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AI会杀死“视觉中国”吗?

2022-10-12 12:30:45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创业邦   
除了极个别情况,AI有潜力全面替代图库网站。除了极个别情况,AI有潜力全面替代图库网站。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王艺

  来源:创业邦

  毫无疑问,视觉中国的名声并不好。

  这家中国最大的视觉内容互联网版权交易平台,代理了GettyImages、法新社、路透社、BBC在中国的图片版权,收购了比尔·盖茨创办的全球第三大图片库Corbis Images和拥有1300万注册摄影师的摄影网络社区500px,却被调侃其核心商业模式是讼诉。

  天眼查的数据显示,视觉中国主体公司及旗下两家公司涉及纠纷案件超1万件,上至腾讯阿里,下至没听过名字的18线城市美容院,都曾收到过视觉中国的律师函。

  2018年7月,经纬中国合伙人张颖发微博称,“视觉中国这家公司,说是从前年开始,开发了一个系统,开始有组织地大范围搜索未授权疏忽使用他们图片的各种企业,然后漫天开价的要求巨额赔偿,通常一个小疏忽一张图片也不接受删除,直接索取几十万人民币的天价赔偿,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从该公司收入角度来看,据说‘战果颇丰’。侵权确实不应该,现在还变成了这家公司的核心商业形式,也是好笑了。我就不相信这样勒索的商业模式能延续且能维持。等着吧,总有一天……”

  4年后,这一天也许快要来了。

  随着Open AI旗下人工智能在线绘图应用DALL·E2的公测,和Stable Diffusion在8月底的开源发布,技术界和艺术界掀起了一股AI绘画的热潮,各路网友用这些工具生成各种风格迥异的作品。

  AI绘画工具类平台,会不会替代掉以视觉中国为代表的图库网站?

  完全有可能。

  商业模式是卖“保险”

  以诉讼为核心商业模式当然只是调侃,以视觉中国为代表的图库网站,更像是给用户卖“保险”的。

  用户交钱给图库网站,拿到有版权的图片,可以更加专注在业务上。

  但这样的“保险”。很多时候并不保险。

  2019年4月,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发布。但随后有网友发现黑洞照片被列入视觉中国“编辑图片”,视觉中国声明,如果用于商业使用应联系其客户代表。

  但其实,黑洞图片属于“署名4.0”授权许可(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简称CC 4.0)的图片,视觉中国根本无权将其收费授权给第三方。

  随后,共青团中央在微博上质问视觉中国,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

  各大公司也纷纷表示,自己企业的LOGO被视觉中国收录。

  “卖保险”的商业模式的真正问题,并不在于有的时候不保险,而在于对中小企业来说太贵了。

  在一次刺猬公社的采访中,视觉中国联合创始人兼总编辑柴继军表示,以前视觉中国的客户都是所谓“专业用户”,都是专业的媒体机构、创意设计公司等,原来可能只有几百、几千个用户,而现在有海量的近3000万的微信公众号,有可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用户,用户群大大增加,图片市场从一个专业小众市场成长为一个超过百亿的市场。我们公司内部讲“池塘变大海”。

  对于媒体,广告公司等大型机构来说,每年要使用海量的图片,花钱交点“保险”是必须的避险手段,但对那些几个人的公司,单体餐厅或网吧来说,买这样的“保险”无疑过于昂贵。

  目前,图库网站的定价都十分高昂。视觉中国一张图片的价格要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图虫网一张图片也要上百元。至于年框协议,更是动辄几万到几十万元。

  这样的价格,对于大型机构来说,是必要的成本;对于中小公司来说,是根本无力承担的重压。

  AI图片无版权且零风险

  使用无版权的图片有法律风险,使用有版权的图片又太贵,怎样才能用上没版权又没有法律风险的图片?

  用AI生成的图片。

  关于AI的版权问题,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的肖飒律师团队告诉创业邦,我国《著作权法》认可的作者只有两种: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AI不是我国《著作权法》所认可的“作者”。

  美国版权局于2021年1月颁布了一份名为《CopyrightableAuthorship: What Can Be Registered?》的指导性文件,在文件中,他们对一份作品是否有版权做了如下规定:

图源:美国版权局《CopyrightableAuthorship: What Can Be Registered?》图源:美国版权局《CopyrightableAuthorship: What Can Be Registered?》

  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便是“该作品是否由人类作者创作?”

  美国版权局认为,“人类作者”对于认定作品至关重要,如果该作品纯粹是由AI和算法生成的产物,那么很难被认定为美国法律下受认可的“作品”。

  “这也就是说,美国版权局认为对AI生成的作品主张版权是没有意义的。”肖飒律师团队解读道,“AI作为一种创作工具,使用其创作的作品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创作后便进入公有领域的东西,在与AI技术公司或算法设计者没有合同单独约定的前提下(例如某AI生成原件的用户协议中就有专门条款,明示使用者利用其AI创造的作品著作权归属于公司),任何人都可对其进行包括商业使用在内的合理使用。”

  而对于如何判定AI绘画作品是否构成了侵权,肖飒律师团队认为,由于AI生成的作品具有极高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其作品侵权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构成侵权,在司法实践中原作品权利人也难以履行举证责任。

  也就是说,AI生产的图片没有版权,任何人都可以随便使用。AI更不会发律师函,法律上零风险。

  目前,Midjourney、Open AI等平台都在自己的网站上明确写道,用户拥有自己生成作品的所有权,包括重印、销售的权利。

  未来已来

  虽然有真实的需求在,但AI绘画作品要大规模普及,还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画质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站酷网旗下的正版视觉内容交易平台“站酷海洛”创意内容总监冉诺晨告诉创业邦,“从目前阶段来看,AI绘画作品还是有很多瑕疵的。AI生成的抽象、写意的作品可能还好一点,比如莫奈和梵高这种风格,但是如果涉及到照片这类对精细度要求极高的风格,AI的创作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人脸的五官结构不对,或者右下角会带有形状不明的图标,这些都是因为AI在学习的时候没有那么强大的分辨力,会把一些训练素材图片上的水印辨认成是图片本身的内容了。”

  AI绘画作品又是否会对靠版权吃饭的图库网站造成冲击呢?

  对此,冉诺晨认为,冲击必然会存在,一旦我国法律明确了AI绘画的版权归属,且AI生成的作品越来越精美,那么必然会有很多人选择自己生成想要的作品,而不再向图库网站购买有版权的图片,这会对图库网站的生意造成重创。

  但同时,冉诺晨认为,AI绘画并不会完全取代设计师和插画师,而是会成为这些艺术创作者的“辅助工具”,辅助他们去进行艺术创作。

  “现在很多创作者把AI绘画工具植入进了自己的工作流,在做草图的过程中,用AI辅助自己实现创意想法”,冉诺晨说,“AI可以很好地把创作者的想法视觉化,基于AI给的图像进行二次创作,其实能更快地生产出更好的作品。因此,AI很有可能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成为我们的辅助工具,和我们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

  目前,已经有平台“闻风而动”,推出了自己的AI辅助设计工具,在线协同设计平台“即时设计”就是典型案例。

  9月15日,即时设计推出了自己的AI绘画插件“即时AI”,在Stable Diffusion模型的基础上,对“垫图(用户上传图片后AI根据原图生成)”功能做了更加深度的优化。上线半个月以来,已经有接近3万用户使用了其产品,好评率高达80%。

  为了体验“即时AI”插件的效果,我们上传了一张隧道的模板图,在文档描述区域输入“时光隧道”一词,仅仅等待了几秒钟, AI便为我们生成了下图:

图源:即时设计-即时AI图源:即时设计-即时AI

  可以看到,即时AI已经可以生成清晰度和想象力都很完善的作品了。虽然在细节方面还亟待优化,但是这已经可以极大提升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而谈到“AI绘画工具能否代替图库网站”,拥有多年技术背景的即时设计联合创始人周凝认为,这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目前,以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为代表的AI绘画工具已经跨越了“人脸畸形”的门槛,生成高度仿真的人物肖像图片。而对于画面写实度要求较高的风景照,AI绘画工具也可以轻松生成。

  而随着AI绘画工具和底层模型的不断迭代,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或许真的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们不再需要从图库网站购买图片,只需要每月付给AI绘画工具10块钱,输入一段文字,就能在几秒钟之内得到自己想要的图片。

  那时候,什么公众号插图、网站配图、包装设计图、儿童绘本图,统统可以用一个AI工具来搞定,再也不用去视觉中国买图片了。

  当然,也不会有人给你发律师函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