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新视角:02年上市新公司推动业绩整体走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30日 07:40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与以往年报有所不同的是,2002年年报明显呈现出上市公司强者恒强、差者更差的业绩两极分化趋势。其中最为抢眼的是,2002年当年上市的71家新公司的整体业绩不俗。这些新公司良好业绩成长性和稳定性,对推动沪深两市2002年业绩总体走强,以及近一时期证券市场的投资结构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 统计显示,71家新公司2002年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28元,远高于沪深两市0.143元的平 内外因作用提高素质 新公司有“新意”,是市场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曾几何时,新公司一上市就“变脸”的现象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并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在市场各方强烈呼吁下,监管部门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源头抓起,在审核、发行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时,扩容的速度也大大放缓。对新公司由量到质的重视,使2002年上市的新公司整体质地相对较好。 不过,在看到大部分新公司为2002年年报业绩增色的同时,个别新公司的表现仍很“刺眼”。如2002年8月上市的八一钢铁,去年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达到65%。一些新公司业绩滑坡的事实说明,全面保证和提高新公司的质量是一项课题。 受益于宏观大背景 从经营情况来看,大部分新公司之所以上市当年能够向投资者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平稳增长这一宏观大背景。统计显示,运输、基建、原材料、纺织出口等行业及相关产业的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地受惠于这一外在因素,其中以业绩大幅增长的中海发展以及每股盈利在71家新公司中力拔头筹的黑牡丹为典型代表。 与此同时,不少新公司面对激烈竞争态势,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公司的竞争能力,并加强管理,力求降低内部成本。如招商银行全面应用新的信贷信息管理,提高风险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水平;海螺水泥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优化产品结构,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募集资金项目见成效,则成为拉动一批新公司效益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2002年年报显示,在严格监管的约束下,新公司在加强募集资金使用方面,比以往有所进步,尤其是募集资金无故躺在银行“睡觉”和募资投入项目无故变更的行为大大收敛。 (上海证券报记者 李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