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增发方案出水 后市六大疑虑待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 07:22 新浪财经 | ||
8月12日,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如期在北京宣布了增发方案。除了增发价还未确定外,其增发总股数、募集资金额、收购目标资产、发行方式等均同新浪财经此次报道的完全一致。 宝钢股份增发及整体上市方案流入市场后各方反应不一,但从新浪财经的网上调查(见下图)及网友评论来看,负面情绪占据了压倒性的比例。宝钢股份停牌的这三天,大盘先收一根小阳,继而又连跌两天,也足以说明市场上这种忐忑不安的心情。
机构投资者和研究机构的反应则较为复杂。据新浪财经接触的范围来看,可以说看好宝钢股份此次增发和整体上市前景的专业人士同看空及中性者在比例上基本相当。 近期的宝钢股份确实给市场留下了太多的疑虑。 宝钢股份今日公布的2004年中报更是加深了市场的疑虑。中报显示,曾持有8751万流通股,一度雄踞宝钢十大流通股之首的瑞士银行已从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消失,从瑞银的一贯风格看,很大的可能是已彻底清仓。而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的其他九家也有八家换了新的面孔,惟一留在其中的华安创新(资讯 行情 论坛)基金也大幅减持超过1600万股。 宝钢股份一度被认为是核心中的核心资产,机构们也多曾信誓旦旦地要一直持有下去,而此番却又不约而同地减持,是否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宝钢股份前景不再看好呢?理性的专业人士们认为除非确认这些机构投资者是因为事先了解了宝钢增发方案,否则不能遽下此结论。 从成交量上看,机构投资者减持宝钢股份最有可能发生于今年4月以前,而那时正是国家开始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时候。当时尚未离职的瑞银中国首席策略师陈昌华也曾流露出宝钢市盈率已偏高的意向,再加上4月份的一个研讨会上包括瑞银、摩根斯坦利等国际机构均一致不看好港股,同样也会看空A股。很可能当时瑞银已经完成了对宝钢股份的减持甚至清场退出。 宝钢还能维持高成长性吗? 宝钢的产能自去年以来已经处于超负荷生产,所以今年产量仅增长了10%多。而钢材价格则处于历史高峰,宝钢目前的高业绩固然有其成本较竞争对手低、管理先进、体系完善的优势,但不可否认很大程度上是靠产品的天价来维持的。 本次增发后的结果据公司、承销商和会计师预测,每股的收益至少增厚16%。然而对收购后的动态盈利预测完全是基于当前钢价的静态高位做出的。钢铁是宏观经济周期性影响非常强产品,它的历史性天价还能维持多久?一旦钢价下滑,宝钢股份新收购和在建的生产线还能满负荷运转吗?它的成长性还能有现在预测的这样高吗? 收购的资产有水份? 在媒体见面会上,《证券市场周刊》的记者提出,从收购有关数据来看,销售毛利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全部发生下降,好象印证了外界关于集团资产不如上市公司资产优质的担忧。一旦把一些相对传统的业务收购进来,是否会使宝钢股份的周期性波动加大? 宝钢股份总经理艾宝俊当场作答说,此次收购的目标资产已不再是大家传统意义上的目标资产。1998年重组联合以后,现在已经接近6年的时间了,这期间集团根据钢铁精品的原则,对一钢、五钢、梅山这三个钢铁的目标资产投资了200亿人民币进行改造。一钢现在已建设成不锈钢从冶炼到热轧的工艺,技术水平、设备装备水平、工艺水平是当今世界一流的水平,今年刚刚投产,形成75万吨规模;明年是二期,将于明年年底,后年年初形成150万吨规模,而现在利润审计预测是基于今年不到20万吨的水平上。五钢是特钢的一个企业,其工艺装备水平非常先进。梅钢经过集团的投入、改造,由原来100多万吨现在已变成300多万吨,而且盈利能力和工艺水平以及产品的定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艾宝俊解释之后,谢企华又不忘补充了一句:“我们收购的完全是新建的资产,而不是旧的生产线。” 华夏证券研究所钢铁行业分析师曲丽倾向于宝钢的意见。她认为,今后四年国际上对钢铁的需求比较稳定,宝钢收次收购的目标资产中矿山、化工、运输、不锈钢项目均属于钢铁行业的上游。钢铁业固然要看行业景气度,经济不景气,对上游没需求,但宝钢的规模大,即使不景气,也会比其他钢铁公司好。 放弃海外上市梦? 2000年底,当宝钢股份在国内IPO时,曾宣布了先国内上市后海外上市的步骤。在中央大企业热衷于海外上市,国资委领导也多次表态希望中央大企业到海外上市的大背景下,为何在这个时候转向在国内整体上市?这是否意味着宝钢已放弃了海外上市的梦想? 宝钢集团及宝钢股份董事长谢企华对此解释说,宝钢股份2000年成立时候的初衷是在海外上市,在2000年2月份的时候曾经到联交所汇报。后来因为当时海外资本市场对钢铁板块并不看好,所以才改为在国内A股上市。但近几年来宝钢也还一直谋求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机会。这次宝钢收购增发集团内钢铁主业资产,基于国内资本市场和国内钢铁业发展非常好的形势。因为中国市场是潜力增长最大的市场,还是选择在国内A股通过增发收购目标市场。 谢企华同时也表示,宝钢依然没有放弃在境外上市的考虑。所以宝钢在整个战略发展规划上,还是提出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成为一体化、公众化的公司,而且是国际资本市场上公众化的公司。 然而宝钢此次收购完成后,集团公司的优质资产已所剩无几,并不足支持其海外IPO的成功。宝钢未来将以何种形式实现海外IPO?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 2003年隐瞒了部分利润? 数据显示,宝钢集团于2002年一度亏损。谢企华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这是因为集团公司要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然而市场上传言,为防增发和整体上市时宏观环境变冷,2003年宝钢股份预留了10%的利润,这部分做进了不须披露财务数据的宝钢集团里。多位资深分析师都表示,这种做法完全有可能,也是可以理解的。 增发方案了无新意? 有多位分析师对新浪财经表示,宝钢此次先增加,部份由集团公司认购,募集资金再用于收购集团公司资产,完全是克隆了武钢的方案,了无新意。而且武汉整体上市部份资产远优于上市公司资产,而宝钢目标资产即使比现有上市公司资产好也好得有限,没有什么兴奋点,操作性上不如武钢方案。 从宝钢股份这几日的行程来看,公司方显然更关心基金和研究机构的反应。今日上午的媒体见面会之前的机构投资者说明会从上午9点一直开到11点,而媒体见面会则只安排了50分钟,以至于很多媒体抱怨时间太短没能提上问题。下午,宝钢高层又马不停蹄地拜访了总部在北京的几家基金公司进行情况说明。8月13日,宝钢高层还将飞往深圳拜访深圳的基金公司。 宝钢股份这样安排自有它的道理。对于宝钢这样的超级大盘来说,中小股东的集合竞价并没有多少影响力,更何况公开发售部份还有一部分要配售给原有的社会公众股东。只要增发方案得到了基金的认可,宝钢自不虞股价会下滑至配售价格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