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李志林(忠言)博士
西方右翼势力的“中国崩溃论”值得警惕
2002年6月6日,《环球时报》头版刊登《美炒作“中国崩溃论”》一文,发人深省。文章指出:
西方一些怀冷战思维的人士对中国经济以惊人速度稳定增长,先是鼓吹“中国威胁论”,近改为鼓吹“中国统计数字水分论”、“中国崩溃论”。继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在2000年发表《中国GDP统计发生什么?》一文之后,最近,西方媒体美国的《新闻周刊》、《商业周刊》,英国的《金融时报》、《经济学家》等重新加以炒作,宣扬“中国经济增长是虚假的”、“中国的经济即将崩溃”。
这些荒缪论调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正义人士,如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司长许宪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的批驳。任何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认同这种对中国经济作总体误判的言论。但是,从中可以看到,西方右翼势力对中国经济连续20年高增长,对中国“一枝独秀”、对外资大量涌入中国,是视为眼中盯、肉中刺的。
股市“八论”迎合了“中国崩溃论”
西方右翼势力说“中国崩溃论”,立即遭到我国政府权威部门和正义人士的反击。然而奇怪的是,这一两年来,企图全面推倒股市,并把中国股市整得“崩不成军”的种种股市谬说,不仅没有受到批判,反而堂而皇之地打着“国际化”、“规范化”的“旗帜”,日益成为中国股市的现实。
我认为,这些对中国股市评价中的种种“怪论”(以下我将之归纳为“八论”),正是迎合了西方的右翼势力的“中国崩溃论”,并为其提供了口实。
1、“赌场论”。某经济学家2001年初如是说。他认为“中国股市像赌场,甚至连赌场都不如”。这是把中国股市从管理层、上市公司、券商、中介机构,到广大投资者都“一网打尽”了。
从此,中国股市的机构和广大投资者对虚拟经济的股市视为畏途,开始了一场资金“大逃亡”,致使股市越走越低,而银行存款则越来越膨胀。
2、“挤泡沫论”。某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股市1900多点时的50多倍市盈率是“泡沫”,应向西方股市20倍市盈率看齐。与此呼应,摩根斯丹利的代表也认为中国股市跌到1000点,市盈率才合理。但他们是拿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去与美国成份指数样本股的市盈率作比较。其实,所谓的国外“成熟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根本不是20倍,如2001年11月30日,美国为46倍,日本为65倍,德国为49倍,英国为36倍,这显然是选错了参照系。以至2002年11月27日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降到34倍,180指数市盈率降到20倍时,仍有不少人主张向香港股市12倍市盈率看齐,实在是被“挤泡沫”论吓破了胆。
3、“慢放气论”。某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股市若跌得太快,银行资金就退不出,故而主张“慢放气”。实际上,这是要叫中国股市像自行车和汽车轮胎慢放气那样地慢慢下跌,要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财富慢慢地缩水,并让场外的投资大众不断进场“买套”。这好比用“钝刀子割肉”,使指数和股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下来,让投资者慢慢承受损失。当这种坑害投资者利益的主张逐渐被市场识破后,终于导致投资者的信心崩溃。
4、“股市下跌与国民经济无关”论。10年前的1992年5月,中国股市是1429点,而2002年11月27日只有1353点,且加权平均股价从28.40元降到7.13元。然而,某经济学家却用“股市下跌与经济无关”来加以掩饰,继续主张“挤泡沫”、“慢放气”。但是,股市毕竟是一个国家经济之晴雨表,在中国经济过去10年平均以8.9%的速度高增长的情况下,中国股市指数却不是“与时俱进”,而是“与时逆行”,连续两年陷入熊市。这正好成为西方右翼势力攻击“中国统计数据水分论”、“中国崩溃论”的理由。
5、“推倒重来”论。这是在中国股市中已家喻户晓的某海归博士的著名观点。他认为,“中国股市应该推倒重来”,“崩溃也是可以接受的”,“哪怕跌到1000点,政府也不要救市,正好重建一个完美市场”。尽管“推倒重来”论早已为股市界所不齿,但由于从来没有对这种谬说进行理论的清算,以至于这一年半来某些股市政策,乃至中国股市的走势正是朝着“推倒”的方向一步一步地逼近。由于人心被扰乱,终于造成这一年多来政府的一二十项重大利好政策都一一化为泡影,不仅在前世瞩目的2001年的APEC会议期间一直暴跌,而且从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开幕起,连续暴跌14天,股指从1573点到1353点,整整跌掉220点,市值损失了5300多亿元,不仅使十六大报告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振奋人心的目标所营造的热烈气氛荡然无存,而且使广大投资者损失惨重,几近绝望。尤其是从“推倒重来”论提出至今的一年半中,中国股市市值总共损失了2.3万亿,相当于GDP的四分之一,其恶劣作用远超过1998年国际金融大鳄冲击香港股市,并不亚于“9·11”恐怖分子袭击美国世贸大厦。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倒重来”论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是不为过。
6、“否定中国特色”论。某知名女士在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上,明确主张,“国际股市只有同一种标准,同一种价值”,“中国股市不能有中国味(中国特色)”。于是,这一年半中,中国股市的新兴阶段被抹杀了,跨越了,完全按照“成熟股市”的模式来整顿,使上证指数回到10年前的水准之下,几乎所有的券商、机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中小投资者全部被深深套牢。甚至在2002年11月27日跌到1353点时,仍有人在媒体中称,“与B股、H股和国外成熟股市相比,中国股市指数仍太高,跌到400点才与国民经济保持一致”。足见否定新兴阶段的中国股市之“中国特色”的危害。
7、“国有股不补偿减持”论。现实中,不容忽视的是:国有股的成本是1元,且是以实物资产毛估。而流通股东是以7、8元、十几元的高溢价认购原始股,以后,又年复一年地用十几元、二十几元,最高46元的价格参加配股和增发新股。正是流通股东作出了巨大贡献,才使1元成本(经逐年送股分红后已降为几角)的国有股,现在净资产升格为2-3元。至于广大投资者,正是在《证券法》规定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的前提下,以高成本投资二级市场股票的。
然而,某些主张“全流通”的人,却始终只强调“同股同权”而回避“不同成本、不同价格”,更不愿意同意:国有股要流通,必须按成本、按比例进行缩股,或向流通股东送股这个关键问题。
即使国务院已宣布停止在证券市场上减持国有股,改为向上市公司高管、民营企业和外商受让国有股,但是,仅仅称“转让后仍不能流通”是远远不够的,还须讲明。“若以廉价受让的国有股今后流通时,必须参照流通股东原始付出的高溢价、高配股价和高增发价,按比例缩股”。由于向流通股东补偿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就无法消除广大投资者对外资、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高管低价受让的国有股后今后无条件流通的恐惧。
8、“股市为国企扭亏服务”论。按理,股市有四项功能,即筹资、优化资源配置、价值再发现和给投资者以赢利机会。但是,在中国股市中,却异化为一个功能——筹资,并且主要是为困难企业的脱困扭亏而筹资。
尽管上述股市“八论”从主观看,也许是为了中国股市的“规范化”、“国际化”,在“凭良心讲真话”。但是,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动机与效果统一”来看,这“八论”实际上已经导致了沪深股市这一年半暴跌了40.4%和49%,造成了市场各参与主体的全面惨重的损失(连券商、基金、保险资金和银行资金都不例外),加深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危机,危及国家金融安全、社会稳定和国家利益,起到了西方右翼势力鼓吹“中国崩溃论”所起不到的效果。因此,为使中国股市稳定发展,必须对股市“八论”所造成的危害,从理论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这远远比出台一般的利好还要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