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巨头的流量何时才能打通?

2021-06-11 08:00:00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陆玖财经   
图片来源于陆玖财经图片来源于陆玖财经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雨晴

  来源/陆玖财经(ID:liujiucaijing69)

  尼戈洛庞蒂曾经在《数字化生存》的再版里感概,他曾经以为互联网会加速全球一体化,结果世界却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反观今天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流量仍然像一座座孤岛,每个巨头都在通过投资,形成自己的小城邦。

  6月4日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注定要成为今年互联网行业一个难忘的日子。

  腾讯副总裁孙怀忠公开批评低智短视频像“猪食”,虽未提及具体公司,却引起字节方面强烈不满;随后,字节方面公开发布“字节跳动遭遇腾讯屏蔽和封禁大事记(2018-2021)”,细数这些年遭遇腾讯的不公待遇,吃瓜群众震惊,没想到字节记仇的“小本本”已经够出一本蓝皮书;同一天晚些时候,中国基金报发文称,其记者获得腾讯长达31页的《字节跳动涉嫌窃取用户隐私及屡次碰瓷相关证据结果公示》,包括“字节跳动窃取用户隐私的一些事实和法律文书记录”。

  爱优腾和抖快B的对局正式形成,字节和腾讯的核战争一触即发,通过这次纷争,流量这个话题,再次被抛向公众视野。

  01

  花样百出的流量控制法

  互联网是流量为王的生意,如何尽量扩大自己的流量池,同时抽干竞争对手的流量池,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腾讯、阿里、字节、百度,这依然是中国互联网的四大流量家族,流量控制和流量获取方式,被他们玩出了各种花样。

  微信月活已经超过12亿,是腾讯控制流量的主阵地之一。字节跳动的“蓝皮书”中表示,2018年4月11日,“腾讯正式封杀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相关分享链接在微信、QQ内无法正常播放”。2018年5月15日,微信朋友圈也开始屏蔽抖音个人主页图,“媒体关注后,微信解除了封禁”。

  对于字节跳动的“封杀”指控,以及用户对微信“封禁”淘宝链接的质疑,腾讯方面的回应称,这些措施符合其公开发布的各项关于外链管理的规则。

  字节跳动发布“蓝皮书”当日,中国基金报发文称,记者获得腾讯长达31页的《字节跳动涉嫌窃取用户隐私及屡次碰瓷相关证据结果公示》,腾讯方面称字节跳动越权读取微信通讯录甚至获取微信好友信息,并称“整理了字节跳动窃取用户隐私的一些事实和法律文书记录”。如果报道内容属实,字节跳动可能涉嫌违法。

  陆玖财经向字节跳动方面求证,字节回应称:“中国基金报的那个材料,充满了虚假与造谣,如果是腾讯发布出来的,我们会进行起诉,也在寻找相关证据。”

  陆玖财经进一步向字节方面求证,是否 “在抖音上发布带有快手相关标志的视频,抖音有限流措施,并且在抖音中提到淘宝,也会限流”,字节否认了这一说法,表示“用户视频内容不会因提及其他品牌被处罚;普通用户发布带有其他平台水印标识的内容,为规避版权侵权风险会进行管控,带有电视台标,其他视频平台标识的内容都适用本规则”。

  但就上述问题,一位长期从事SEO(搜索引擎优化)的专业人士周易(化名)向陆玖财经表示:“在(抖音)直播间里提一下腾讯就会被封号,也不让说‘加微信’这些话。”

  阿里和腾讯之间的竞争,因为有了字节、美团、拼多多等新生力量的出现,似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虽然淘宝小程序依然没能出现在微信中,但阿里旗下的盒马集市已经成功入驻小程序,“腾讯视频会员”也入驻了支付宝的生活号。

  不过阿里的流量战争也没闲着,重点领域之一就是阿里的营收支柱——电商领域。

  在电商领域,阿里的封锁至少可以追溯到拒绝百度抓取淘宝的商品链接。周易称:“开始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百度有大量流量。但是淘宝不让百度抓取内容最后肯定是个好事,因为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商品养成习惯的话,你就会一直在百度搜索,而且百度是个搜索引擎,他除了展示淘宝内容,肯定还会展示别的网站的内容,这样的话百度就白白收收到流量费。淘宝不让百度抓淘宝的内容,大家要购物就必须去淘宝搜索,淘宝就变成了自己的流量中心的流量闭环了。”

  现在淘宝重新向百度开放,但是在淘宝上,“拼多多”成为“禁用词”,包含“拼多多”的消息,会被提示“您发送的信息中可能包含了恶意网址、违规广告及其他类关键词,请停止发送类似的消息”。

  除了淘宝拒绝百度抓取,之后微信公众号、微博刚推出的时候,百度上也搜不到,更别提有心自己做搜索引擎的今日头条。百度的内容搜索受到限制,为了避免越来越弱,只能形成自己的流量闭环。

  “当然百度也比较流氓,他本来是个搜索,应该把流量给到第三方,但是百度为了自保,他把流量搜到自己的中心,比如说所有内容我都只首推百家号的内容。”周易称。

  2019年,百度还与近60家医疗内容平台接触,要求拥有其内容的独家版权,丁香医生、妈妈网等医疗内容平台均在其中。签约医疗媒体将其生产的内容独家授权给百度,不得交给第三方使用。独家合同签订后,医疗媒体过去的内容必须在一个月内从其他平台下线。

  上述例子只是冰山一角,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流量战争时刻都在进行。

  02

  从暗中较量到明面互掐

  如果说之前大家对流量的争夺把控,多是在暗中悄悄进行,近两年从各家的公开发言,以及字节直接起诉腾讯垄断等表现看,关于流量的战争已经越来越明面化。

  这一趋势是否与《反垄断法》以及最近国家大力反垄断的行为有关?是否因为有了反垄断法,巨头们意识到流量的大坝不再稳固,而想抢流量的后来者也更有底气?陆玖财经就“流量屏蔽/封锁是否也是垄断的方式之一”,与阿里、字节、腾讯、百度进行了交流,截止发稿,仅收到字节跳动的官方回应。

  字节跳动称,垄断的前提是要有市场支配地位,即要有超过50%以上的市场地位,用户离不开或者离开成本很高。短视频领域,腾讯系的市场份额是超过头条的,不存在垄断。腾讯系包括微视、视频号等十几款产品,此外还有B站、快手等。

  有接近腾讯的人士同样表示不认同上述观点。“封锁这个点其实是不成立。二选一那种是你只能在一个平台买到某个产品,其他地方就买不到了,但社交产品也不涉及这个,何况产品形态都不一样呢。因为手机App可以随便下载,谁也没规定用户不能用啥软件,只有涉及到实体的时候才涉及二选一。”

  然而,在流量能够作为一种资本进行谈判和交易,企业是否有权利封闭自己的流量,之后的反垄断中是否会涉及流量垄断,依然存疑。

  将流量作为筹码运用,腾讯是最先起步的高段位玩家之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刚刚起步,腾讯在众多企业尚未意识到流量的力量时,就开始用“九宫格”打造自己的“朋友圈”。

  虎嗅一篇名为《以滴滴为例,看马化腾教你如何拿下一个拒绝你的项目》的文章中提到,腾讯想投资滴滴,滴滴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最后马化腾给出不要董事会权利、投票权减半等方案,并给了微信的流量承诺,最终成功成为滴滴的股东。

  一年后,腾讯拿下京东15%的股权,入股方式中,“微信入口”赫然在列。腾讯在京东身上获得的回报暂且不表,京东从微信流量获得的收益颇丰,接入九宫格后2015年双11购物节期间,京东新增下单用户中来自微信和QQ的比例超过50%。

  之后,腾讯的“朋友圈”中不只有9个朋友,并且开放了小程序,但点进“支付”页面,依然一眼能看出腾讯投资版图中重要的企业:京东、美团、拼多多、贝壳找房……

  不过精细化运营时代与流量粗放式增长时代依然有差别,简言之,互联网巨头争抢流量的压力有增无减。

  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在网上的时间更长,但是互联网应用程序也成倍增加。网民数量是有限的,每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现在的互联网巨头不仅要拼活跃人数,还要拼单用户停留时长。对用户时间的争夺甚至不再限于同类应用,不同应用之间也在混战。

  短视频占用用户时间越来越长,人们看长视频的时间自然就少了;看电影混剪、“X分钟看完电影”的人多了,看原片的人就少了;人们在各种视频上花的时间多,到电商平台购物的时间就少了。

  孙忠怀的“猪食论”,长视频平台联手抵制混剪、强调版权,电商平台设计越来越复杂的游戏规则……不管他们的初衷是什么,用何种正当的理由,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流量。目前,流量依然为王。

  03

  流量垄断到底是不是垄断

  现行的反垄断法主要聚焦在“二选一”的问题上,各互联网巨头也都以此为由,认为自己并非垄断。但随着法律法规和社会的发展,流量控制可能会受到关注。

  互联网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大概率会越来越开放,而非越来越封闭,无论实体业务还是流量,提前做好开放准备的企业可能会走的更远。这一点在十多年前“3Q大战”的后续发展中就有体现。

  “3Q大战”站在现在回看,无非也是用户的争夺,那场战争的短期结果,是360赢得了中国PC端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腾讯遭受了可能是其发展历史上最接近毁灭性的打击。但腾讯在那次战争之后重构了自己的发展思路,慢慢变得更加开放,长期来看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目前,各巨头也都在竞争中慢慢开放,比如字节跳动的“檄文”在腾讯的大本营微信上能顺利发布,抖音上的产品链接可以跳转至淘宝,还有上文中提到的阿里和腾讯的产品可以在对方的平台入驻,百度现在更是已经能搜索到来源更加丰富的内容。

  即使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靠流量屏蔽维护自己竞争地位的做法,可能因为不符合商业发展而慢慢被抛弃,巨头们应立足长远,早做打算。

  流量打通到底有没有好处?让我们看一下受益者的案例。

  知乎初期并非一个面向大众的社区,但在2013年向公众开放注册后到2021年上市前,不到8年之间进行了7轮融资,集齐了腾讯、阿里、百度、快手等流量巨头。

  QuestMobile统计结果显示,今年3月,知乎去重用户总规模1.27亿,其中百度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的用户独占率分别高达89.6%和85.9%。微信和百度成为知乎流量的重要独立来源。要知道,百度在2019年向知乎注资成功之后,才向知乎全面开放自己的流量。

  所以说,流量可以成就一个像知乎这样原本看似并不美丽的生意。

  04

  陆玖评论:流量到底归属谁?

  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反垄断轰轰烈烈走了一波之后,接下来的会重点讨论什么?也许,就是数据和流量的归属权,这些寄存在互联网巨头的数据以及每天巨大的流量,到底归属谁。

  巨头们手中掌握的数据量越来越多,通过数据可以精准描绘出用户画像,加上信息泄露的案例不断增加,数据归属权的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互联网企业未经用户同意收集用户数据,也被更多人认为是一种侵权行为。

  流量还未太多触及人们的痛处,引起的讨论相对较少,但无论从商业运转效率、商业价值,还是从用户互联网的整体使用体验等角度,流量的归属问题都值得思考。

  互联网观察专家杨剑认为:“流量归属同样要分微观和宏观,微观下,流量可以是企业的,因为企业确实有各种硬性成本和隐形成本。巨头之间相互封锁,说明双方力量对等,从相互关系上,说不上谁垄断谁。但宏观上,流量没有归属。互联网巨头对流量的这种封锁与屏蔽行为,与互联网开放以及信息对称的本意相悖,对于其他相对小一点的行业竞争者是一个不好范例和信号。而这种封锁的行为,某些方面也符合垄断的特性,以及反垄断要规避的东西。所以,宏观上算(垄断)。”

  随着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互联网的开放性,用户对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的使用体验要求提升,不再只看单个App的使用体验,互联网的流量最终的归属,应该是公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