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审核效率高质量不高 扩容大跃进何时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6日 10:46 四川金融投资报 | ||||||||||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有75家企业发行新股(5家已刊登招股书即将发行),募资266.2亿元,而去年全年发行新股总共才67家,募资460.33亿元。 上半年创七年发股新高 在中国股市历史上,上半年新股募资超过250亿元的共有三个年头:最高为1997年,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发股大跃进有百弊而无一利。以2000年为例,大发新股不仅使指数从高位跌落,还由此进入长达三年的大熊市;而且由于上市公司钱多得用不了,大搞委托理财,被大股东侵吞、占用,公司业绩也进入了长达三年的大熊市,从2000年到2002年,两市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20元、0.148元和0.137元,到了2003年,由于宏观经济回暖,以及有关部门在融资方面卡的较紧,平均每股收益才上升到0.195元。公司业绩好不容易有所改善,发股大跃进又回来了! 本来,市场对今年科学发股寄予很大希望,因为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新的发行审核委员会已于去年年底成立,并且正式开始运作;发行上市保荐制度也从今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可谁知,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大跃进狂热又犯了。 发审委好厉害两天审核12家 我们不妨对新的发审委成立以来的发行情况作一回顾。 从今年1月18日的第1次工作会议,到6月28日准备召开的第41次工作会议,发审委共审核126家公司的发行(包括首发、配股、增发、可转债)上市申请,除6月28日拟审核的6家公司尚不知结果外,已审结的120家公司被否决的35家,比例为29.17%。其中首发75家、否决23家,占30.67%;配股23家、否决8家,占34.78%,增发8家,全部通过;可转债13家,否决3家,占比23.08%,申请上市1家(大自然),未通过。 从时间上看,1月审核5家,2月9家,3月27家,4月28家,5月(有十来天长假)19家,6月(截至28日)38家;先是一星期开一次审核会,以后一星期两次,近期更发展到1日两会,如6月22日和23日分两批各有两次审核会议,每会审核3家,两天审核12家公司。每家待审新股,都有十来万字的审核资料(被海外股市戏称为电话簿),发审委委员总共才二十来人,人们很难想象,短短两天时间,这些专业委员是怎样吃透这数十万字的资料,并且提出专业意见的。 新股审核效率高质量并不高 在迄今已刊登招股书的21家中小企业中,有9家企业就是由新的发审委审核通过的,分别是:永新股份、德豪润达、霞客环保、鑫富生化、大族激光、东信和平、京新药业、华星化工、中捷缝纫。最早的永新股份,1月18日审核通过,最晚的华星化工,3月26日通过,不到三个月就刊登招股书,比以前排队等上一两年,效率真是高得多了。 然而,审核效率高并不意味着新股质量高。 目前,市场对中小企业板公司意见最大的就是,发股前省吃俭用,发股后大肆分红,而由新的发审委审核通过的永新股份,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家。这家公司于6月21日招股,不迟不早于6月20日急吼吼向老股东10派5,分红是企业自己的事,发审委自然作不得主,但如上述永新股份1月18日已通过审核,2003年度的红利为什么一直要拖到6月份才发放呢?那种将老股东股利放着,以撑大净资产,从而多圈一点钱的伎俩,难道发审委的专家会看不出来?另如刚刚刊登招股书的中捷缝纫,以发行前1.29亿元净资产、募资2.58亿元计算,看起来正好符合证监会关于新股募资不得超过净资产2倍的规定,但公司同时宣布,发股前一年(2003年)未分配利润归老股东所有,一查,2003年未分配利润5846万元(实际上为三年累计利润),扣除这5846万,净资产才7000来万,募股资金相当于净资产的3倍多,这算不算超规定募资呢? 还有如东信和平(3月12日通过审核),公司业绩逐年衰退,净利润从2001年的6959万元,降至2002年3610万元,2003年3729万元,大股东东信集团亏损高达5亿多元,这样的企业是否适合放在以成长性见长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实在大可商榷。(贺宛男)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