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我们发布了一篇《两届北京奥运会,两个不同的中国》,其中说到:
我们不需要再给世界呈现高楼广厦,辉煌煊赫,更有底气在细微处见真章,做一些大巧若拙的事。比如,努力办一届“碳中和”的奥运会。
没想到当晚的冬奥会开幕式,就为这句话提供了最好的例证。
当所有人都在期待主火炬将以何种方式点燃的时候,我们的选择是“不点”,用“微火”代替熊熊烈焰。
从网上评论来看,大家先是惊讶,再是琢磨,最后赞叹。有人说这是见微知著的文化传统;有人说这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人说人类文明就是寒夜里的微弱火种,需要各国共同守护。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敢于选择这样的点火方式本身,以及国民对于这种选择的普遍认同,确实让人感受了文化自信。换作14年前,我们未必能够。
一天之后,相关访谈和纪录片播出,我们得以获知更多的幕后细节。
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想要表达的首要理念,还是低碳环保。
因为主创团队回顾2008年技术资料时发现,当年的圣火,每小时要消耗5000立方米燃气。虽然烈火是百年奥运传统,但未免不够环保。于是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将火焰变小。
甚至点火仪式还有另一套方案,没有火焰,用光代替,从鸟巢射向延庆、张家口,彻底实现零排放。
但国际奥委会难以接受“无火方案”,他们的态度是:不能用电,不能用光,不能用任何东西代替(火)。
即便是现在的“微火方案”,也几经周折,险些被毙。为了说服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还派专人前往瑞士洛桑,沟通阐释。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传达的低碳环保的理念是如此清晰。”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为什么这么在意“低碳环保”?
因为北京冬奥会的目标,就是举办首届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
为此,他们做了许多“工夫在诗外”的事。
碳中和如何实现?主要通过四种途径:
1
清洁能源
北京冬奥会将是史上首届100%使用绿色电力的奥运会,赛时全部场馆100%的常规电力需求均来自可再生能源。
冬奥组委表示:“根据测算,从2019年6月第1笔绿电交易开始,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场馆预计使用绿电4亿千瓦时,可减少燃烧12.8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这依托于世界上第一个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多种能源互补的直流电网工程——±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将张家口的风能、太阳能和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的储能输送到北京。
这些项目不仅是为了冬奥,也是希望今后为北京提供清洁能源。张北柔性直流电网每年可输送141亿千瓦时的绿电,约占北京年用电量的1/10。
目前,张家口地区至少还有3/4的风能、太阳能潜力尚未开发,而主要限制在于输送能力。张北柔直工程是一项试验示范工程,实现了多项首创与突破,未来复制推广,将推动全国的能源技术变革。
交通方面,在赛时车辆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的占比超过85%(小客车100%)。按照“平地用电,山地用车”的原则,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将投入700多辆氢燃料大巴,配备30多个加氢站。
京张高铁同时上线了新型奥运版复兴号动车组,综合能耗降低超过10%。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冬奥列车上有5G超高清直播演播室,能够实现超高清信号长时间稳定传输——希望尽快推广全国。
赛事期间,所有车辆预计减排1.1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5万多亩森林一年的碳汇蓄积量。
2
低碳场馆
冬奥会分为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冰上项目全部在北京赛区,雪上项目主要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
所有新建场馆都达到了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原有场馆改造也达到了绿建二星标准。
新场馆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节能问题。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例,索网屋顶——全称是“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顶”,由49对承重索和30对稳定索(每根都有几吨重)正交编织而成,再铺设1080块4×4米的屋面板,长跨198米,短跨124米。
如同一个巨大的马鞍形羽毛球拍盖在屋顶,建筑团队称之为“天幕”。
不难看出,“天幕”的空间形态极其复杂,技术含量极高,国家速滑馆也由此斩获了“2019年度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在“基建狂魔”中国拿下这一奖项,实属不易。
这样 “全球最扁”的设计,使得“冰丝带”的屋顶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顶的1/4,减少玻璃幕墙面积4800平方米,减少室内空间以及能源消耗5%。
又如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冰菱花”,通过外墙保温层、合理布局门窗、高效利用太阳能,不用空调,不用暖气,就可以维持舒适的室内温度。
这种无需主动供应能源就能满足冷热需求的房屋名为“被动房”。只不过一般的“被动房”很小,而“冰菱花”建成面积38400平方米,是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筑。
此外,冬奥组委将办公地选在了首钢工业园区,既改造利用了废旧厂房,又有助于未来这片园区的转型新生。
3
节能行动
每一个环节,都在追求简约与节能,而支撑目标实现的是14年前没有的新技术。
冬奥会开幕式的参演人员约3000人,仅为2008年的1/5,烟花燃放量仅为2008年的1/10。
如何不用“人海战术”,还能呈现出同样饱满的视觉效果,就要靠实时捕捉、AI交互、裸眼3D等等技术加持。
四个冰上场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比传统制冷方式节能30%以上,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1、破坏臭氧层潜能值(ODP)为0——这是冬奥史上首次大规模应用该项技术。
同时,场馆的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将制冷余热回收利用,用于采暖、冰面维护等,能效提升30%—40%。
这些细腻用心不止为了冬奥,更为了将来向全社会开放。“冰丝带”采用1.2万平方米的全冰面设计——比赛只需要400米外圈跑道——赛后可以容纳2000人同时上冰。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本届赛事的另一个目标。
根据《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测算,筹办初期预计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约为163.7万吨CO2当量,而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后,约为130.6万吨CO2当量。
4
植树造林与企业捐赠
对于避无可避的碳排放,北京市和张家口市分别计划完成71万亩“造林绿化增汇工程”和50万亩的“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将前3年—5年的碳汇量捐赠给北京冬奥组委用于碳中和,核证碳汇量分别为53万吨CO2当量和57万吨CO2当量。
此外,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分别向北京冬奥组委赞助20万吨CO2当量的碳汇量。
《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预计,“举办一届碳中和的冬奥会”的目标将如约实现。
“碳中和”的奥运会,仅仅是我们的小目标。更大的目标在于2060年,全国实现“碳中和”。冬奥会只是一次契机,一场试验。
可能你至今不能理解“碳中和”的意义,容我引用卡尔·萨根在《暗淡蓝点》中的一些文字:
地球,只是浩瀚宇宙竞技场上一个小小的舞台。……想想有些永无止境的残暴,竟然就发生在这个小点上某个角落里的一群人、与几乎分不出任何区别的同样这一个小点上的另一个角落的另一群人之间。他们之间的误解能有多频繁,他们之间想灭掉对方的愿望能有多迫切,他们之间互相的仇恨能有多炙烈。
……也许没有什么能比从遥远太空拍摄到的我们微小世界的这张照片,更能展示人类的自负有多愚蠢。对我而言,这也是在提醒我们的责任所在:更和善的对待彼此,并维护和珍惜这颗暗蓝色的小点——这个我们目前所知唯一的家园。
旅行者一号在64亿公里外拍下的地球
暗淡的蓝点,微弱的圣火,都在提醒我们人类文明的渺小与脆弱。
作者 | 木有药师 |当值编辑 | 邹燕珠
责任编辑 |何梦飞| 主编 |郑媛眉|图源|VC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