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任正非的“寒气”与南京的“热气”

2022-08-24 18:22:45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远川科技评论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杨健楷

  来源/远川科技评论(ID:kechuangych)

  任正非的“寒气”论已经传遍了A股,在流传广泛的讲话纪要中,他强调“不要再讲故事,一定要讲实现”。

  对于中国芯片产业而言,这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许多初创公司,早已没有了讲故事的资本、信誉和能力。活跃在台面上的凤毛麟角的“讲故事的人”,大多是有一些实力的自信的,不知华为此言一出,他们何以自处。

  实际上,大多数的中国芯片公司,尤其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创业者,是颇为务实的。他们根植于中国的市场土壤,不好高骛远,主动贴近广阔的制造业天地,为中国的经济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日,远川研究所科技组前往南京参加了世界半导体大会,两天时间,访谈了二十多家芯片产业链企业,深切地感受到半导体给这座六朝古都带来的“热气”。

  以下,是对参访企业的一个叙述和梳理:

  大陆与台系设计公司之异同

  有两个大陆的设计公司是颇为有趣的:

  一个是已经上市的纳芯微,对标TI的模拟芯片公司。原来做工控,正在向汽车市场进军。

  主讲人说,车规级要求小于1ppm(百万分之一),在工控等市场做好质量管控,才有基础做汽车市场,纳芯微在质量上投入了10%的人员,这在设计业是少见的,也是其做好汽车市场的底气。

  一个是极海,一家打印机主控SoC芯片公司。

  主讲人说,去年一款芯片涨价,他们专门派审计去查经销商有没恶意涨价,保证客户拿到合理的价格。这说明芯片市场控价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在用户群体中的信誉。

  与大陆设计公司形成对比的是两个台系厂商:

  一个是凌烟阁,富士康在珠海搞的一个芯片设计服务公司,自己用,也承接了一些MCU项目,还设计模组,能帮助卖,不得不说代工厂的风格非常鲜明…

  一个是创意电子(GUC),成立于1998年,一家台系上市公司,据说帮助国内某家大算力芯片公司做了设计服务,和台积电有紧密合作,主要擅长16nm及以下的AI/HPC方面的芯片。

  其实,做芯片设计定制服务,不是说能力不行。相反,要服务好广大的fabless,是需要较强的设计能力、全面的流程管控和对优势晶圆产能的占有的。

  一般来说,芯片设计定制服务公司挣两块钱,一块是流片前阶段,按人头算费用,一块是流片后,从芯片收入里抽成。只要能力还行、控制好投入,那就稳赚不赔。

  台系设计公司选择给大陆同行做服务,颇有点“黛玉给紫娟洗脚”的意思。不过,大家各有各的追求,一个从股东那里赚钱、一个为股东赚钱,一个做市梦率、一个做市盈率。

  这就叫互相成就!

  半导体材料存在许多“隐形冠军”

  世界半导体大会的现场,也来了一些半导体材料企业,其中颇多企业具备“隐形冠军”的气质:

  一个是鑫华半导体,协鑫旗下一个半导体材料的子公司,提供硅碇、棒和粉末,按公斤来卖,纯度需要达到13个9,提供给上海新昇等国产硅片企业,一吨三十万,这个价格能比得上碳酸锂了…

  一个是联瑞新材,一个做半导体球粉、球铝的上市公司,主要供给封装材料、覆铜板企业,然后再交给封装厂、基板企业,其材料是制造封装材料和基板的主要成分,构成了基板的30-40%。

  随着下游手机、新能源景气,而且功耗越来越大,散热成了一个大问题,这种可以导热的材料应用范围越发广泛。

  目前该企业产能规模全球第二,排在一个日企后面。球粉、球铝最核心的设备,是把材料熔融之后球化状的球化炉,相应的工艺也是最核心的,这个设备是他们自己设计、然后交给代工厂生产。等到投产八条产线后,该企业产能规模会成为全球最大。

  还有一个是彤程新材,一个做光刻胶的上市公司,给面板和芯片企业都有供,是按照加仑瓶(约3785ml)来卖光刻胶,价格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光刻胶是晶圆厂在芯片制造过程中用于填充、刻蚀之用,对于热、酸等化学性质有要求,其等级、价格和线宽有直接关系,线宽越细,一般价格越高。目前该公司能够做到的最细的线宽是0.15微米。

  国产化催生了庞大的需求

  这次走访世界半导体大会会场,最深刻的一个感受,是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晶圆厂的国产化,在各个环节都催生了庞大的需求,虽然会场没有他们的身影,却处处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以下几个案例,都是生产制造当中一些做“小”环节的“小”公司,但令人印象深刻:

  一个是玖恩智能,黄石一家做气体纯化设备的,主要是给电子特种气体去除杂质,单个卖几千到一万,纯度可达9个9。还有卖一体式机柜的,售价从几十到一百万,纯度可达13个9,有给长江存储、中芯等供货。

  一个是墨影科技,做抓取(晶圆厂料盒)机器人的,下面是移动底盘,上面是机械臂,还有一些视觉融合算法和软件,售价大概一台四十万,还可以同时用于核酸检测…目前接到了一些政府的订单。

  这种机器放在华天的工厂里,一台对应三四台封装厂的机器,移动速度一般,但是用激光slam可以扫描二维码等,24小时工作,效率还是比人要高。

  目前,他们工厂在深圳,在长三角也设点,主要用于承接一些其他工厂的定制化订单,可以说是一鱼多吃了。

  还有一个是苏州艾斯达克,做晶圆厂装晶圆的盒子,即stocker,同时也捆绑销售运营软件,接入客户的mes系统,让客户可以通过软件控制stocker。

  最后,还有一个无锡芯享,一家国产cim软件公司,也卖设备,但主业是软件系统,主要做layer 2及以下的软件,对国内12英寸厂有服务。cim软件系统非常多,每个工序或者功能,都需要专门的软件,芯享看客户需要哪些软件再去部署,有些是定制化项目。

  芯片产业的希望在哪里

  在南京的两天走访,让我明白中国芯片产业的希望,不仅在于那些万众瞩目的行业龙头和明星公司,更在于许多个细微环节的中小公司,他们做着许多小而美的事业,却起到了根基性的作用,撑起了电子产业的大厦。

  很多时候,他们的角色实在是太低调了,以至于我们只能在一个个窄小的展位上和他们交流。

  但放到中国芯片产业的全景图里,把所有的环节拉下来定睛一看,他们的地位是丝毫不低的,可能一两个环节里面,就只有一两家公司。你说要是没了这么一两家公司,会对芯片产业造成多大的影响?是不是那些卡脖子的环节,又突然间多了一两个。

  所以,中国芯片的软肋,可能不在于我们缺乏很多名声卓著的伟大公司,而是系统中的中小公司太少,以至于无法对芯片产业形成全面有力的支撑。

  没有数以千计的“隐形冠军”,也就没有一个抗风险能力超强、能够消化外部冲击、具备稳健增长潜力的芯片产业。

  所以,那些哭着喊着投芯片不赚钱的资本,赶紧睁大自己的眼睛吧!全中国这么多隐形冠军,不要老想着只去搞设计。

  格局再大一点,中国芯片的希望,到处都是。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