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两员大将拒绝认错 博时基金对峙证监会

2001年05月01日 15:07  南方网-21世纪经济报道 

  ◎3月30日,博时旗下的5只基金在年报中均表示,无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行为。但证监会在3月23日通知博时的5家基金,认为管理人在股票交易方面的某些行为有涉嫌违规之处,证监会将对此进行调查。双方态度明显对峙。

  ◎辞职在古今中外往往都可能是烟幕———它被广泛证明是妥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谢超和汪德生的辞职是不是也有这层含义?

  1986年底,美国证交委宣布正在对一起证券欺诈案进行调查,但随后证交委、美国律师会以及当事各方一致对外封锁消息,顿时猜测四起,股市剧烈震荡。

  四年之后终于结案———被定罪为华尔街最大的一起内幕交易与证券欺诈案。但舆论与业界并没有认为这是当局的胜利———《华尔街日报》资深编辑斯图尔特在其著名的《股市大盗》一书中,集萃了种种的反思:其中就包括调查的不透明对于市场的负面影响。

  眼下对博时基金[微博]管理公司的调查就被好象是在“铜墙铁壁”之中进行。上周,博时基金旗下的两员大将谢超与汪德生突然辞职,公告中没有披露其去职的理由,证监会与博时均拒绝发表任何评论,就连一些以直言著称的基金专家也只愿意与记者进行私人交谈,并恳请不要公开其观点。一周以来新闻界对此事也只是一笔带过。

  如此谨慎颇有些噤若寒蝉的意味。谢超的固执

  基金裕阳的原基金经理人谢超也什么都不能说。《基金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暂行规定》第22条:基金从业人员离开原聘用单位后,不得泄露原聘单位的未公开信息。

  谢超为什么辞职?理论上讲,“辞职”应该是出于自愿而非处罚,但是鉴于博时目前处境,很难让人相信这是正常的工作变迁。

  3月30日,谢超借基金裕阳年报,在“基金经理人工作报告”中,详尽地阐述了自己对基金的理解,包括最有争议的投资理念和所持个股。现在来看,这篇报告更象是谢超的一份公开的辩辞。

  他非常有针对性地提出:投资理念、投资策略与投资方法本身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能否实现基金的目标。基金应该集中投资,还是分散投资,这是投资方法,而非基金的目标。

  对于该基金所持非议甚多的几只股票,谢超也并未闪烁其辞————选择海虹控股是因为其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但这种投资其核心竞争优势及业绩持续增长的能力尚未得到证明,所以实质上类似于风险投资,投资海虹控股看重的是资本的超额回报。风华高科、东大阿派、电广传媒乐凯胶片属于具有核心竞争优势、业绩可持续成长、价值被市场低估的上市公司。

  对于该基金2000年初对网络板块的整体投资,他认为该基金是随市场波动,动态资产配置,这种投资类似于势头投资,注重的是当期收入的实现。

  他认为,基金裕阳在2000的主要问题是,在行业配置上的不当对基金产生的负效应,并指出这也是在2001年要重点加以改善的方面。其潜台词再明显不过:我没有错。

  谢超的固执不亚于与其理念截然对立的洪磊。而两人的固执也许都并非只是性格因素。辞职烟幕

  和谢超同时辞职的还有基金裕华基金裕泽的基金基理人汪德生。

  仅在半个月前在其基金经理工作报告中还表示,将一如继往地以诚信敬业的精神,努力为投资者创造最大回报。

  对于基金裕泽2000年有无过失他未作评论。对于基金裕华,他认为该基金在2000年的主要问题是:虽然认识到网络科技股存在较大泡沫,但未能在高位及时减仓。

  如此看来,他的离任也并非是因博时“异常交易”而起。早在3月25日,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曾披露:“对于中国证监会要求暂停基金从业相关资格的人员,公司已按原先制定的岗位替代制度,选定了岗位替代人,并正在按有关规定履行核准程序”。

  据悉,接任谢超和汪德生的宋炳山、周枫和刘红海都是“岗位替代人”,那么谢超和汪德生是不是就是中国证监会要求暂停基金从业相关资格的人员?如果是,那么现在他们为什么可以辞职,而不是接受暂停从业资格的处罚?如果不是,那么中国证监会要求暂停基金从业相关资格的人员又是谁?对此,公司方面与证监会都拒绝回答。而更重要的是,现在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正处于被调查的非常时期,谢超和汪德生辞职之后,证监会的调查是否会受到影响?因为仅仅是辞职,两人具有完全的公民自由,从法律上讲,只有传票才可能约束一个人的行踪和言行。

  有业界人士说,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按规定,不久将进行换届,至少表现上是自然形式的辞职还将不可避免。但是博时方面说,这种规定无从谈起,基金管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免只能由董事会决定。  著名证券律师郭锋指出,如果调查结果认定博时有违规违法行为,如果博时基金管理公司不同意,可以请求证监会复议,要求证监会重新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果结论仍然认定博时有违规违法行为,而公司本身还是拒不接受,它将有权上诉法院,提请诉讼。但是他同时也指出,这种可能性不大。最先争取的应该是“调解”,双方可以坐下来谈,争取一种都能认可的妥协。这在国外也是如此。

  辞职在古今中外往往都可能是烟幕———它被广泛证明是妥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谢超和汪德生的辞职是不是也有这层含义?现在还无从证实。监管者的尴尬

  本周,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指出:证监会意识到颁布更多的规则和规章并不会带来市场质量的提高,并不会带来公司和中介机构治理状况的快速改变。她认为,证监会必须具备必要的监管和执法手段,必须在监管工作方面保持高度警觉,在执法中做到坚决有力。此番谈话,对证监会以前的监管与执法的评价不言而喻。

  《基金黑幕》的原创者,上海证券交易所监察部的一位职员介绍说,其监察部有着精密的即时监察系统,任何异常交易几乎都有记录,并会及时责成当事方作出解释。  

  3月23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基金查处的新闻,称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存在异常交易行为,与法律、法规所禁止的交易手段极为相似,并无法排除该公司试图通过影响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来获取利益或者减少损失的可能性。据悉,这些异常交易均来自于去年的记录。既然交易所能够即时监控,证监会这样的调查是不是来得太晚了一些?

  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可以说,此次证监会公布对博时的调查是对舆论的交待。但是,证监会公布进行调查还是显得仓促————博时不可能轻易心服口服,而对于证监会已经公布的种种嫌疑,又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斯图尔特指出,华尔街一贯认为法律裁不了大多数的证券犯罪案,结果大多是最后双方都作出一定妥协。

  而此次对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的调查,管理者的用意无论是“擒贼先擒王”还是“杀鸡骇猴”,结果一定要或者擒着,或者杀掉,否则,众目睽睽之下,监管者如何了断此事?说不说由你,信不信由我

  谢超与汪德生的辞职,是否说明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的态度有所松动?对此,博时管理公司表示仅仅是正常的工作变动。

  博时一直明确表示自己清清白白,对证监会的调查只是积极配合。早在去年10月20日,博时就与其它九家基金管理公司发表了针对《基金黑幕》的“严正声明”,指出:中国的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都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的。今年2月15日,十家基金管理公司全部完成自查工作,博时表示不存在对倒行为。

  3月25日,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披露负责人表示“将积极配合证监会调查”,但整个谈话并没有承认违规违法操作的表示。3月30日,博时旗下的5只基金在年报中均表示,无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行为,基金投资组合符合有关法规及基金契约的约定。

  对于公司监察部门的工作,博时基金称,其监察部门根据独立、客观的原则,通过现场观察、人员询问、重点抽查等方法进行工作,对日常交易操作行为的合规性进行实时监控,如发现违规隐患及时将与有关业务人员沟通,并向管理层汇报。

  但证监会在3月23日通知博时的5家基金,认为管理人在股票交易方面的某些行为有涉嫌违规之处,证监会将对此进行调查。双方态度明显对峙。但目前事态进展如何,双方均不对外发表任何言论,并拒绝各家媒体采访,都说以已披露的为准。(本报记者马腾)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首尔7盘外招伤恒大 里皮回击首尔刁难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