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召开的两次发审会上,5家上会申请首发的公司中,有2家未获通过,过会率60%,创下了1999年发审委设立以来的新低。如此情形,令众多券商的投行部门顿感紧张。没能过会,本就失望,但更令人不安的是,自己承销的公司将失去以往的“补考”机会,短期内“卷土重来”已无可能,券商成本、压力也将由此大增。
过会难度增加
于2003年12月5日施行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暂行办法》规定:发审委对发行人的股票发行申请只进行一次审核。
而此前废止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中规定:对未通过的发行申请,发行申请单位可以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复审。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由发审委另外一组进行复审。复审申请只能提出1次。
一位投行资深人士面对记者坦言,新的暂行办法,将原来的9名委员开会、6票赞成为通过,改为7名委员开会、5票赞成为通过,这已增加了过会难度,而取消“补考”,等于丧失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补救机会。而从以往的经验看,“补考”通过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
只有零分和一百分
这位投行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帐,目前做投行,一般都要从公司整体改制时就介入,非如此,很难拿到项目。改制差不多半年,成立股份公司后再运行三年,顺利的情况下,从做材料到上会再有半年,这就已经四年了。如果能够过会,到IPO首发,按目前的情况看,可能还要一年,这样算,一个项目从介入到最终完成很可能要五年。应该说,投入的时间成本相当高。因此,如果一个项目辛辛苦苦花了几年时间,最终没能过会,损失很大。对于证券公司来讲,3%左右的承销费用没有了,而且,按照《主承销商执业质量考核暂行办法》的规定----所推荐的公司被终止审核或不予核准的,每发生一次记2分,这样券商的形象、业务也要受影响。对于从事投行的具体人员而言,其业绩与收入也大多与承销项目挂钩,一旦没能过会,个人收入往往大打折扣。更何况,干投行是“吃青春饭”,能有几个五年呢!
长江证券的一位投行人士也对记者说,做投行,只有零分和一百分,没有什么60分、80分,过会了就是成功,没能过会就是零分。而《暂行办法》出台后,更突出了这种两极对立的现象。这位投行人士分析,企业未能过会,往往是一些重大问题没能解决,而且也是在短时期内难以解决的。这位投行人士讲,一些可以解决的技术性问题,绝大多数已经在辅导期、初审期被解决了。因此,如果企业未能过会,往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重新申请,即便重新来过,也很可能再换一家主承销商。企业没过会,仍然可以继续经营,但对做具体项目的投行人士就意味着几年的工作毫无意义。
券商不愿盲目签项目
从记者所接触的一些投行人看,《暂行办法》实行后,压力大增。谨慎选择项目,宁缺勿滥已经成为他们的共识。而此前,由于过会难度相对较低,大多是企业选择券商。一个项目即使有问题,这家券商不接,照样会有其它券商接。能够被企业接受,对券商而言已值得庆幸,对于存在的问题,“包装”一下,也就勇于“试错”了。一位投行人士对记者讲,有公司老总曾这样对他说:花这么多钱请你们来干什么?就是让你们来“包装”的。
而现在“试错”成本大为提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投行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思路。以前是帮助企业上市,现在则强调帮助企业成长。以前是唯上市论,现在则将上市视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环节,帮助企业上市,也只是券商为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的一个步骤。
不少投行人对记者表示,决定一家企业能否过会的根本性因素,是业绩的可持续增长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不能给发审委员以信心,其后果则很难预料了。也正因为此,券商现在选择公司时也是“挑三拣四”,不少券商通道都有闲置,就是因为不愿盲目签项目。当然,对于质地优良的拟上市公司,券商竞争还是相当激烈。
投行人对《暂行办法》大多表示充分理解,发行监管体制改革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十分关键。而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才从根本上有利于投行市场空间的扩大。深圳一家证券公司的投行人员就对记者说,如果发审委把关不严,那么投行之间的竞争则有可能沦为低级甚至庸俗,反之,才能是服务的竞争、业务水平、业务能力的竞争。
(上海证券报记者 袁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