黄渤唱歌张国立说快板
  • 财经国土部正研究处置闲置用地政策
  • 科技银行推电商反击余额宝防蚕食存款
  • 博客李银河:上海8男子聚众淫乱不该判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河北农大招聘保安最低需为硕士学历
  • 谢百三:中国股市一派乱象
  • 李迅雷:中国金融危机触发点不断增多
  • 谢作诗:除夕高速公路应当免费吗
  • 朱大鸣:跑路潮会刺破房产泡沫吗
  • 叶檀:小心国企越改越有权
  • 安生:闲聊公务员的待遇及其它
  • 刘杉:货币供应偏紧是假象
  • 陈序:2014是赴美购房最佳年度?
  • 唐钧:养老金隐性债务再度来袭
  • 陈季冰:当美元流动性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