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3日00:2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徽商期货 伍正兴

  USDA5月供需报告奠定了豆类市场利好基调,全球大豆供需结构已由供应过剩转为平衡。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南美减产已在向市场传递美豆出口需求增加的信号,而今年下半年拉尼娜天气炒作可能会进一步对其价格构成支撑;需求方面,国内养殖业恢复节奏逐步加快,由于国内生猪养殖效益良好,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高涨,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已经开始回升。

  总体来看,豆粕市场整体氛围偏暖,四方面原因支撑其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

  首先,USDA5月供需报告奠定利好基调。

  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数据显示,美国陈豆期末库存下降至4.00亿蒲,低于上月的4.45亿蒲。新豆播种面积沿用3月种植意向报告8220万英亩,单产为46.7蒲/英亩,低于2014/2015和2015/2016年度的单产水平,这样得出新豆产量为38亿蒲,低于上年39.29亿蒲,不过新豆压榨和出口预估分别达到19.15亿蒲和18.85亿蒲,同比增加0.35亿蒲和1.45亿蒲,从而导致新豆期末库存仅为3.05亿蒲,大幅低于市场预期4.05亿蒲。南美方面,巴西大豆产量则下调了100万吨至990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下调250万吨至5650万吨,该调整幅度比巴西和阿根廷官方调整数据要低,后期仍存在下调的可能。

  本次报告将引导市场对美豆新作形成高需求、低库存的预期,这样就使得后期美豆产量不能再有任何闪失,后期大豆播种及生长期天气炒作可能会逐步升温,9月份美豆产量前景确定之前,美豆市场整体处于易涨难跌的格局之中。

  其次,局部豆粕供应偏紧张。就目前情况来看,华东和福建地区豆粕供应充裕,华北与山东地区豆粕供需基本平衡,而东北、广东地区豆粕供应偏紧张。造成豆粕供应紧张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大豆货源不足,比如东北地区;二是油厂检修蒸汽管道,比如广东地区。豆粕期价持续大幅拉升也使得现货豆粕价格节节攀升。截至5月18日,张家港普通蛋白豆粕价格为3020元/吨,日照的普通蛋白豆粕现货价格为2990元/吨,广东湛江普通蛋白豆粕现货价格为2920元/吨。

  此外,由于美豆价格处于相对高位水平,油厂未来到港大豆不少未点价,就目前的美豆价格而言,显然点价成本已经大幅提升,后期到港大豆压榨面临亏损。如果美豆不跌,则国内价格需要抬高,因此油厂提价意愿偏强。

  第三,油厂方面,暂无豆粕出货压力。虽然近期油厂开机率有所回升,但由于豆粕现货价格大幅上涨,买家逢低补库,豆粕成交量增加,且提货速度亦加快,从而使得油厂豆粕库存量继续下降,且豆粕未执行合同量继续增加。截至5月15日当周,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为70.46万吨,较上周的74.32万吨减少3.86万吨,降幅为5.19%。豆粕未执行合同为330.52万吨,较上周的329.63万吨增加0.89万吨,增长0.27%。这也就是说,当前油厂暂无豆粕出货压力,挺价意愿和动力均较强。

  最后,国内养殖业恢复节奏逐步加快。由于国内生猪养殖效益良好,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高涨,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已经开始回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份,我国生猪存栏量为37223万头,较3月份的37001万头增加了222万头,已实现了连续2个月回升。生猪存栏量的企稳向好,意味着对饲料需要将放大,这对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走势形成利好效应。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当前为3771万头,较2016年3月份的3760万头增加了11万头,已实现了连续2个月回升。

  从猪周期来看,第四季度至明年的养殖需求值得期待,2017年生猪存栏量或将明显增长,2017年猪料产量或增长5%以上。而豆粕较菜粕、棉粕比价优势仍明显,预计2016/2017年度豆粕在饲料中的添加比例依然较大,豆粕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5-7月大豆到港量十分庞大,其中5月818万吨,6月800万吨,7月780万吨。在供应压力下,豆粕短线有回调的可能。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相关阅读

中国城镇化为什么有问题?

中国的旧型城镇化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旧型城镇化异化为房地产开发地产,第二就是各地争相建设超大规模的城市。这造成的大拆大建侵犯了民众的利益,然后就是小城市偏枯,特大城市疯长。直接导致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占地面积过大,投资效率低下;其次是各级政府债台高...

如何找出牛股的技术优势

能否跳出唯技术优势的限制,把技术优势内化成对整个产业竞争优势发把控,完善自己对所属整个产业发展的撬动,已经成为众多从导入期到快速成长期的技术类公司的关键。

把房地产当支柱有什么可怕后果

泡沫是一种中间现象,这是资本过剩必然会产生的一种中间现象。根源在于城市化推动了资本过剩,资本过剩导致了大量的资本活动,这些资本活动在某一市场集中爆发,就产生了泡沫现象。

中国能靠什么来超过美国?

本质上讲,世界上各主要文明体在进行一场竞赛,看谁能首先通过变革走出当前的困境。这一场竞赛的胜者将会是未来几十年乃至本世纪世界文明的领导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