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你也有“节日忧郁症”吗?|【经纬低调分享】

2022-02-06 10:14:21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似乎是一转眼的时间,春节假期又进入尾声了。

不知道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觉:最美好的周末在于周五下午,最开心的假期在于放假前的半个小时,而假期本身,很多时候并不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快乐。

与其说我们期待假期,不如说是期待在平淡的生活里出现任何一点能够说“我都辛苦了这么久,I deserve this ”的机会。

没时间、没钱、在家还得工作、不知如何选礼物、要应付亲友灵魂拷问的家庭聚会……都可以是你“每逢佳节倍苦恼”的原因。那些一到假期就冒出来的焦虑、郁闷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到底是什么?

有善解人意的人们,为这种情绪起了个挺有趣味的名字,叫“节日忧郁症”。或许,你也有“节日忧郁症”吗?以下,Enjoy:

1

在“想过节”和“内心毫无波澜”

模式里轮流切换,是你吗?

春节假期进入尾声,不管你是正在上学还是上班,内心应该都很难平静:你备考、放假、辞职、躺平、找借口买买买、忏悔去年什么也没做、展望明年还可以做什么的时刻,又来了。

长假漫漫 Permanent Vacation (1980)

众所周知,过节是麻烦的,越盛大的节日越是如此。在这个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季,我们期待的与其说是那充满意义的几天,不如说是期待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出现任何一点能让你恶狠狠地想“我都辛苦了这么久,I deserve this”的机会。

关于这一点,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任何节日都有人问为什么不放假,以及是个节日最终都会变成购物节。俗话说,未经审视的日子不值得一过,身为一个当代人,就是要解构节日的神圣地位,直面节日的现代性,承认它们或许就是若干个被起了名字的日子,若干个不能让你的烦恼解除、但能让你比平日烦恼得更有新意的日子。

达奇与莉莉 Dash & Lily (2020)

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一些善解人意的人们,为我们一到节日季就冒出来的那些焦虑、郁闷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起了个挺有趣味的名字:“节日忧郁症”,英文叫 holiday blues

2

对有些人来说

节日是一种忧愁

对“过节很开心”这件事持怀疑态度的人可以分成很多派。野生思想家会说过节的本质其实是在践行拉康,因为“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极简主义者会说节日都是商家和消费主义的陷阱;青年观察公众号则声称那是因为年轻人厌倦了什么节日都扯上恋爱、带货和社交媒体上的废话热点。

银色圣诞 White Christmas (1954)

信奉科学的人也许会告诉你,其实你的上一个和上上一个节日也是这么乏善可陈,只不过大脑为了保护你,选择性忘记了那些不愉快。而更多忙到不知今夕何夕的打工人可能会诚恳地发问,一个不放假的节日,它跟其他平平无奇的工作日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黑镜:圣诞特别篇 Black Mirror: White Christmas   (2014)

相对正经一些的心理研究和商业调查,大多是这样解释 “节日忧郁症” 的:这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现象,指的是人们在节日前后感受到的压力(又称 festival stress)、孤独、沮丧,以及疲惫、生气等等情绪。它可以来自工作和家庭,并且能够跟你在节日里的喜悦并存。

至于压力的源头,没时间、没钱、在家还得工作、不知如何选礼物的不知所措、总是被选中打杂还要应付亲友灵魂拷问的家庭聚会,乃至超市里每到年底就千篇一律无限单曲循环的《恭喜发财》,都可以是你每逢佳节倍苦恼的原因。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2004)

传统和现代意义上的过节问题,或许可以用所谓的城市化作为分界线。前者的代表形象是电影《过年》和一些国产贺岁喜剧:各怀心事的一家几代,在团圆的名义下,因为一些陈旧的家庭琐事和私事相互拌嘴,但最后总是要留下一张面和心不和的全家福;

而后者则更像是《我们所知道的生活》里男女主角在节日宴会上的吵架,以及众多圣诞电影的前半段,主要强调的是个体在都市中际遇的随机和不可预期,所以更喜欢安排机场相遇或重逢。至于我们,差不多就刚好站在这两个阶段的中间。

过年 (1991)

相比之下,虽然不是在讲节日、但同样展现了一桩中式喜事全过程的《喜宴》可能比较接近那个折中点。每个人都处在一种微妙的“almost happy”状态,用不开口的方式把整件事默契地糊弄过去。

这个思路似乎也能回答所有节日的根本矛盾:你的烦恼远不及众人的体面和气重要,只要你不说问题就不会存在,并且你很清楚其他人也是这样。而欢笑之余的惆怅,就像《一一》里那个同样见证了各种喜事却总是困惑不已的小孩子,周围的一切热闹非凡,八岁小孩的内心却忧愁得无法形容。

喜宴 囍宴 (1993)

一一 (2000)

相比电影里的含蓄,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想出的路子就野多了。早在 2015 年,生活方式和设计网站 Coolhunting 就提出了“节日季大多与愿景、喜悦和宴席有关,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它只是一种痛苦”的洞见,并且体贴地盘点了一份专门给发愁过节的人使用的物件:

其中包括“对不起,我真是个混蛋”气球(朋友聚会场合的室内挂饰)、“没意思”帽子(公司团建玩游戏的时候戴上)、“孤单也快乐” T恤(拒绝假期邀约专用)、“去你妈的”小旗子(全世界都过节只有你在家时贴在窗外)、“安静”霓虹灯(先锋装置艺术兼文明聚会标语)、“该结束了”手作补丁贴(含蓄表达想要赶紧回家的心情)等等精品物件,任谁看了都要感慨一句这个清单生不逢时,放在今天一定有很多人想入手。

去年圣诞 Last Christmas (2019)

同样是艺术创作,来自 Instagram 的街头艺术家 Seth(就是那位举牌小哥),绝对是艺术家里最关注我们节日心情的那一位。他不仅在纽约街头举起过“给单身的人也弄个节日”“下雪天应该放假”“多来点三天连休的周末”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标语,还曾经用“没人在意你的 Spotify 歌单”“订个婚而已,可以别那么激动吗?”等金句,呼吁人类放弃对某些节庆仪式感的过分执着。

他甚至还搞过一个多达九个牌子的“节日建议”清单,内容从“休假时别给我发邮件”“节日摄入的卡路里不算数”到“别等到圣诞夜才开始大采购”“不要在公司的节日 party 上勾搭同事”一应俱全,言简意赅却令人暖心,为了让过节和不过节的人都不再难过,基本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堪称当代节假日哲学第一人。

Instagram @dudewithsign

3

啊对,我就是过节废

也许你会想问,过节而已,人类也能有那么多不爽和郁闷吗?事实是,我们似乎就是会在一些特定的时刻,冒出一些不那么应景的念头来,它们不像愤怒、悲伤或者恐惧那么强烈,更像是一种颗粒度很小的东西,或者多种心情的叠加态。

饮食男女 飲食男女 (1994)

比如,那个经常被搬运到国内的知名网站“无名悲伤辞典(The Dictionary of Obscure Sorrows)”,迄今为止收录的当代悲伤已经有 800 多种;在线杂志 The Cut 也提出过一种叫做“Too much birthday(快乐过多以至于忽然高兴不起来了)”的奇怪情感,非常适合形容一个人放假太久几近痴呆的样子。

就连《纽约时报》,也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里询问读者们,疫情发生之后,是否经常体验到一种“像是隔着雾蒙蒙的窗子看着自己的生活”的提不起精神(languishing)之感,可以说是非常关怀大家的精神健康了。

我们所知道的生活 Life as We Know It (2010)

在现代人更加精细和理性的审视下,不管是节日忧郁还是别的什么忧郁,都已经从相对沉重的本义中走了出来,逐渐变成了一种更加轻盈的状态描述和情感宣泄。

我们不仅会在怀旧的时候感伤(有研究说怀旧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不快乐),宴会和婚礼之后难过(post-wedding blues),还陆续发现了黄昏孤独症、阴天综合症、节后综合症、贤者时间忧郁,甚至还有“一觉醒来发现天都黑了”型忧郁,以及“凝视星空过久以至于感到一切都失去了意义”的眩晕……仅仅是随意列举,就已经覆盖了生活中的诸多日常。

恋爱假期 The Holiday (2006)

所以,我们应该担心节日焦虑会令自己快乐得不够充分吗?好像也没必要。《纽约时报》对此的解释是,“给情绪起个名字”本来就是应对情绪问题的最佳方法之一,因为这样能让你把模糊不清的经历凝结成一个相对清晰的定义;而且,当社会逐渐接受了这个概念之后,人们就可以很方便地用它来诚实回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只能用“还好”和“就那样吧”来应付一切了。

长假漫漫 Permanent Vacation (1980)

考虑到当下的情况,比起水逆、天气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你可能会发现,节日忧郁反而更适合形容我们当下的惴惴不安。就像女作家  Laren Stover 说的,“忧郁并不是具体的事情造成的,也不会因为你听到好消息就消失不见”,它更像是一阵随机经过的雾或风,“如果忧愁降临……穿上最合身的家居服,坐进最舒服的沙发或躺椅,或是躺在两棵榆树间的吊床上,让忧愁安顿下来”。

蒙娜丽莎的微笑 Mona Lisa Smile (2003)

庆祝一个节日,谈一场恋爱,去一次演唱会,买下一件渴望已久的东西,每一种巅峰体验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怅然若失,它们的令人喜悦正在于它们蕴含着背离常态的片刻可能。

所以,最美好的周末其实是周五下午,最开心的假期其实是放假前的半个小时。倘若我们对辞旧迎新还有所期待,那么,在那激动人心的一天到来之前,我们能做的大概也只有穿上最合适的睡衣,先跟自己的忧郁一起舒服地躺一会儿。

参考资料:

[1]https://coolhunting.com/design/holiday-gift-guide-2015-the-curmudgeon/

[2]https://cn.nytimes.com/health/20220111/covid-mental-health-languishing/

[3]https://www.theatlantic.com/family/archive/2021/12/holiday-blues-nostalgia-memory/621059/b

[4]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evidence-based-living/201712/what-we-know-about-the-holiday-blues

[5]http://www.qdaily.com/articles/17498.html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