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姜业庆北京报道:风险投资作为一个行业在中国正日益受到政府与企业的关注,但由于法律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风险投资业还蕴涵着很多隐患。这是美国亚洲资本协会主席弗兰克林.扬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的。
弗兰克林.扬指出,就目前而言,风险投资业的隐患存在于以下六大方面,隐患之一:滞后的立法和含糊的政策。中国的立法者们在风险资本投资领域依然很迟钝,在这个领域内
几乎没有相应的法律和规章。现有的法律(诸如《公司法》《合资企业法》《专利法》等)在很多方面甚至对风险资本投资有所抵触,急需修改和加强。风险资本投资应该算作外商投资吗?它应该享受什么样的地位和待遇?相关的机构无法对这些问题给出很清楚的解释。含糊的政策和不规范的处理吓走了一些外国风险投资者。比如,外国风险资本在和中国企业合作时允许持有一些股份,但是外资汇出入外汇方面却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
隐患之二:政府基金作为风险资本投资的主要来源以及过度的政府干预。政府在中国风险资本投资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占投资规模的80%,非政府部分则是少得可怜。现在政府既是选手又是裁判,因此很有可能会破坏风险资本投资的运作规则:公平、开放、标准化。
隐患之三:风险资本投资的退出机制存在缺陷,投资很难变现。由于风险资本对于中国是个新事物,它同传统的融资手段很不一样,而在现有的金融和法律系统中并没有对其有很多考虑,也没有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中国的二板市场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而所有权交换市场的发展又相对滞后,这就使科技类企业很难转化他们的所有权。一旦风险资本投资者投资于科技类企业,当他们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时,却很难把原来的投资撤回或者兑现。
隐患之四:错误的观念和误解。目前风险资本投资谈判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由谁来控制和经营公司的问题。中国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风险资本投资者的重要性。在国内一些由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为风险资本投资公司带来丰厚利润后,中国企业中的科技专家会觉得以前和风险资本家所签署的合同有失公平。这种感觉往往导致争端。同时,风险资本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经常要通过3到了年的连续投资后才能带来高额收益。然而中国的风险资本投资者总是希望投资后很快就可以有结果,而且会过分干预投资的项目。
隐患之五:缺乏有才能的风险资本投资者。中国现在非常缺乏风险资本投资方面的人才。科技精英对金融了解不多,而金融专家们又对科技知之甚少。外国资本和非政府资本希望能够进行风险投资,但是他们发现代理商的信誉是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况且,目前中国有良好记录并且有能力的风险资本家却少之又少。
隐患之六:互联网公司不恰当的经营理念和黯淡的前景。中国很多的ICPs(互联网内容供应商)都缺乏创造力并且热衷于抄袭。为了获得风险资本投资,很多ICPs采取欺骗的手段以获得领先的位置。他们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是通过讨好的言行和制造狂热来取悦公众。通过一个调查,中国的网民们最头疼的问题主要是网速低,收费高和贫乏的中文内容。更进一步,一些人抱怨国内网站的报道千篇一律,实际上,你只要访问了一个网站,就不必去看下一个了。这种情况实际上限制了其赢利能力,如果失去了风险资本投资,他们会发现自己很难再生存下去。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