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全民炒股”现象突出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对中小投资者加强风险教育,引导其不要主动成为市场投机的牺牲品;二是用市场化的手段培育基金成为理性、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使中小投资者真正信赖基金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最近提出,资本市场要扩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直接投资是好事,但发展到现在的全民炒股是不正常的。
吴敬琏的这一观点,被某些人断章取义地理解成“否定老百姓参与股市投资”。另有人认为,“全民炒股”是培养老百姓金融意识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
“全民炒股”是否值得提倡?事实上,倡导“全民炒股”与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去年以来一直所要求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方向是不协调的。
盲目提倡“全民炒股”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不负责
到2000年底,中国股市累计开户数5797万户,考虑到大部分投资者同时有沪深两个交易所的股票帐户,估计实际股票投资者约有3000万户。有业内人士称,股市上现有大批投资者专门申购新股,如果扣除这一因素,二级市场上投资者大概只剩2000多万户。单从数据上看,中国股票投资者还不足全国总人口的3%,与美国股票投资者占人口总数25%相距甚远,似乎还不能称为“全民炒股”。
但“全民炒股”确实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现象。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连续多次下调,大批储蓄族蜂拥进入股市投资。老百姓金融证券投资意识的增强,直接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1999年5月以来牛市行情的形成。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小投资者积极参与股市投资,直接融资渠道也不会像今天这样畅通,印花税对国家财政的贡献也没有今天这样可观。中国股市的发展是中小投资者支撑起来的,因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来看,若盲目倡导“全民炒股”,不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为什么要冷眼相看“全民炒股”现象?吴敬琏先生说得很清楚。“全民炒股”现象的出现,说明我们没有为大众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场所。许多人根据股市的涨落,作出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分析,希望在炒作中得到回报。而在炒作过程中,挣钱的人挣的是谁的钱呢?他不是在生产发展中创造财富得来的钱,而是将别人口袋里的钱转到他的口袋里,通过这一炒作过程赚到的钱。
吴敬琏的观点反映了我国证券市场现存的“全民炒股”现象问题不少,一是证券市场远未成为回报投资的场所。在这方面,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许小年[微博]去年也曾指出我国证券市场尚未由“企业融资的渠道”转到“投资者获取回报的场所”。上市公司分配水平较低,其中不少属于“一毛不拔”,上市后从未实施过股利分配。二是投资者过于追求资本利得。投资选股不考虑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成长性,而偏重于追求短线买卖股票的差价,“股不在好,有庄则灵”的错误投资理念盛行,结果导致绩差股和亏损股“鸡犬升天”。三是“全民炒股”带来的股市繁荣含有“水分”。许小年认为,资本市场是配置资金的重要场所,如果股票价格不反映或很少反映实体经济或公司的价值,资源配置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换句话说,虽然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得很繁荣,去年股指的涨幅居全球第一,但还不能称其为是一个有效率的市场。
“全民炒股”与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不符
管理层已明确把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作为加强证券市场建设的重要战略。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去年4月提出,“争取在3至5年内改变散户与机构投资者的比例结构,使机构投资者真正成为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中流砥柱”。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管理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措施,如允许三类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入市、允许保险资金入市、银行资金可以通过质押贷款进入股市等。在不久的将来,还有望推出开放式基金,而且社保基金也将参与证券市场投资。据统计,去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新增机构投资者开户数分别达到2万产和2.5万户,机构投资者开户数的增幅是个人投资者的2.2倍,去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机构投资者比例已从1997年的0.3%提高到了4.5%。
“超常规、创造性”地发展机构投资者,其目的在于改变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告别散户时代,提高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在此背景下,“全民炒股”显然是不合潮流的。管理层发展机构投资者,同样不是否定老百姓参与证券市场投资的作用,而在于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稳定器”作用,导入理性、成熟的投资理念,引导广大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鼓励投资、遏制投机,促进证券市场规范、稳健、高效地运作。同时,也是为证券市场的金融创新建立良好的基础。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引入和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小投资者由于受到资金规模、专业知识、信息、投资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无法适应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而机构投资者历来是成熟市场上衍生产品交易的主体。
机构投资者时代的特征现已越来越浓,对此,中小投资者有必要作相应的调整。如果盲目提倡“全民炒股”的话,极可能在市场中出现较大的弱势群体,使中小投资者成为股市风险的牺牲品。证券市场的规范有助于解决中小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这种解决的效果是相对的。中小投资者仍然在资金规模、专业知识、信息、投资能力等方面,长期处于相对的弱势。在我国证券市场投机盛行、上市公司回报偏低的情况下,一旦出现熊市,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是最大的受损害者。
对“全民炒股”应进行引导
“全民炒股”不是方向,当前有必要对中小投资者加强风险教育,引导其理性投资,提高入市投资的回报率。对整个市场来说,不能光想着向中小投资者索取,利用其资金来达到直接融资的目的,而应更多地考虑如何给中小投资者以回报。在这方面,我国证券市场还做得很不够。不少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上市公司大股东的侵犯,遭遇了损失也难讨回公道。
在去年沪市涨幅超过50%的大行情中,据称仍有一半以上的投资者赚了指数但不赚钱。这种牛市中无法获取投资收益的状况,说明中小投资者确有必要对现有的投资理念加以检讨。国外证券市场上的居民投资率远远超过我国,但并没有像我国这样由个人入市直接买卖股票,而大多委托基金或证券经纪人进行。对“全民炒股”应该加以引导,引导中小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的方式参与证券投资。我国现有的封闭式投资基金虽有不尽人意之处,但33只基金2000年内平均净值增幅35.08%,其中22只运作满一年的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高达49.8%的投资收益,已较明显地显示出基金投资的优势。
对管理层来说,突出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对中小投资者加强风险教育,引导其不要主动成为市场投机的牺牲品。提高上市公司业绩,及现金分红的意愿,使理性投资在市场中渐渐成为主导。二是用市场化的手段培育基金成为理性、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使中小投资者真正认识到基金是值得信赖的投资载体。强求中小投资者借基金进行股市投资是不切实际的,关键在于市场是否向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满意的投资工具。
较高的金融证券投资意识,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宝贵财富。如果不利用好这笔财富,既对不起满腔热情的中小投资者,也最终会使市场自身因此而付出代价。正如不少学者所言,不应鼓励全民炒股,助长本已非常浓厚的市场投机气氛;而应引导全民炒股转向理性投资,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报记者张炜)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