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在3月份初召开,会给股市带来什么影响呢?从历年沪指3月的表现看,1993年、1991年、2005年、1994年的跌幅较大。其中,1994年、1993年、2005年的A股市场,都处在大级别下跌浪中。但1991年,A股市场规模很小,借鉴意义不大。我们注意到,在386点至1558点、512点至2245点、以及998点至今的三次大级别上涨浪中,沪指所跨越的3月份,大多数都是上涨的。只有在1996年、2006年的3月分别上涨0.62和下跌0.06%。A股市场既然以进入黄金十年,那么从历史规律看,2007年3月最坏也就是"克隆"1996年、2006年的走势。1997年3月,沪指上涨了18.68%,2007年3月有望"克隆"1997年3月的走势,"两会"期间应以做多为主。

尚福林成两会热门人物
    两会前夕,上海证券报与中国证券网“报网互动”,联合推出“2007年两会,你最关注哪一位”的调查。在此次“十大热点人物排行榜”上,尚福林以12341票毫无悬念地高居榜首。

    除尚福林外,其他9大热点人物为周小川、马凯、刘明康、马蔚华、谢伏瞻、李荣融、吴敬琏、戴相龙、成思危。

    在此次调查中,有人呼吁让中小股民更多分享新股发行带来的利益,有人建议取消10%的涨跌停板制度,有人要求改革目前新股发行的询价机制。记者发现,投资者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整个市场走向的高度警惕,二是对新股发行利益分享的关怀。

    “中国股市究竟是否存在‘泡沫’?”一位股民在中国证券网上向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了一个常见而又备受关注的问题。截至昨日,这个问题的点击率已经达到10486次。

    “如何继续深化国企改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个问题汇集了10067次点击,仅次于有关“股市泡沫”的疑问。

    而执掌央行的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同样是网民关注的“热点人物”,是否加息,以及他鼓励讨论楼市泡沫的言辞,在官场坊间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应和遐想。

两会推动资本市场转折性发展

   每年“两会”均受到各界热切关注。2003年以来,资本市场的发展成为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不管是总理还是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均参与其中。也正因如此,资本市场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

历届两会对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性

总理为资本市场建设定调

    2004年的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资本市场发展的问题,“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逐步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2005年的“两会”,受到资本市场各方前所未有的关注,更让资本市场各方难忘。高层对证券市场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去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发展资本市场的重大意义,把切实加强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继续推进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继续搞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推进证券发行、交易、并购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功能,拓宽资金渠道等一系列基础性证券市场制度安排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在2003年的“两会”上,朱从玖委员提交的一份提案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筹资能力和资本配置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相关比例均远低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同时,杨晓嘉委员在“两会”上提交了修改证券法的议案,建议修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企业不得炒作上市交易的股票”等限制性和禁止性条款。

    2005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泰豪科技总裁黄代放提交了《关于尽快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建议》的议案,建议让中小企业、新股先全流通,已上市的公司法人股可设定一个时间段有序进行。政协委员李雅芳、张赛娥也提交了类似的提案。这些议案、提案推动了股权分置改革。

    如今,只要开“两会”,朱从玖、朱玉辰、杨晓嘉、杨蔚东、李雅芳、张赛娥等代表委员必是财经记者们追逐的重点人物,记者们已知道,每年“两会”,他们都要为资本市场发展建言献策。

责任主体积极落实议案提案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近两年来,股改已充分发挥其影响力。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底,深沪两市已完成或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共1301家,占应股改上市公司的97%,市值占比达98%,未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仅剩40家。

    而在去年,我国启动了全流通模式下的新股发行机制,实施首次公开发行预先披露制度,确定了上市公司再融资市价发行的原则,引进配股发行失败机制等。同时,市场融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融资方式和工具有所创新,最大的几项成果是推出了全流通下的询价机制、战略投资者配售和A+H同发等。

证监会办理两会建议提案百分百
    2006年,中国证监会认真做好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共承办有关证券期货市场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85件,办复率达100%。其中,人大代表建议39件、政协委员提案46件,承办数量比2005年增加9件,增长12%。
    据介绍,2006年证监会办理的“两会”建议和提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关于积极稳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问题。2006年,中国证监会继续采取措施,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

·第二,关于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问题,证监会通报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第三,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问题。2006年证监会在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证券发行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定和完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法规,促进了存量上市公司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等。

·第四,关于加强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及风险控制问题。经过综合治理,截至2006年底,92%的证券公司实现风险监控指标全部达标,扭转了全行业连续四年亏损的局面。

·第五,关于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问题。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证券投资基金、QFII、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发展格局,其中尤以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发展迅速,基金规模稳步增长。

两会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机构期待两会为资本市场助力

引进国际优秀企业来A股市场上市

    多数机构认为,大蓝筹“海归”应尽量多一些、快一些,要相信市场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同样也有六成机构认为,要完善市场法规建设,加强国内A股市场的规范化治理,引进国际优秀企业来A股市场上市。部分基金经理指出,大蓝筹“海归”应该市场化,适时适量,不能为发行而发行,不搞大跃进;对于有意赴A股市场上市的国际优秀企业,应该是不主动,不拒绝,一视同仁。

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多家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强调,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蒋国云表示,资本市场在整个金融体系的定位和创业板何时推出的问题应该受到重点关注。联合证券总裁助理、研究所所长吴寿康指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包括创业板市场、衍生品市场、债券市场等相关问题迫切需要推出新的举措。

央企应将体制改革落到实处

    近七成机构认为,央企应借整体上市之机,将体制改革落到实处。吴寿康表示,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三公”原则,做好信息披露,避免内幕交易和二级市场股价大幅波动。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问题,七成机构认为,目前信息披露质量比以前有所改善,但在监管方面应更注重一些技巧。但有半数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内幕交易比较严重,应加强在这方面的监管查处力度。

加大企业的重组力度

    关于上市公司重组问题,近七成机构认为,应加大企业的重组力度,将优质资产装入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吴寿康认为,地方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认清各地自身优势,规划产业发展思路,以市场化的思路推动和支持地方上市公司的重组和发展。但也有基金指出,地方政府不应过度干预市场,应该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适当支持本地企业重组。 [详细内容]


两会行情将如何演绎
·问:以往“两会”期间市场表现如何?今年会否有两会行情?

·徐一钉:1997年3月,沪指上涨了18.68%,因此,2007年3月有望“克隆”1997年3月的走势,“两会”期间应以做多为主。

·问:假如今年有“两会”行情,可能会如何演绎?

·今年“两会”结束前,估计A股市场将保持强势,沪深股指将在震荡中再创历史新高。3月中旬以后,还需密切关注政策面的细微变化,只要政策面保持温和,大盘将延续盘升走势。但H股指数疲弱的走势,对A股市场3月的走势多少有些拖累,会影响一些投资者的心态。

·您认为哪些类型的股票或基金品种适合在此期间持有?

·徐一钉:今年“两会”前后,“两会”热点讨论的议题自然将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所涉及到的行业、上市公司会有所表现。

·您认为近期投资者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徐一钉:资金流动性过剩是股指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A股市场预期中的调整何时到来,关键还要看后续资金是否充足。

两会行情预测

两会行情会如何演绎

两会精神在市场会有反映 以平和心态看两会行情

    从本周末开始,一年一度的“两会”将在京开幕。作为一席隆重的政经盛宴,“两会”上的各项议案历来都是社会各方的关注焦点。目前,中国股市正摆脱长期以来的制度困扰,迎来重大转机,并步入持续增长的大牛市,“两会”更成为牵动市场短期甚至中长期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详细内容]

两会行情前瞻

    今年"两会"结束前,估计A股市场将保持强势,沪深股指将在震荡中再创历史新高。3月中旬以后,还需密切关注政策面的细微变化,只要政策面保持温和,大盘将延续盘升走势。"两会"将至,投资者对"两会"期间的市场走势较为期待。[详细内容]

两会题材必炒 哪些概念值得期待

    正所谓风回路转,股市经历过昨日暴风雨后,今天终于露出彩虹,大跌后出现大升,出乎很多人意料,也使市场不得不承认,我们仍处于大牛市中。有哪些板块会成为近期市场的大热点呢?我们的观点是两会题材值得关注,因为两会召开在即,两会概念每年必炒,从国家和群众最关注的议题来看,住房、教育、医疗无疑仍是成为代表们最关注的热点,只是涉及这些领域,可能是利淡因素居多。那么,有哪些行业和板块会因潜在的两会利好因素和题材而被市场炒作呢? [详细内容]

两会行情值得期待

    今年"两会"结束前,估计A股市场将保持强势,沪深股指将在震荡中再创历史新高。3月中旬以后,还需密切关注政策面的细微变化,只要政策面保持温和,大盘将延续盘升走势。但H股指数疲弱的走势,对A股市场3月的走势多少有些拖累,会影响一些投资者的心态。 [详细内容]

百点长阳反攻启动“两会”行情

    猪年伊始,沪深市场剧烈波动,在诸多利空传闻的共同作用下,本周二A股市场上演了近十年以来罕见的跳水表演,两市大盘几近跌停的走势,令不少投资者真正领略到投资风险;然而仅仅过了一天,沪深市场峰回路转,受到财政部、国税总局明确表态“不会对股票转让所得征收个税”的正面报道提振,经过了早盘的多空博弈后,在钢铁、地产股两大板块的强力推动下,大盘大幅反弹,而抄底资金的不断介入推动市场持续走高目前已进入3月,“两会”即将召开;而在短短两个交易日内经历了股市罕见的巨幅震荡之后,后市大盘是否会再续升势,进而发动“两会”行情?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