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息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证券市场十年发展之路,是不平坦的。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尽快妥善解决这些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国证券市场才有可能赢得进一步的快速发展。
他说,中国证券市场十年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改革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有力地支持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支持了经济的发展;搭好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大框架;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开始发挥作用。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十年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奠基意义。
他指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虽然很快,但要想继续取得进步,必须尽快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中国证券市场的结构问题。目前,证券市场上以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为主,应该尽快增加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比重,优化市场结构,以促进竞争,从而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使之更具活力。
其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上的问题。由于占股票总量2/3的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导致国有资产的存量不能优化,同时阻碍了收购兼并行为的发生,弱化了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第三,要继续大力发展投资基金,让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参与其中,以加强中国证券市场抗风险能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部分投资者自己直接投资股票。
第四,在进入WTO之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其中最具现实意义的就是,尽快形成几个比较大的、具有竞争力的证券公司。目前,我们的证券公司还很弱小,这阻碍了业务的扩展,使其很难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除了应尽快使证券公司上市外,还应当鼓励证券公司之间的收购兼并。
第五,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从发行、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都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做法也需要改变。但监管措施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将来才能适应入世后的局面。最后,还要不断加强金融工具的创新,没有不断的金融创新,证券市场就活不了、活不好。比如:一定要推出股指期货———投资者需要一个套期保值的工具,但推出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需要一个过程。
董辅礽同时强调,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如何处理规范与发展关系的问题。证券市场的规范有两种:一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的规则,如不许单独或联合操纵股价,不许内幕交易,上市公司不许发布虚假信息,等等;另一种规范是根据证券市场发展的不同时期和运行的不同阶段来制订的市场运行规则,如是实行T+0、T+1还是T+2,收购公司股票的比例要达到多大规模才需要公告等,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
这两种规范都必须以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有利于市场系统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出发点。
他进一步强调,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把握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首先要看到还有许多问题存在;第二要客观地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到底是有意违规造成的,还是规则本身的问题,或是因为制度的缺陷;第三,要想出办法加以解决。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必须惩罚;若是后面两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在制度上有所改进,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他说,搞现代市场经济、搞证券市场应该像大禹治水一样,必须以疏为主,疏堵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正在慢慢走上正轨。特别是最近这两年时间,有了长足的进步。监管部门正努力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加以监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同时对各种违规、违法的事情严加惩处,路子是正确的。(记者徐涛薛莉李彬)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