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文
华安基金[微博]管理公司上半年时曾表示,公司在完成最后一轮系统测试的基础上,争取于6月份将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正式推向市场。目前已进入7月份,而开放式基金的事仍没有最终的结果,市场各方参与者,尤其是广大投资人对此十分关注,各种各样的说法也多了起来。
投资人承担费用太高?
对投资者来讲,投资成本是很关键的因素,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费率不同。按目前的情况,投资者单笔买卖封闭式基金手续费不足1%,而“华安创新”初步将申购及赎回的费率分别定为1.5%和0.5%,如果仅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考虑,显然封闭式基金更有吸引力。因此有投资者认为开放式基金2%的成本还是有点高。
华安基金的李玫在谈到费率问题时说,公司对于费率的制定首先参照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5%的上限规定,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考虑投资者的利益,其实2%已经对成本控制、规范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经过慎重测算,这是我们能够承受的。与海外的一些成熟基金相比,这个费率应该算优惠的。
2%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作为华安同行的其他基金管理公司,有的则持不同意见,甚至认为2%过低了。据说5月份在深圳的举行的论证会上对这个问题讨论比较激烈,他们认为华安作为第一个开放式基金,有一个样板的效应,对其他公司来说,再推开放式基金,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费率只能下调,不能上升,2%无疑成为另一个上限。而李玫认为,华安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充分考虑投资者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其他问题似乎没有这个更重要。
基金业绩太差?
在目前对开放式基金千呼万唤的时候,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是现有上市基金的业绩好像很不争气,更使投资者增加了联想。尽管上半年沪深大盘整体强势特征明显,但各家基金的业绩偏偏不尽人意。统计数据表明,上半年的基金净值在扣除分配收益后,10家基金管理公司所辖的33只基金中,只有泰和、兴华等5只基金跑赢大盘;而昔日的明星裕阳、开元等13只基金出现了亏损。
按照国外成熟的基金评价系统,一个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能力和管理水平需要4-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得到检验。而我们比较规范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仅有两年多的时间。
这样人们就对这些基金管理水平和持续赢利能力产生了怀疑。有投资者担心,由于开放式基金有随时赎回的压力,助涨助跌效应会使基金经理操作难度加大,封闭式基金管成这样,开放式基金出来,他们能行吗?况且下半年市场能否再现上半年的牛市行情还是未知数。
等待避险工具?
众所周知,我们的市场目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的投机气氛比较浓,市场经常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而回避股市震荡的避险品种——股票股指期货等目前还没有推出。
在只有一种单向做多机制的市场环境下,各方参与者只有一元化的做多才有利可图,因此风险的积累是不言而喻的。开放式基金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泰和基金一位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其实更多的投资者希望基金管理公司有自己的风格,敢于冒风险以取得高收益,但基金公司则希望在有避险机制的情况下,寻求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在没有做空机制的情况下,开放式基金的操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但从现实的情况看,推出股指期货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市场的总盘子和股本结构及投资者成熟程度等很多方面都有关系,现在已经处在研究阶段,但短期内在开放式基金之前推出几乎是不可能的。
等待《会计核算办法》出台?
今年6月下旬时有消息称,财政部目前正在制定《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已于6月上旬发布,目前正在征求中国证监会、各基金管理公司、各基金托管银行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有关各方意见。
据悉《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基金净值和基金单位净值的计算;基金申购、赎回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基金费用的确认、计量和账务处理方法等非常关键的项目。
有业内人士预计《办法》将在近期出台,顺理成章的事情就是等《会计核算办法》正式出台后,开放式基金才会正式推出,参照新《办法》来进行账务处理。如果从这个思路看,7月份以前开放式基金没出来是很正常的事。
“就等最后下决心”
可以看出,市场对开放式基金既充满憧憬,又有很多怀疑。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中智富投的一位分析师则显得很平静,他认为开放式基金作为一个崭新的金融品种,投资者缺乏实践体会,目前管理层、投资者持谨慎态度属理性反应。不久前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机构和个人在赎回基金的时机选择上表现趋同,有相当比例的投资者表示在获得预期收益后赎回基金,不足三成的投资者在股市出现剧烈波动,如短期大幅度升降时会赎回,体现了这些潜在的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理性的投资心理。市场需要时间来逐步适应这个新的金融产品。
华安基金管理公司的李玫小姐告诉记者,公司前段时间分别在深圳和北京召开了开放式基金方案论证会,就正在筹备中的“华安创新”总体设计和发行方案征求各方专家和市场人士的意见,大家挑了很多“毛病”,我们也及时进行了改进,现在的方案已经报上去了,就等管理层下最后的决心。
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推动开放式基金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上周还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中国证监会、境外专家评审小组联合举办的“开放式基金试点在中国”研讨会,会议介绍了专家小组对申请参与开放式基金试点机构评审的成果。同时,境外专家评审小组的成员总结了对境内有关机构开放式基金准备情况所做的考察,分析了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同时介绍了目前全球基金业的发展趋势和管理经验。因此可以预测,开放式基金虽没有如期推出,但离我们确实已经不远了。(完)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