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称:统一指数设计不存在竞争

2001年06月25日 07:48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记者 郑晓舟)

  开放式基金的即将推出,增加了对股指期货这一金融避险品种的需求,因此设立全国性的股票价格指数迫在眉睫。事实上,证监会在2000年下半年组织清华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进行了全国统一指数编制框架的设计,目前已接近完成。那么,设计中的指数模型会选取那一类个股,统一的全国指数今后如何发布,就这些热点问题,记者与清华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金融学家宋逢明[微博]教授进行了对话。

  记者:为什么设计全国统一指数这项工作由清华大学金融工程试验室来承担?

  宋:全国统一指数的研究工作是由中国国证监会顾问委员会组织来做的,同时请了业界和学术界共同来完成。业界包括4家券商,沪深证交所,上海期交所。学术界就请了我们这个研究室。

  记者:有报道说,包括清华大学,还有3家交易所都在抓紧编制全国统一指数并且都在暗中比拼,希望自己能够率先推出。那么现在看来,清华大学是否先拔得头筹?

  宋:首先一点必须澄清:我们并不是在编制全国统一指数,我们只是提供一套编制指数的方法,提供一个编制指数的框架,包括选股模型和计算方法,至于具体指数的编制我想应该会成立一家专门的指数服务机构,来维护、更新、调整指数。

  其次,这个项目不存在你争我夺,因为我们与交易所,还有券商的研究分工不同。我们做的主要是全国成分股指数的研究工作,制定选股的条件和设定每只股票的权重。两个交易所主要是研究综合指数的设定。由于综合指数就是包括所有个股,设计就相对容易。

  再次,全国统一指数的最终推出,需要沪深两家交易所的协力,并没有你争我赶得现象。

  记者:那么你们在设计过程中,有否和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呢?

  宋:应该说,在这过程中,我们和证券界的研究机构都有交流,也吸收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比如上海期交所曾经把现有的各个指数的优缺点都进行过分析,这对我们的工作业有很大帮助。

  谈到合作,我们实际上是直接与证监会顾问委员会合作。梁定邦首席顾问对这个项目很重视,吴伟骢顾问具体管这个项目。吴顾问经常跟我们在一起研究问题,共同探讨。差不多每两周我们就会晤一次,他总是会给出很多指导意见。吴顾问有非常好的市场感觉和经验。我们每做一步几乎都会征求他的意见。

  记者:那么这个指数编制框架的设计工作目前已经持续了多久?

  宋:差不多有1年零3个月了。不像外界所说的从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可能清华作风,我们一直很低调,不喜欢作过多的宣传。

  记者:一共有多少人在做?

  宋:主要是我和系里的博士生、博士后,大概一共20来人吧。这段时间,我们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工作。

  记者:成熟市场的主要股票指数都沿用了很多年,那么,您认为你们设计的股票指数能够成为“中国的道琼斯指数”吗?

  宋:指数有没有生命力,关键看这个指数能不能被市场所接受。只有被市场广泛接受的指数,如道琼斯30指数,金融时报100指数,才有生命力。现在各地、各机构都在编制指数,但权威性往往不够和客观性不够,因而不能被市场广泛认同。

  我想按照我们的模型设计出来的指数应该能够对规范中国的证券市场能够起到一种标志性作用。因为我们的选股模型是流通性好、波动性小、流通市值和总市值大的股票进入指数。这样就会使市场上各个股票的表现努力朝这个方向去靠拢。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认为全国统一指数出来后,会对市场起到良性推动作用。

  记者:国外的主要股票指数差不多都是由区别于交易所的第三方机构来发布,那么您觉得中国的统一指数应该由怎样的一个机构来发布呢?

  宋:据我所知,中国证监会顾问委员会的意见是沪深两家交易所联合建立一家合资公司作为指数服务公司。我们将提供技术和研究方面的支持。因为这个指数今后是实时发布,因此在中国这个第三方机构必须跟交易所有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应考虑吸收具有实际运作经验的机构来参与。此外,这家公司必须聘请国内外专家来帮助发布、维护和更新指数

  记者:您认为这个统一指数大约什么时候能够发布?

  宋:据我了解,证监会顾问委员会希望今年下半年就把这个指数推向市场。我们也希望它能够早日出台,因此也在努力工作,希望尽快完成模型。当然,在正式发布前,还要试运行一段时间,大约是半年。

  记者:你们设计的全国统一指数有没有区分类别?

  宋:有。我们初步设计的有中国300,中国100或者中国80指数,这个还没有最终定下来。

  至于其他的小企业指数或者特定的某个指数,就交给其他机构来做。因为各金融机构,包括券商或者基金也好,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各种特定的指数,比如小企业指数,高科技股指数,这就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

  记者:很多股民都有这么一种感觉,赚了指数不赚钱,甚至当大盘屡创新高的时候,也没有赚钱。那么,今后更能反映市场表现的全国统一指数推出后,是不是能够避免这种情况?

  宋:我认为所谓“赚了指数赔了钱”的讲法不大成立,但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关键是他们的投资方法有问题。因为现在对大多数散户来讲,是跟着机构或者大户进行炒作。当然我们现在也没有指数基金,否则按照指数基金的方法来操作,也不会出现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情况。

  记者:前面说的“赚了指数不赚钱”,我们是相对于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来讲的,您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市场参照综指,而另一个市场参照的却是成指?

  宋:这是市场很自然的接受过程。这个现象是有些怪,一个市场用综合指数来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另一个市场却用成份指数,但这正说明市场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数。

  我们对市场现有的指数都做过一个比较研究,应该说这些指数都有其优缺点。但是有些指数的主观随意性比较大,指数该怎样调整,哪些个股进来,哪些个股调整出去,完全由那个委员会的人说了算。

  我们设计的指数模型实际上就是把指数透明化,公开化。到了一定程度,哪些个股应该入选,那些个股应该出去,都一清二楚。任何一个机构都可以用我们的方法进行测算,这样就不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我想,这是我们设计的指数区别与其他现有指数的一个最大的特点。

  我们也深入地研究过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指数等世界上主要的指数。应该说,我们设计的指数,是在综合研究国际著名指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设计的。

  记者:清华大学的金融工程实验室以前做过其他那些项目?

  宋:我们帮助证监会做过好几个项目,比如测算中国股市的波动率、流动性、风险评价、股票扣减标准。另外,我们也为一些银行的理财业务和信用体系做过数学模型。

  记者:你们做这些项目收取多少费用?

  宋:我们是个非盈利机构,项目的费用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当然也有一些机构赞助。所以,我们给证监会做的这个全国统一指数的设计项目也是不收费的。

  关于宋逢明

  宋逢明博士是我国金融工程学科的主要创导者和学术代表之一,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贸易与金融系主任。同时是国际金融工程师学会中国大陆首名成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金融研究部主任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金融工程研究会筹备组组长,北京市人民政府金融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金融工程”课题负责人。出版过5部金融学著作,其专著《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近50篇论文。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