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封底 期刊汇总 上一页 下一页 收藏

经济转型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目标,不过,眼下的财税高增长正严重掣肘着转型大计的实现。财政部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高达8.9万亿,同比增长22.6%,税收占GDP比重超过19%。其中,企业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8.7%,而在去年9月上调个税免征额之后,个税整体税负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上升。

考虑到早些时候发布的全年高达10.4万亿的财政收入,且保持着近25%的高增长,我们不能不忧心,如此的财政税收高增长模式之下,经济增长如何能够顺利实现转型。

目前,中国经济过度依赖政府投资和进出口,内需一直未能在GDP的增长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且消费GDP之比在近十年呈现连续下滑的态势。当前,中国的家庭消费只占GDP的三分之一,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也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55%的水平。未来五年,为了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必须顺利实现转型,走向主要依赖内部需求,摆脱政府主导的新路径,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可是,税收的连年高增长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顺利转型,危害甚大。首先,税收的超常增长,与GDP增速严重背离,这深深地挫伤了民间资本发展实业的激情,干扰了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本来,畸形的金融体系和紧缩的货币周期,让中小企业已经日子十分艰难,再加上高昂的税负,中小企业只能进一步沦为弱势群体,严重影响了就业的创造机制。

名目繁多的税费在企业困难期显得太不合时宜。当前,17%的增值税、25%的企业所得税,除此之外,城建税(营业税的7%)、价格调节基金等多种费用、加上环卫评估费、消防许可费,员工健康证费用等各种收费和罚没,再加上一些摆不上台面的收费,中小企业的真实税负怕是个极其庞大的数据。

虽然对中小企业减税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但始终是见效甚微。以目前数量在1000万家的小微企业为例,过去两年减免的税收总额每年也就在300亿左右,减免额不到总税收的千分之五。若考虑到减免过程中的严苛标准,并非这1000万家都享受到了减税,那么事实上的减税额或许还要低于这一数字。

同时,各地税务部门在近几年明显加大了税收的征管力度,以应付减税给他们带来的“增收”压力,很多企业合理避(逃)税之路被截断。在这样的减税逻辑之下,中小企业的税负,只怕一定也不比以往轻松。

就普通民众而言,税负早已经苦不堪言。最高达45%的个人所得税率,让中产阶层一直很难在中国大规模成型,再加上社保体系不够健全,民众不得不将大部分的收入用于教育、养老和医疗方面,难以有更多的闲钱用于日常的消费。

虽然单就每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看,中国居民的消费似乎并不小,内需看起来不是个问题,但这背后蕴含的更多的是天量的灰色收入、畸形的分配体系问题。现实地看,多数民众的消费需求提升,继续大规模减税才是最佳之策。若能将个人所得税率降低一半,最低免征额再提升一些,势必将形成一笔巨大的收入进入消费市场。同时,若配以适当的收入分配改革,中国内需潜力即可爆发出巨大能量。

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减税和调节收入分配是当前最重要两件事”。如此一来,也就顺利对冲掉了政府投资、房地产泡沫两大引擎熄火的经济“硬着陆”风险,实现经济大转型。

是的,减税是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都有将一步降低的空间。虽然减税短期内可能会造成税收增长放慢,但从长期而言,却改善了企业的效益,提高了居民的实际收入,蛋糕做的更大,只会让税收收入重回高增长。这样的好事情,为什么不能大刀阔斧的兑现呢?(倪金节 新浪博客)

封面 封底 期刊汇总 意见反馈 产品帮助 上一页 下一页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