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章卉/文
6月30日上午杭州西子宾馆
核准制,对浙江经济是个利好
应中国证券业协会副理事长、《投资基金法》起草小组顾问卢克群先生之邀,中国证券界的泰斗级人物吴晓求[微博]欣然来杭,出席’2001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浙江资本运作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趋势和浙江资本运作展开,率先上场的吴晓求给浙江的券商和上市公司先提了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核准制对浙江意味着什么?”
“浙江省的经济基础比较好,很健康,浙江的民营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发展趋势良好。我非常看重民营经济(非国有经济)在浙江省比例的提升。”吴晓求没有卖关子,“核准制出台后,浙江整个资本市场将获得比以往更大的发展。核准制淘汰了保护落后的额度制,浙江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推进非国有企业上市的速度,民企上市的步伐还要加快。”
似乎是为了映衬吴教授这番开场白不是瞎讲,主人略带一丝得意地请大家留意会场上的那一圈金字招牌:钱江水利、广厦集团、东方通信、阳光集团……浙江53家上市公司、54只股票,有许多是响当当的名牌。吴晓求预言,不出5年,浙江证券业将跻身全国上市公司前4位,甚至冲进三甲。
作为一名敢言的经济学家,吴晓求始终觉得现在的国有股减持方案还需要斟酌。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该如何改善?猴王是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的典型案例,吴晓求提出,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形成机制必须改革。他把国有股减持看成是要消虚胖,他更倾向的做法是配售,回购也可以,这样,资本可以照常回收,又不损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不损害股东利益,可以实现“三赢”。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体系中,原本物质化的资源会越来越金融化、符号化,今后也会渐渐地国际化,于是,对资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中国经济经历了漫长的计划经济时代,又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转轨阶段。在以间接融资为导向的金融格局中,无法催生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也不能延续其成长速度,这样,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受到影响,产业的竞争力更无法提升。而吴晓求认为,整个金融架构不应该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存在的,防范风险固然重要,但成为惟一目的就错了。发展是金融业的头等大事,否则,风险只会积淀在那里,要想方设法用巨大增量去化解存量风险。
吴晓求大声疾呼,未来中国的金融体系应建立在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基础上。资本市场应该成为未来经济的核心部分。它不再是面纱、不再是衣服,而是全社会的“心脏”。谁理解了资本市场,谁就能在今后更好地生存、更好地发展。
6月30日下午浙大邵逸夫体育馆
买股票,我更倾向于投资未来
从浙大校门直冲邵体馆,上台阶的时候,我看了一下表,正好1点半。进去一看,先行者早已三五成群地选好了最佳位置,正捧着《2001年年报大全》私下交流炒股经验呢。透过大伯大妈的银发,穿过股民手掌间的蒲扇,我再次看到了吴晓求,这一回,穿着黑格子衬衣的他坐到了主席台中间。
在吴晓求眼里,中国有5800万股民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我猜想,他抬眼望望台上的听众,会很欣慰的,38℃的高温天气,没有吓倒执著的股民,听说好多人是特地从三墩、萧山赶来听课的,源源不断的条子累得中国证监会杭州特派办的邵副主任腿都酸了。
看台上的听众不乏证券公司、银行、上市公司的代表,但更多的是自发而来的中小投资者,他们听到吴晓求夸浙江投资者的素质高,大伙儿很高兴。
我注意到,吴晓求没有说“股民”,也决口不提“炒股票”,而是很刻意地称听众为“投资者”。“我不炒股票”,闻此言,众人皆惊,吴晓求不急不慢地继续“但我的资产结构里有股票”。投资股市是投资,不是投机取巧,股市有风险,可也有人偏爱风险。在此吴晓求引用了一位投资者的话:“我之所以偏爱股市,是因为风险给了我机会”。有人觉得现金是最安全的财产,有人把钱全部存进银行,还有均衡型的人采取“三三开”,当然也有勇于冒险的悉数杀入股市。在没有资本市场的年代,所有人都没有自主支配资产的权利,但现在不一样了。
中国股市是个“单边市”,股市一涨,大家都赚钱;股市一跌,大家都赔钱。股市只能涨不能跌,要不大家都不高兴。投资者都想赚钱,台下的投资者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怎么才能在股海中赚钱呢?
“有人只看技术图形,单靠技术分析,的确可以解决在什么价买进的问题,但当你遇到突发性问题时怎么办?”擅长宏观经济研究的经济学家就这么与中小投资者对上了话。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吴博导深入浅出地教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证券市场和宏观经济是什么关系?”基本面的分析可以从三方面来考察:宏观经济的形势(周期)对指数非常重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也不容忽略;还要分析一下公司的素质……
面对中小散户,讲清楚股票价格整体性波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真不容易,要知道,在人民大学的证券研究所,这个很重要的课题,有一拨博士在研究。有投资者问吴教授投资哪些行业比较好?这就涉及到行业分析,投资银行有批专业人士在做分
层分析,普通投资者显然没有精力深入研究,吴晓求很简洁地给大家划了个轮廓——“18世纪是煤炭的天下,19世纪是钢铁,20世纪是汽车,那21世纪呢?”他认为,主导本世纪的将是生命科学和信息产业。
有投资者问“大盘2200有没有支撑?”吴晓求认为,在这个位置涨和跌都是正常的。他把股票的涨跌看作是能量的释放和积聚,上涨意味着能量的释放,下跌意味着能量的积聚,关键是把握公司的素质。
正好有投资者问“PT、ST公司有没有投资价值”。吴晓求提醒说,“ST本身就是警告,告诉投资者这家上市公司有财务风险,提醒上市公司随时有被淘汰的可能,ST也许还有某些潜在可能的机会,但PT你就不要再去碰了。大家要心中有数,任何市场都是有风险的。”作为监管部门,要尽全力规避人为风险,保证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是真实有效的,切实保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每个人的投资理念都不尽相同,“有些人关注今天,看重#{1finance.sina.com.cn/special/bczb.html target=_blank>中报1}#、年报”,吴晓求说:“可我更倾向于投资未来,领先市场的人永远是投资未来的”。
6月30日傍晚浙大邵逸夫体育馆
上市,看到好处也要尽到义务
演讲结束的时候,吴晓求是被特派办的人用计从股民中解救出来的。
浙江民营企业非常热衷于上市,我问吴晓求教授“您如何看待浙江民企的上市热,民营企业上市后最该做什么?”
吴晓求笑着说,“浙江经济很健康,浙江民营企业也很幸运。能上市固然好,但上市拿来的钱未必是好事。钱怎么花,很多千辛万苦上了市的企业家很头疼,钱来了,怎么办,不能搁在银行里啊?我觉得,这种忧虑本身就是进步。
很多人只看到上市的好处,却没有意识到义务。你要上市就要尽到义务。不上市前你可以只管公司自己的好坏,而成为上市公司后,你就从民营企业转变成公众型公司,这意味着什么?你要如实披露公正的信息,要对全体投资者负责。当然,你也会有回报,可以通过上市募集大量的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但要记住:权利和义务始终是对称的。”
经济学家名片:
吴晓求今年42岁,著名经济学家和金融证券专家,中国证券理论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证券投资理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理论、资本市场深化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和证券投资学理论等方面具有深入、独到的见解,丰富并推进了前人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主要代表作有:《证券投资学》(1993)、《证券投资分析》(1996)、《’97中国证券市场展望》(1997)、《’98中国证券市场展望》(1998)、《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1997)、《经济学的深思》(1998)。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