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峻岭北京26日报道】在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的大背景下,为什么中国证券业协会还要对券商制订出“限报家数”这样的在计划体制下曾实行过股票发行审核办法,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的负责人怎么也想不明白。“限报家数”让券商几家欢乐几家愁。
协会发出“限报”通知
“限报家数”的做法已经实行了一个季度。3月29日的《关于证券公司推荐发行申请有关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证券公司自行排队、限报家数”是指每家证券公司一次只能推荐一定数量的企业申请发行股票,由证券公司将拟推荐的企业逐一排队,按序推荐。所推荐企业每核准一家即可再报一家;证券公司一次推荐的企业数量依据其上一年度的承销家数决定;在证券公司一次推荐企业的数量中,要求首发股票(包括可转债)企业数量占1/2,配股和增发企业数量占1/2。已在证监会审核的企业包括在内。
大券商苦衷多多
中信证券投行部的这位负责人称,“限报家数”的办法对去年承销10家左右的券商最有利,对承销10家以下的券商也有利,但对处于第一集团的大券商不利。他说,按照“限报”办法,去年承销企业最多(37家)的证券公司今年也只能获得8家企业的承销“通道”,如果以这8条通道循环三轮计算,这家券商也只能承销24家,这与其去年的承销数量差距是明显的。
“大券商是有实力的,而现在的这种限报办法人为地限制了券商的承销工作。券商承接的企业很多,但出口却很小,大券商有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同时,券商与企业的矛盾在增加。”他认为,“大券商的投行部人员比中小券商多得多,比如中信证券的投行有150多人,是有些小券商的10倍。在规定相同承销数量的前提下,大券商的费用成本比小券商大得多。”
另外他还强调,扶弱限强本质上是一种均贫富的做法。核准制规定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发行股票。限报家数显然与核准制的精神相悖。限定承销通道与过去审核制条件下的“指标”、“额度”何其相似,这不符合券商做大做强的趋势。现在中国面临着入世,国家应该扶持几个有实力的券商,而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行为处理市场经济下的事情,是不应该的。
另据记者了解,原已上报但未获准发行的97指标企业也要走此次限定的通道。
“能不能先把97指标企业撤下来,经整顿合格的再上报?”中信证券的人士说,“我们询问过,但监管部门要求我们写保证——撤下来的永不上报。这不是把矛盾踢给券商和企业吗?”
某大证券公司的投行部副总经理说,新发企业对券商的压力不大,限报家数的做法对券商从事增发或配股业务的压力比较大。“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干预企业的再融资。”这位副总经理说。
中小券商认为限报不是坏事
南方某证券公司去年承销了4家企业,今年获得了4家承销企业通道。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认为,监管部门主要想通过限报办法控制现在市场扩容速度过快的状况。“按我的理解,限报办法的目的是让券商严格要求所承销的企业,以改善未来上市公司的质量,避免出现虚假包装上市的事情再度发生。限报办法在客观上要求券商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推荐的企业上市后没两年就被ST或PT毕竟是不正常的。”
但同时她也指出,这种限报办法不会实行太久,因为它违背市场自由竞争规律的,是不合理的。
小券商“通道”值钱
“现在,小券商的承销通道很值钱。”中信证券投行部的负责人说,“有些大券商已经开始从小券商处购买通道。具体工作还是大券商做,但由于自身通道有限,所以要通过小券商的通道上报证监会。现在的通道费价码是500万-600万元一个。现在的通道已经演变成过去的指标,谁有指标,谁就能发财。背后是什么,是腐败。”他认为,这个办法带来的另外一个后果,是以前企业喜欢找有实力的大券商做,现在就会优先选择有通道的券商,而实力业务水平成了退而求其次的事情。
南方某证券公司投行部经理认为,借用通道潜藏着很大的问题,如果小券商让大券商借用了自己的通道,一旦出问题,责任难以说清,但双方都难辞其咎。
限报办法要改?
业内人士指出,即使监管层希望减缓市场扩容的速度,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发行的标准,对融资额给以限制等办法达到目的。至于审核能力更不是问题,如果现有的审核人员不够,可以从两个交易所或各证券公司借用。这在国外是很普遍的事情。
据业内人士透露,不久前国内5家大券商给中国证监会写了一份报告,要求改变限报家数这种做法,希望增加50%的家数指标。从另一个渠道得到的消息说,限报家数这个方案可能被更开放的一个方案所代替,就是全面放开。”“应该全面放开,证监会有权力审核,但不能限制数量。”某证券公司的投行经理说。(完)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