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泉:这样一种无效的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6日 17:50 新浪财经 | ||
新浪财经讯 2002年12月26日下午16点30分,证券市场周刊常务副总编方泉先生,北京清学星夜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潘福祥先生,华夏证券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齐亮等三位重量级人物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就羊年股市走向展开了热烈讨论。以下为部分内容: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小川主席讲话里提到,中国资本市场十年的发展,是两股力量的推动,一个是政府力量的推动,一个是市场力量的推动,怎么用合力朝一个方向既不跨越 (齐亮:你刚才讲的就是靠操作性,谈到本身市场价值的定位,你也知道别人对股票价值进行怎么样的判断,也清楚我们目前对股票价钱怎么判断,这个东西谁也批评不了。同时你又希望它是市场化的,市场化意味着投资人可以自由选择,资金可以自由流动,资金比较体现市场化的同时,资金抛弃掉比较糟糕的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有一种是可能的,只能保持市场的相隔离,不能完全追求市场化。我们不让这边出现这么大问题,只有这样一做法。又想市场化,这边留住这么多投资者,这是办不到的事情,这是从逻辑上说的。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化的问题,去年已经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实际上作研究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很多的数据量,但是结论非常简单,只有三个主要的结论。) 第一个主要的结论,一个国家开放资本市场,必须要在宏观经济稳定的时期,我们算了一些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是三年以内GDP的差是2;第二个主要的结论,在资本市场发展一定的规模情况下开放资本市场,证券化率达到30%以上,我们的证券化率不够,我们只有10%多,必须是一个真正的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这是没有实质的意义,不是通过真正的证券市场采用的融资,不是通过这种手段融来的钱;第三个,就是潘先生讲的,采用一种渐进化的模式,不是开放的模式。我们看过来几个国家的情况非常巧合,而且不会出现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而最后开放的效果不好的情况,开放的效果拿什么去衡量,一个促进经济增长,第二个促进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证券市场的规模的发展,这里面实际就回到了去年和今年时钟进行的一种讨论,还是一种标准问题,一种是衡量股票价值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衡量市场发展的标准问题。尤其在衡量股票价值标准,我已经谈过了。衡量市场发展的标准问题,还有很多东西模糊不情,我们过多看中一个东西是利多利空,而忽视这种东西的本质是吸引资金还是排斥资金。有些东西看似是利空,但是吸引了市场的资金,你能说是利空吗。 当时国有股全流通的问题,认为是一个利空,我们不认为这个东西是利空,因为全流通是吸引资金的一个措施。因为全流通的时候,真正开始收购兼并,这些事情都可以做。真正排斥掉,以前只投资一级市场,可能回到二级市场,二级市场又增加新的投资者,所以全流通是吸引资金的。股指期货实际上吸引资金的,不是排斥资金,因为增加了新的品种,等等类似这样的事情,我们怎么样去看待,如果我们总是以那种狭隘,跟以前发新股和不发新股道路一样,如果我们守着原来的那个东西,指望在原来的东西出现利好,是办不到。如果整个市场有了这种判断,从长期来讲,有些股票价值会往上走。 今年回到现在,比以前好在大家对全流通的问题的看法,再往前走。下一步主动权不是在我们手里,我们认识到怎么样通过全社会的力量解决一些问题,比以前还有一些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