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流量的重新分配,决定了财富的重新分配

2022-09-06 21:53:39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何加盐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何加盐

  来源/何加盐(ID:ihejiayan)

  去年5月,我在上海参加某个论坛,听冯仑讲了两件很有意思的事。

  冯仑说,他最近和一群50后、60后企业家聚会,大家都很悲观,觉得生意特别难做。甚至当他们谈到国外某地遭遇炸弹袭击的新闻时,其中有一个很有名的大佬说,要是那个炸弹扔到咱们这桌上就好了,这样的话很多烦心事就都没有了。

  与这些老人愁眉苦脸不同,冯仑又跟一些比较年轻的创业者们有一次聚会,他发现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一个个满面春风,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所以冯伦最后哀叹道: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冯仑讲的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老一辈企业家觉得那么难,而新一代企业家,却相对乐观呢?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肯定有多种,但我觉得其中比较关键的一种,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做生意的模式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具体而言,是从“资源为王”,变成了“流量为王”。

  在八九十年代,中国主要的问题是物质匮乏,生产能力不足。所以谁能够占住资源,生产出东西,就一定能够卖得出去,能够赚到钱。因此,很多老一辈企业家的成功,往往是因为通过种种方式占有了比较好的资源,例如牌照、批文、低息贷款、土地、矿山、厂房等。他们特别擅长的,是如何搞定资源,建立生产能力。

  但到了新时代,中国的物质已经极大丰富,反而是产能已经过剩了。消费者多了很多选择,对企业来说,怎样争夺人们的注意力和消费力,成了新的难题。所以新一代企业家成功的法则,已经完全超越通过搞关系、拿资源的阶段了,而是先通过自己的技术,或者能力产品,或者对消费者的了解和对品牌的打造,把流量圈起来,然后再向这些流量去售卖各种产品或服务。

  资源是老一辈企业家擅长的,流量是新一代企业家擅长的。现在是流量比资源重要。所以年轻企业家们觉得比老一代企业家更乐观。

  冯仑讲的另一个例子,特别能体现这一点。

  他说,在房地产行业的一次聚会上,在座的房地产商都一片哀嚎。大家谈起贝壳网,说怎么都想不通,贝壳网成立这么短时间,怎么可能市值(当时是2021年5月)就超过了万科+恒大+碧桂园的总和了呢?

  这些房地产商尤其不爽的是,他们现在很多新房销售需要依靠贝壳网的渠道,而贝壳网的销售抽成非常高(具体数字我记不清了,但当时听了的感觉是很震惊,没想到会这么高)。他们一方面不想给贝壳上供,但另一方面又离不开贝壳的销售渠道,所以心里特别别扭。

  如果从流量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就很容易理解了。

  贝壳之所以一家比万科,恒大,碧桂园三家都强,并不是说它的人才更多,或者是资本更充足,而是因为它占住了互联网流量。

  流量是当今时代一切注意力和消费力的基础,只要是卖东西就要通过流量平台。这是新时代商业的本质。

  由于冯仑谈到的问题引起的兴趣,这一年多了,我对流量生意,有了很多观察和思考。以下记录了五点,分别是:

  1.流量为王的时代

  2.流量生意的规律

  3.流量平台的变迁

  4.流量逻辑的变化

  5.流量难题的破解

  如果你希望了解中国商业的流量逻辑,这篇文章应该会对你有所启发。

  流量为王的时代

  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财富分配的方式经过了几个阶段。

  在原始社会,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财富。需要分配的物资,主要是打来的野兽、采集来的水果、缝制的兽皮,一般都是家族中的女性长者来分配,尽量让大家都不饿死冻死。

  后来慢慢演变成了由部落中最强有力的、或最有智慧的男性来分配。这就形成了由权力决定了财富分配的模式。到奴隶社会,基本上都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再后来,农业发展起来,凡是农业地区,基本上都形成了地租制、雇农制、农奴制等典型农业生产模式,于是土地的分配决定了财富的分配。虽然偶有一两个商人成为巨富,但是商人致富,在长期的农业时代从来都不是主流,与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关系。只有地中海、中东这样四通八达之地,才有商人存在的空间。

  工业革命再次改变了一切,资本家打破了原来的土地所有制,形成了资本决定了财富的分配方式。谁通过种种方式,拿到了牌照、批文、贷款、土地、矿山、油井、厂区等无形或有形的资本,谁就能拥有巨量的财富。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曾经一度是技术和信息决定了财富的分配,但这只是在信息社会的早期建设阶段。而当信息足够多的时候,所有的信息都在争夺人们注意力,那么哪些信息能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了财富分配的关键。

  于是今天我们的社会特点是:流量的分配,决定了财富的分配。虽然并非百分之百如此,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它就是我们能接触到财富分配的最主要的机会。

  从公司层面,能够获取最大流量的公司会成为最成功的公司。不管是早期的百度、阿里、腾讯,还是稍后的美团、滴滴、字节,大家的竞争主要都是流量层面的竞争。

  这种流量的竞争,致胜因素也许是技术(如百度),也许是产品(如腾讯),也许是商业模式(如拼多多),也许是运营能力(如阿里),谁的技术最能撬动流量,谁的产品最能吸引流量,谁的商业模式最能扩大流量,谁的运营能力最能巩固流量,谁就能够获胜。

  当然,大公司往往是在这几个方面都很厉害,而不是只具有单方面的能力。它只是在某一方面做到了业界最强,同时其他方面不存在致命的短板。如此才能生存下来,做到同领域顶尖。

  从个人层面,想要获得平均水准之上的财富,最现实的路径,就是拥抱流量。

  要么加入那些流量平台,享受流量给公司带来的巨大红利的一部分,那就是成为他们的员工或者合伙伙伴。现在互联网大厂的工资,基本上就是普通打工仔能达到的天花板。

  要么用好那些平台,想办法将其上面的流量吸引到自己的地盘,自己去开发流量的红利,那就是在这些平台上开店、写文章、发视频、做广告等等。很多人通过做淘宝、拼多多、公众号、抖音、直播,也做成了亿万富翁,就是走的这个逻辑。

  流量生意的规律

  流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一直流动,在不断进行重新分配。

  从平台来讲,不同的流量平台会不断兴起和衰亡。老的平台逐渐丧失流量,最终死去;新的平台获得流量,迅速崛起。

  从个体来讲,没有人能一直拥有流量。在一个平台混得很好的流量大户,到另一个平台可能无人问津。即便是同一个平台,也会不断有新的网红崛起,把旧的网红踩在脚下。

  每一轮流量的重新分配,都意味着财富的重新分配。

  因此人们永远有新的机会,充满希望;但也永远有失去的风险,充满焦虑。

  很多年以前,我在浙大读研时,曾经去考察义乌的夜市,那一望无际的小摊和拥挤的人流,让我非常震惊。

  我心想,这么火爆的生意,这些摊主得赚多少啊!

  但是一交谈之下发现,摊主赚不了几个钱。实际上都给业主打工了。

  因为,这些摊位都不是摊主自己的,而是向业主租来的。原来生意不好时,租金很便宜。后来生意渐渐好起来,摊主赚得多了,业主的租金就跟着涨起来。

  几年下来摊主发现,辛辛苦苦摆摊,最后赚的钱基本上都交租了。

  互联网让这一场景不断重现。

  早些年,在淘宝做生意很划算,开个小店也没什么成本。那些干得早的,很快就赚到了钱。但是也没有风光多久,店主们就发现,在淘宝上做生意的人实在太多了,你的店淹没在千千万万淘宝小店之中,无人问津。

  于是,为了能争抢到好的位置、好的页面,就要向平台付钱买流量。直到后来,流量费用涨到让开店就如同给平台打工一般。

  后来拼多多崛起,同样的故事又上演了一遍。

  微博、公众号、B站和抖音,也是如此。最开始的时候涨粉容易,广告效果也好。商家投一些微博、公众号等广告,很快就赚到了远高于投放数额的钱。

  渐渐地,涨粉、涨阅读越来越难,广告越来越贵,商家发现,投广告的效果越来越小,到最后,赚的钱都不够付广告费的。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也就是说,不是大灾大难、改朝换代那种特殊时刻),流量总是会越来越贵。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

  当流量越来越贵时,生意人会这么做:

  第一,渐渐地买不起流量,于是退场走人。这些年关掉的无数商场、门店和网店,就是因为流量(店铺租金、广告费、直通车等)越来越贵,营收已经覆盖不了流量成本了,只能倒闭。

  第二,降低成本,做高价格,确保在流量更贵时,还能有一定的利润。

  少数企业能够通过技术改进、管理改善而降低成本,但是流量费用的上升,迟早还是会把这部分省出来的成本吞噬掉。于是企业会发现最终还是沦落到给平台打工。

  也有一些企业是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来降低成本,提升价格来确保利润,这往往出现在那些信息恨不透明的行业。久而久之,市场上就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到最后,只有那些最暴利的商家才能留下。换句话说,只有最黑心,割韭菜最狠的商家才能留下。这和道德无关,就是流量生意运行的客观规律。

  因此,每一个流量平台,最终都会走向这样一个结局:大部分商家的利润率已经压低到仅够生存的地位,过得十分艰难;还能有较高利润的,都是非常暴利的产品,良心产品越来越少,直到消失。

  第三,寻找新的便宜流量。

  这就只能等待新的平台出来,才能赶上一波新流量,享受个几年。例如,互联网刚出来时,流量比线下便宜,拼多多刚出来时,流量比淘宝便宜,公众号刚出来时,流量比微博便宜,抖音刚出来时,流量比公众号便宜等。

  但是,不管是哪个新的平台,红利期往往就那么几年。一个无可逃避的规律就是,任何一个平台的流量总是会越来越贵,而流量的转化率又会越来越低。

  于是,上面三种场景又在新的平台上经历新一轮的重复。

  流量平台的变迁

  中国的流量平台经过了几次变迁。

  原来主要是电视、报纸、电台、杂志和线下广告引领了流量的走向。那时候,能成为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主,基本上就能带来巨大的生意。能在中国农村的大街小巷外墙刷满广告,也能撑起很多大公司的巨额营收。

  互联网起来后,相当一部分流量被分流到互联网。百度把持着搜索的流量,新浪搜狐网易把持着信息的流量,阿里把持着商品的流量,腾讯把持着社交的流量,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在我相对熟悉的内容流量领域,最开始火起来的是校园BBS,水木清华、未名、小百合,都是当时很有名的校园论坛,后来有一些全网性的论坛崛起,例如西祠、猫扑、凯迪、天涯、百度贴吧等等。当时全网性的热门事件,基本上都是由这些论坛而起。

  但博客时代到来后,论坛就渐渐衰落。引领时尚风潮的,转到了新浪博客。当时的徐静蕾、韩寒,比现在最红的网红都不知道要红多少倍。

  博客没红几年,就被微博给取代了。最初本来最火的是饭否,但王兴没有管控住风险,平台直接被灭,给了新浪微博崛起的机会。新浪自己革自己的命,新浪微博打败了新浪博客,成为最受欢迎的内容平台,一直红到今天,在它这个领域还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

  公众号在微信体系突然冒起来,成为了引领流量的大杀器。早先的咪蒙、罗辑思维,稍后的卢克文、半佛仙人等都是从公众号起家成为大V的。

  但我们抛开内容领域,要说全网流量的大王牌,最终还是出自于腾讯。自从2011年微信横空出世,就牢牢占据着中国互联网流量的第一把交椅,成为用户数几乎与中国人口数等同的国民应用。

  微信的流量不仅支撑着腾讯系产品(如腾讯游戏、企业微信、视频号等)本身的流量需求,还催生了拼多多、微盟、有赞、罗辑思维等一大批生态链公司,也发展出了小程序平台、朋友圈营销、微信群团购、群接龙等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包括我们做的何加盐公众号、牛人星球社群和手犹香小程序,本质上也是依托于微信的流量才起来的。

  而到现在,流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分配阶段,那就是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强势崛起。

  在前几年,流量还是相对分离的。信息的流量主要集中在百度、门户网、今日头条等,社交的流量主要集中在微信、微博,商品的流量主要集中在京东、淘宝、拼多多,但现在,信息、社交、商品有合流的迹象,其集大成者就是抖音。

  抖音最开始就是一个休闲的流量。大家上抖音就为了玩一下。但由于玩的动力是如此之强,抖音也有针对性地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了威力强大的心理进攻,所以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流量增长最迅猛的平台之一。

  当流量起来之后,抖音又开始切入商品、信息、社区生活等领域。这两年淘宝、京东、拼多多、百度、微博、公众号、美团的很多业务被抖音抢走了,在抖音开店的商家越来越多,在抖音买东西的顾客越来越多,在抖音搜索商品和搜索各类知识的用户也越来越多。

  也就是说,抖音把各种流量整合起来了。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想要做但没做成的一个梦想。所以抖音成为了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它的估值甚至远远超越很多上市已久的互联网大佬,已经达到了和腾讯、阿里相差无几的地步。

  而以前曾经通过百度、阿里、微信等其他方式获取流量、得到财富的人,也纷纷都在进入抖音,试图在这种流量再分配的狂潮之中分到一杯羹。

  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最有钱的互联网公司是抖音(只要抖音不犯关键性错误,自己把自己搞死),最有钱的商家都在抖音上做生意,这应该是两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当然,抖音只是流量争夺大战的一个强大竞争者,并不是全部。腾讯、阿里、百度、美团、滴滴、快手、b站、微博等等,依然各自都有自己的流量池。

  这些虽然说已经不是流量的未来,但是此前已经积累起来的巨大流量,都已经足够无数的个体户和机构商家吃得很饱了,在未来依然还能吃好些年。

  更何况,上面说的只是线上而已,线下还有几乎同等庞大的流量。如果没有办法用好线上流量,能把线下的流量运营好,同样也能获得挺不错的成功。

  流量逻辑的变化

  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创造不了流量平台,但是可以利用流量平台,获取可为自己所用的流量。利用流量的方式,大体上有两种:内容逻辑和运营逻辑。

  自从新媒体兴起之后,单个的个人影响力超过以往很多传统媒体机构的情况,比比皆是。一个人只要有点儿才华,又懂得一点文字或镜头表达的技巧,很容易脱颖而出成为网红,并且获得相应的商业变现。

  所以对很多有才华的个体而言,做自媒体、成为网红,打造个人IP,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事业,是一条很可行之路。微博的Papi酱、公众号的卢克文、B站的“老师好我是何同学”,就是这么起来的。

  依靠内容创作能力成为大V,获取流量,是自媒体时代的一条捷径。但这条捷径,在抖音时代,似乎行不通了。在抖音更重要的是运营逻辑,而不是内容逻辑。

  由于抖音主要采用算法推荐,平台决定流量的分发,在微博、公众号、B站等平台上形成的“博主-粉丝”模式,就失去了作用。也因此,在抖音平台上,个人才华逐渐失去了作用,机构整体的运作能力成为了决定一个账号成功与否、商业化顺利与否的最重要因素。

  在抖音上,个人才华几乎一文不值。因为太多的视频在竞争用户的注意力,再好的才华也被淹没在流量的洪流之中。能跑出来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买彩票”模式,天降运气跑出来的,

  抖音上不存在可复制的内容逻辑。同一个账号,今天火了明天不一定能火;同一套逻辑,这个账号火了那个账号不一定能火。凡是宣传能教你如何做内容的号,他们用自己教的东西,都没法做起一个新的号来。

  其根本原因在于,平台的推荐决定了一切,而平台推流的逻辑与才华无关。

  从平台的角度来讲,给谁流量取决于平台发展的需求。可能是战略层面(例如给三农内容更多流量),可能是企业形象层面(例如给正能量内容更多流量),可能是大厂竞争如何取得优势的方面(例如给泛知识内容更多),可能是商业化变现层面(例如给带货转化好的博主更多流量)。凡是有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才会去推流。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讲,如何获得流量不取决于自己的才华,而取决于一系列不可知的因素。一个作品,要在不同层级的流量分发池中,每一次都恰好触发了某个推荐机制,才能被推荐到更大的分发池。只有每一级都踩中点,最终才形成爆款。而能不能踩中这个点,某种程度上是一门“玄学”,不是说有才华、精心谋划,就能做出爆款的。

  当1000万个作品都在争夺注意力的时候,总有那少数几个幸运儿,能走到最后成为爆款,但这纯粹就是幸存者偏差现象。在非爆款的那999万多个其他视频里面,一定会有无数极其有才华的作品,但是它们被淹没在流量的洪流之中,一个浪花都没有激起,就消失不见了。

  而从商业变现的角度来说,个人博主在抖音要稳定变现是很难的。不管是发广告还是带货,个人IP起的作用都微乎其微,背后考验的是投流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后台支持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只能依靠机构的团队作战。

  抖音的分发机制决定了,平均每个粉丝或者平均每次观看,对博主的商业价值非常低。抖音的粉丝数和观看数在所有主流平台中,都属于最不值钱的之一。因为抖音是平台决定一切。50万粉丝在公众号是一个大V,但在抖音上就是一个小透明,几乎没有商业价值。

  但也有很多没多少粉丝的人赚得盆满钵满。原因在于他们摸索出了抖音流量分发的密码,能够稳定地做出较高的ROI(投入转化率,可以简称为费效比)。

  他们基本上都是通过投流投出来的。经过长期的摸索,他们知道投每天几点的时段、投哪些标签、投哪些地域、投哪些账号、一次投多少钱是最好的。一个好的投手投10万元,也许能赚回100万甚至更多的成交额;一个差的投手投同样的钱,可能也就赚个几万块钱,甚至颗粒无收。

  而这些能力,根本就不是那些专注于展现才华,目标放在积累粉丝数、打造个人IP的个人博主可以具备的,是需要有一定实力的机构通过长期砸钱培养出来的。

  供应链整合能力更是个人博主几乎无法跨越的鸿沟。类似张同学这样突然爆红的个人网红,如果不能很好地整合供应链,无法稳定、保质保量地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好产品,是不可能转化为可持续商业能力的。哪怕偶尔带货有一点成交,也和其粉丝数及视频播放量完全不成正比,顶多带一点商业试水的意味,而不可能转化为稳定的商业模式。曾经巨大的影响力,最终就是昙花一现,打个水漂而已。抖音上多的是这种曾经红极一时,现在无人问津的博主。

  供应链整合一定是团队作战,不可能靠个人。真正好的产品一定是要自己在全国范围甄选,并且拥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确保数量、质量、物流等各方面不出问题,这个不是个人IP博主能够做到的。

  另外就是后台的支持能力。不仅包括策划、文案、设计、摄影、编辑等,也包括平台对接、税务策划、风险管理等。个人博主即便能带点货实现一点养家糊口的收入,但是绝不可能做大。一做大,就会遇到税收、监管等方面的壁垒。在抖音,不管是开店和直播带货,到处都是巨坑,有很多是一踩就会把整个账号都炸掉的大坑。

  有些个人博主,有一两条爆款视频好像是火了,涨了一点粉丝,就觉得自己很厉害,但实际上一尝试商业化,会发现毫无效果。因为流量的商业运作,和做内容是完全不同的领域,需要的是截然不同的能力。

  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所有的粉丝、所有的爆款都是短暂性的。当平台不再给你推流,你的一切都会归零。

  内容能力(才华)绝对不是长期维持一个账号、一个店、一个团队生存的关键能力。相反,只有那些投流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后台支持能力等,才是长久生存之道。

  在抖音目前还存在流量红利的前提之下,拥有这些能力的机构是可以过得比较滋润,能迅速做大的。

  等抖音流量红利吃尽,流量的费用已经涨到让绝大多数机构的ROI不再具有任何吸引力,到时整个平台就会被暴利产品和少数几家机构所占据,新的流量平台又会悄悄生长出来。

  流量难题的破解

  不管是在哪个平台,大家最后都会发现流量生意越来越难做。在早期的红利期度过之后,新加入的玩家基本上死路一条,原来在里面的旧玩家也半死不活,越过越艰难。

  也有不少商家尝试建立私域流量,想要绕过平台,把流量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但几年下来,越来越多的商家发现,他们此前想方设法建好的私域流量池子漏了,或者是好不容易圈进来的流量已经不流动了。

  例如,某公司积攒了2000万会员,这2000万会员曾经支撑了他们每年几十亿的营收,但是现在,这些会员已经基本上不再在他们这儿买东西,于是公司迅速衰落了。

  这样的现象在到处发生。自媒体的读者们很少再点进去看文章,很少再转发,很少再再留言评论点赞;建起来的微信群,一个一个沉寂;加了十几万好友的微信,原来发一个朋友圈几百个点赞,现在再发,已经变成了个位数的点赞;群发一条微信,以前能带来几十万的转化,现在只能带来几千块;曾经活跃的社区团购,原来一上新品就迅速被抢光,现在几乎都没有人去团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的看法是:

  一是客观规律本来就决定了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生意,不可能说谁积攒了一批流量,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有了数量庞大、质量良好的流量池子,只不过代表了生意有了一个挺好的基础。还是需要不断拓展新的流量,以及把旧有的流量服务好,才能让生意做得更长久一点,但也很难说一直风光下去。

  任何生意都会有兴起到衰亡的周期,只不过现在世界变化太快,让整个周期急剧缩短了。以前可能一家公司要经历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程,才能走完从兴起到顶峰、到衰落、到死亡的阶段,现在往往几年之内就走完全程了。

  只有那些拥有真正好的产品,真正好的商业模式,而且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拼命奋斗的企业,可能才能做得长久。

  二是很多公司的衰落和死亡,其实和私域、公域没有太大关系,本质上是他的产品和生意模式存在问题。

  例如有一些产品,人民群众本来就是喜新厌旧,不会永远忠诚于某一个品牌的,所以买完几次不再买了,这才是正常。

  又如有一些产品,虽然本身是可以有品牌忠诚度的,但是这家公司自己创造的产品不够有吸引力,或者质量把控和服务没有到位,导致消费者被伤了,那他建立的流量也会慢慢流失或者沉寂。

  又如有些公司本来商业模式就没有跑通,是靠烧钱或运气好圈进一些流量,又没有办法持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些流量就直接被浪费掉了。

  三是整个市场的大环境变了,生意的逻辑也就变了。

  一方面,技术迟迟没有革命性的突破,于是各个经济体都在变得越来越内卷化,竞争日趋激烈,加上疫情的影响、贸易战的影响、各种政策的调整,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形态都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原来买得起的东西不一定还买得起,原来喜欢的东西不一定还喜欢,你积累起来的流量不再转化为成交,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一方面,尽管没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但原有技术在不同场景之下的应用探索还在不断拓展深化,这也就导致了人民群众接触信息的方法和载体在不断变化,消费的场景和习惯也在发生变化。

  例如我们以前可能习惯了在淘宝京东买东西,后来在朋友圈、微信群、小程序买东西,现在可能是看直播或视频买东西,原来建立的微信群流量也就慢慢沉寂了;以前我们可能习惯每天看文章,现在我们每天都在刷短视频,原来的文字作者所建立的私域流量,也就慢慢消失了。

  所以,流量生意越来越难做,其实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难做的不是流量生意模式,而是几乎所有的生意。是竞争规律在打破人们一劳永逸的虚假幻想。

  要破解这个难题,唯有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抛弃幻想,准备战斗。世界本来就是残酷竞争的,人生本来就是奋斗的过程,流量是要永远花时间去争取和维持的,从来没有不流动的流量。管你是平台还是用户,是线上还是线下、是公域还是私域,反正就抱定一种持续拼搏、持续奋斗的精神去应对就行了。

  二是培养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当我们知道流量的流动才是常态,生意总会有兴衰,那就要学会适应新的变化,培养应对变化的能力,例如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处变不惊的能力,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说服的能力,写作的能力等等。

  三是寻找可以无限复购的特殊产品。欧洲日本有些小店能开几代人的时间,他们从来都不缺少流量,到现在还存活得好好的,就是他们有自己的绝活,对于小店周边的这些客户来说,他们是永远不可替代的。茅台酒永远都不必担心流量问题,因为任何时候总有人需要它,无非就是每年赚多一点和少一点的区别而已。如果你能做一个这样的产品,那你的流量永远都不会过时。

  四是永远做好你的产品,善待你的客户。有了好产品、好商业模式还不够,你还必须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好你的产品,永远精益求精,让你的产品质量在消费者那里永远站得住。除此外,还要做好服务,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对客户永远真心真诚,永远让他们感动,永远超越他们的预期,他们才会一直跟你走下去。

  归根到底,能持久吸引流量的不是某个平台、某种模式、某些内容、某些产品,而是能不能做到始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超越消费者期望。如果能够做到的话,不管你走什么渠道,用什么打法,永远都不会害怕失去流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