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只股票能夺得如此众多的眼球
-公司6名董事同一天辞职
-股价连续出现10个跌停,创下中国之最
-跌停板上单日抛单超过流通盘的50%
-且看本报与中科创业庄家的一次遭遇
有关中科创业事件的内幕情况,某媒体最先推出题为《谁在操纵中科创业》的报道,紧跟着各种媒体纷纷推出针对中科创业的“独家”报道。
关于市场主力是否存在对股票的操纵问题,现在此特向广大读者披露记者亲历的一桩事件,从一个侧面帮助大众进一步了解中科创业的另一内幕。
一年前的问题报道
1999年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工作完成以后,本报决定根据上市公司中期业绩状况并结合二级市场上的表现追踪一些走势“超强”的股票,特别是部分二级市场股价与企业业绩形成很大反差的个股。经过筛选,本报认为深市的康达尔(后更名为中科创业)最值得分析,原因很简单:该股中期每股收益只有3分钱,但二级市场的股价却高达45元。由于报道所在的版面是侧重分析市场面的,所以本报记者采访了一批券商和咨询机构的分析人士。
接受采访的分析人士都认为该股流通筹码的大部分已置于市场主力手中,在盘面上已处于一种完全控盘的状态,就是说,此时股价的涨跌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基本面变化已无太大的关系,完全取决于市场主力的意愿,部分分析人士在采访中明确表示:该股的主力控盘比例比较大,应是违反了有关规定。
但由于主力资金多采取比较分散隐蔽的方式,人们及管理层难于举证。
市场分析人士对康达尔后期发展的判研都相当谨慎,多数人认为该股可用支撑股价的题材已经不多,股价上行的动力已经明显不足,所以认定其“后戏不大”,根据分析人士的看法,本报在1999年9月10日(星期五)推出了题目为“康达尔庄家:你能撑到几时”头条报道,报道完全是本着服务目的给二级市场上中小投资者提供一些参考。
报道招来庄家异议
1999年9月10日,康达尔(0048)当日成交1568800股,成交金额超过7000万元。过了两个休息日,1999年9月12日(星期一)上午,报社突然接到了自称为康达尔的机构投资者打来的电话,来电对9月10日本报所刊发的报道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声称该报道有失客观,给市场上的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误导,来电还特别质疑本报推出这篇报道的目的,要求报社彻底调查。
1999年9月12日下午,报社立即对这篇“康达尔庄家:你能撑到几时”的报道展开调查,当日就得到了明确的调查结果:报道完全按照报题和选题的正当流程推出,并经过了由4人组成的议题组最后确定,其间没有任何外人的参与,报道的采访面众多,提出的看法与得出的结论全部来自市场执牌分析人士的意见。
“权威人士”发表看法
1999年9月13日上午,本报又接到询问调查结果的“读者”来电,告知对方调查结果后,来电又称有不同的看法提供给报社,要求在报纸上刊登,并请关注其它媒体近期的一些相关报道。接到电话不久,报社接到了一份传真件,作者署名“方泉”。随后,本报又接到数个电话“希望”报社刊发这份来稿。尽管方泉先生的来稿在内容上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倾向性,而且在文章来源及本质上有很多的“难言”的地方,报社编委会最终还是决定:按照尊重读者权利和意见的原则,全文刊发方泉先生的来稿。
1999年9月14日,记者通过互联网络和原始报纸查询的方式观览了近三个月来有关康达尔的各种主要媒体报道,数量多达10多篇的报道中基本上都是正面的宣传,其中一篇在某媒体上题为“康达尔大重组将带来大发展”的报道内容特别“抢眼”。该文称:“海南燕园投资管理公司(第二大股东)、海南沃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第三大股东)、民乐燕园投资管理公司(第五大股东)将与公司的英特泰投资公司(第四大股东)一起在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积极扶持公司,促进公司的资产重组和产业升级,实现上市公司的飞跃。”
报道中又分析了前三家公司目前各自拥有的项目前景:民乐燕园以苜蓿产品为主,公司2万亩苜蓿种植基地平均每年可望获得3800多万元的产值,而该公司拥有百万亩用于种植苜蓿的土地;海南沃和的“产前诊断”项目将在全国铺开,项目市场潜在容量达20亿元;英特泰投资公司做网络产品,预测产品的近期国内市场规模为5亿元。对于这些项目的盈利前景,没有任何的分析去细细谈及,记者也无法去验证,但至今仍没有看到任何项目注入康达尔。
庄股神话还会有吗?
1月9日,中科创业股价止住了连续下跌的势头,受波及的中科系各股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但另一只在市场上同样声名显著的超强庄股———亿安科技(0008)却因受查而趴在了跌停板上。随着管理层对市场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强,相信还有更多的违规个股被“曝”出来,以目前的市状发展来看,庄股还会不会在市场上吃香?企业经营还会不会继续“放卫星”?部分媒体还会不会延续“吹拉弹唱”的角色?这些问题都值得所有的大众投资者关注与深思。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