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象征性的威慑? 基金业步入洪磊时代

2001年07月10日 17:51  粤港信息日报 

  7月9日,对于稚嫩的中国基金业来说,应是颇有意味的日子。在基金业甚至整个证券市场掀起巨大波澜的“叛逆者”———洪磊,在几经反复之后,终于正式走马上任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这标志着长达近一年之久,由他掀开的“基金黑幕”似乎降下了帷幕。

  “基金黑幕”落幕?

  洪磊的上任也标志着因此而停滞了近一年的基金业又开始步入发展期。就在洪磊接到任命通知的前后,科汇、科讯、科翔三只基金上市交易并进行扩募,从此拉开了基金扩容时代的序幕。

  有关人士还透露,今年内,无论基金公司还是基金的数量将会有较大幅度增加。据介绍,管理层原先拟定的建立15家基金公司(新增1家)、新增1只封闭式基金(为嘉实公司准备)和2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和南方),极有可能使基金公司数量达到20家(新增6家)、基金数量扩至50只(即新增14只)。

  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他跻身于行业的最高管理层,基金业步入了“洪磊时代”。

  任命如同授勋

  去年的此时,洪磊除了正在向监管部门“揭发”问题,还将《基金黑幕》这颗“炮弹”提供给有关媒体。

  他的任命表明其行为得到了肯定,尽管这其间几经波折。据称,洪的出任实际上经历了“两起两伏”。

  当初,洪在嘉实被迫“下课”主要因为其投资理念与董事会希望的相差甚远。他倡导基金追求的是长期持续稳定的收益,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投资风险;力主基金进行分散投资。因此,其在掌管泰和基金的两年间,股票投资集中度都维持在30%左右;而其它多数基金都在80%左右。但在1999年-2000年长达两年的大牛市中,洪管理的泰和基金的业绩一直位居同行的中下游。而这,也没有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而到了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就在洪磊接到通知的一周后,让市场各方大跌眼镜的基金中期业绩登台亮相了。数据显示,33家证券投资基金中的40%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20家的资产净值较年初增加了14亿元,另外13家减少了135亿元;盈亏相抵,上半年,规模高达534亿(个基金单位)的基金总共才盈利了4000多万元,较年初仅增长了0.8%左右。而同期,大盘指数的涨幅却在6%左右。如果扣除因政策倾斜而获得新股配售的巨额收益,上半年基金将处于整体亏损的尴尬境地。

  贴上一张辟邪门神

  从史美伦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负责至为关键的上市部和发行部;以及从去年底开始直至今日,证监会中层干部重新“洗牌”都表明,监管部门尤其是决策层加大了监管和规范证券市场的决心和力度。而作为第一个勇敢掀“盖子”的人,洪磊颇为波折的任职经历,更印证了这点。

  或许,洪磊擅长的还是基金如何更好地“分散投资”,从而获取长期、稳定的低风险收益。但其出任监管部副主任后,主要的工作和精力应该是监管基金操作是否合规合法上。毕竟,作为颇为资深的基金管理人,他是非常熟悉基金的操作规程和技巧的。而这,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如履薄冰

  有业内人士担忧,作为基金监管部的第二副主任,洪磊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要打个问号。而且,由于《基金黑幕》引起的轩然大波,事实上把洪磊与基金放到了颇为尴尬的位置上,分寸拿捏不好,也容易产生误解。监管严格,则给人以“打击报复”的嫌疑;监管不严,则显得没有作为,没有多大用处。

  针对3月份的基金调查结果如何进行处理,将是对洪磊颇为严峻的考验。

  因此,有人士指出:对洪磊个人而言,其出任副主任,并没有什么好处,也没有多大意义。但对基金业、证券业来说,无疑是颇有象征意义和警示作用的。

  过去一年里,由洪磊引爆的“基金事件”,尽管客观上造成了基金业发展的停顿,但却促使其朝规范、更符合诚信原则迈出了一步,这才是基金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业内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查三个基金公司胜过查一个证券公司,三个证券公司胜过一个上市公司,三个上市公司胜过一家私人投资公司。”毕竟,基金公司是最透明的。基金的“黑幕”快落幕了,那又有谁来引爆其它的“黑幕”呢?(王胜忠)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