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萧拙
来源:深响(ID:deep-echo)
变化总是悄然发生的。
日常生活中的风吹草动,可能就牵涉着行业级的大变革。这一点,近来在大众点评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北漂小王注意到了大众点评的新变化。小王家附近开了个新餐厅,大众点评里,这家网红店的评分很高,而且还有不少详尽、精致的好评。
看完评价以后,小王很是动心,但还是决定多留个心眼。几天后,当小王再点开大众点评时,发现这家网红店的评分已经变灰,旁边的提示写着:因该商户评价状态异常,评分结果不予显示。
与此同时,一名微博博主发现自己的点评账号突然收到了“禁言”的通知。在与平台反复沟通后,平台提供的证据显示,该博主在2个月前曾经参与了一家餐厅委托黑灰产公司私下组织的“刷好评”活动。在该黑灰产团伙落网后,这批账号均成为了点评平台的“高危监控”账号。
种种迹象显示,大众点评这家已经有18年历史的“传统互联网”企业,正在与刷单炒信团伙展开肉搏战。在2021年1-5月间,点评已经协助执法部门查获了总计29起涉嫌刷单炒信的案件。这也意味着,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大众点评似乎赤膊上阵冲入了网络黑灰产的阵地之中。
一名曾参与上述执法案件处理的前点评特战队队员说,“压力很大,斗争很激烈,经常觉得自己像是抱着炸药包往敌阵里冲”。
无声之处,惊雷已起。上述“小变化”的背后,大众点评正在进行一场与“刷单炒信”灰黑产的贴身搏斗。
互联网的“隐秘角落”
不夸张地说,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史,几乎是一部与灰黑产的斗争史。
以电商行业为例,电商平台“十个卖家九个刷”的风气一度盛行,尽管平台方持续升级打击刷单的力度,但直到今天,各种“动动手指”“刷单赚钱”的招募信息仍活跃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再比如游戏行业,目前成熟的游戏外挂黑产业链已经形成,且涉及利益巨大。
灰黑产不只是国内互联网才有的问题——2020年9月,亚马逊曾因英国站的虚假评论风波,从其网站上删除了20000条评论。eBay和Facebook也都应用了一系列手段,打击平台上泛滥的虚假评论。
无论是之于公众,还是之于平台,以刷单炒信为代表的灰黑产都是百害而无一益。对于公众来说,虚假的交易量和编造的好评,既误导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损害其切身利益,同时也损害了其他合法经营商户的利益。
对于平台,尤其是以内容为核心的平台而言,刷好评的出现会大幅破坏平台内容的客观性。用户是被优质内容吸引来的,如果虚假好评泛滥,用户必然流失。此外,刷单炒信还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如果商家守规矩的代价是在竞争中落得下风,那么结果要么是这类商家也开始搞旁门左道,要么是商家流失到别的平台。
无论是哪种,平台都不愿看到。18岁的大众点评,发起一场真实评价的保卫战,与刷单炒信灰黑产展开贴身搏斗。与过往其他互联网一样,与灰黑产的战斗,也将是一场持久战。
2019年4月,大众点评正式启动了平台治理专项 “清风行动”。仅2020年一年,大众点评就处理了违规评价3369万条,处罚违规商户4.5万家,处罚违规用户4.4万个。今年以来,大众点评加快了治理的力度和速度,仅1-5月处罚“刷好评”用户账号5万个,超过了去年一整年的处罚量。
这注定是一场不好打的仗。
灰黑产“难铲”
正如“灰黑产”之名所暗示的那样,刷评灰黑产往往隐蔽性强,这是其难以被清除的重要原因。
据经济观察报《刷单江湖》一文报道,针对电商平台,刷评组织会先在网络平台释放“兼职招募”广告,兼职人员在交一笔“会员费”后,即可在指定QQ群中接受任务,结算“工钱”。一个自称有8年刷单“资历”的平台,建立了多个供刷手咨询、交流或接收任务的群组,最多的一个近三千人。
这类组织流程系统化,交易隐蔽,一批又一批的“刷手”不断接力。而如果刷评对象是线下商户在线上平台的评分,这套流程还会更加复杂。
灰黑产组织接到商户刷评的需求后,会通过微信或者QQ的“免费吃饭福利群”派单,招募大量人员前往商户免费消费,不少网友受免费蛊惑,早早陷入灰黑产的圈套,成为刷好评的工具。为了绕开平台严格的审核规则,灰黑产组织还会要求体验人员“假戏真做”——比如,体验人员需根据指定路径在大众点评App搜索门店、购买套餐,到店之后报上“暗号”接头,体验后再发布编制好的好评“作业”,以提升委托商户在平台的好评数量。
这是一套高度产业化的操作手法。整个刷评流程链条复杂,线上线下结合紧密,想找出完整的证据链颇有难度。
鉴于刷评灰黑产的“专业性”和产业链的复杂性,平台在治理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难题,且其中有些问题,靠平台的一己之力并不好解决。
比如,上文提到“免费吃饭福利群”就是一种低成本的违法行为,这类灰黑产即使遭到打击,相关团伙成员只需换个马甲便可复制模式卷土重来,用新的账号继续招摇。
刷好评灰黑产容易“死灰复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来,尽管最高法明确要严惩刷单炒信,但对于刷好评目前还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刑事定性,且多数线下刷评价的涉案金额较小,灰黑产团伙因为违法成本较低,客观上加大了法律惩处的难度,“春风吹又生”的问题由此而生;
二来,灰黑产团伙的反侦查意识较强,善于隐藏作弊行为,尤其是当线上联系与线下消费相结合时,要追踪出各个微信群里完整的作弊线索更是难上加难。
定性难、依据难、取证难……多种考验下,平台方想重拳打击刷评灰黑产,必然要出动雷霆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大众点评也曾遭到用户和商户的误解,认为大众点评“变了”、“不近人情了”等等。对此,大众点评的态度是:灰黑产是行业公害,即使被误解,也要咬着牙“坚持到底”。
此前,一微博用户在网络上吐槽大众点评“无故”对其账号进行处罚,扣除三分诚信分,在外界看来颇有“蚍蜉撼大树”之意,引发一票网友的跟风和同情。试着揭开背后真实的原因,结果却令人唏嘘。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众点评低调放出了详实的处罚事实,提到将用更严格的治理措施确保用户都能看到更有公信力的评价内容。
这是一个必经的“阵痛”过程,因为难做的事,才更有做好的必要。
打黑新共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刷评灰黑产日趋“专业化”,大众点评的治理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在内部,大众点评建立起了平台风控系统,系统将对可疑账号进行预警,以线上手段辅助线下治理。为了消灭灰黑产存身的灰色地带,大众点评还不断升级风控系统,完善风控规则。目前,大众点评已有600多种算法筛选虚假点评,且每周都有新算法及时跟进,以识别新出现的虚假点评手段。
除了优化算法,大众点评还搭建了由数百名工程师组成的平台治理中心和公信力运营团队,他们均独立于业务团队之外,为评价的真实性负责。
理性的算法技术和感性的人力运营,共同构成了大众点评发现、定位、打击刷好评灰黑产的重要手段,但乱象的根源,还在于难以铲除的灰黑产团伙。
要从根源上解决刷评灰黑产问题,不仅要处罚各类灰黑产账户,对涉嫌违法的幕后操纵者也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而这需要行业多方共治的“合力”。
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曾在《电子商务营商环境建设与网络灰黑产治理报告》中指出,打击网络灰黑产业需要平台和政府合力共治,建议由政府监管部门统筹,企业平台提供技术支持,集结政企民三方力量,建立跨平台、多维度、全方位的灰黑产打击机制,形成协调统一、各施所长的反击灰黑产联盟。
这也是大众点评正在推进的事情。在这场与灰黑产的搏斗中,大众点评主动联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法院、第三方协会、媒体、大众评审等多元社会力量,对刷评灰黑产进行全方位打击。
以今年2月青岛市的首起网络“刷单炒信”案为例,青岛某公司承诺能帮商户提高大众点评的“星级”和“排名”,其以招募体验人员,让其体验后线上提交好评,商家线下返现的方式,虚假提高商户“线上”交易量、好评数和星级。
对此,大众点评在多方调查取证的同时,也上报监管部门推进政企联合整治行动。今年2月,该公司被青岛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20万元。随后,大众点评将其团伙头目刘某和公司诉至法庭。青岛法院认为,刘某及其非法刷单刷评团伙误导消费者、破坏了大众点评的信用评价体系,严重危及公平、诚信信用原则及商业道德的市场竞争体系,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判罚30万元。
仅2021年1-5月,大众点评就协同各地市场监管局查处27家非法刷单网络灰黑产公司,涉案金额逾1000万元;协助各地公安打击2个刷单炒信团伙,刑事拘留11人。
打击灰黑产是个大工程,需要时间、人力、资源投入,也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利益敏感点,甚至在短时间内会招致不解和争议。但更重要的是,对平台生态治理的态度和投入,折射的其实是平台方长远、健康发展的决心。
部分平台会因为灰黑产带来的“虚假繁荣”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大众点评不是,即使知道会承压,平台还是亮明了态度。
压力是一时的,评价是大众点评的根基,平台没有理由不和灰黑产做斗争。从更长远的眼光看,随着行业环境的净化,将会有越来越多平台认识到打击刷好评灰黑产的重要性,当下的大众点评就像一个前线旗手,引领着行业的新共识。
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林广海在最高法发布会上表示,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通过案件裁判严惩网络刷单炒作信用、身份盗用等网络黑产业。
行业内,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均在运用数据技术,识别、处罚灰黑产的同时,主动配合执法机关对灰黑产进行打击。
阿里巴巴方面曾表示,将全链条打击刷单行为,严厉处罚刷单商家,清零其交易量,甚至永久关店,同时还会通过诉讼的方式教育“刷手”群体。2018年,一天猫商家借刷单诈骗的行为东窗事发,最终法院判其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2020年1-10月,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团队配合警方打击网络游戏黑产平台20余个,涉案金额超过3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抖音安全中心封禁涉嫌诈骗账号超47万个,其中兼职刷单类诈骗账号近18万个。
“合力”已经形成,且愈发强劲。大众点评背后,是中国互联网针对灰黑产的一场集体出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