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封底 期刊汇总 上一页 下一页 收藏

“对于普通散户而言,恐慌早已过去了,2300点上是愤怒,2300点下则是无语”。一位热心投资者在阅读上期《投资者集体性恐慌的三大来源》后给研究员留言。策略研究员注意到,投资圈确实沉默了很多,大家的选股热情和交易热情已荡然无存,投资者从对暴跌的愤怒到对股市的冷漠,更凸显了2011年A股的悲哀。

“大股东疯狂圈钱”、“内幕交易操纵股价”几乎成为大熊市中对A股市场攻击最猛烈的两个火力点。但当我们观察市场真实的交易行为时,却发现:不管股价定的多么离谱,一级市场打新资金仍乐此不疲;明知主力控盘、内幕操纵股价,二级市场的交易者仍趋之若鹜。在一个制度、监管不健全的资本市场,普通投资者既是受害者,更是不公平交易的纵容者。要解决这两个悖论,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市场化的、干净透明的资本市场。

我们上期提到的“市场化融资”“内幕交易零容忍”正是着眼于解决上述问题。当然,改善A股市场的投资生态,必然要支付代价:(1)只有依靠市场化融资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接轨,大股东才会考虑在A股直接融资是否合适,融资的市盈率水平才会下降,给予二级市场投资者更多的回报空间。市场化融资持续推进,A股的整体估值水平也必然要和产业资本接轨,估值中枢的下降不可避免;(2)内幕交易将成为监管的高压线,联合坐庄、抱团取暖、概念炒作将逐渐退潮,相应的,相关公司的股价也将跌回其本来面目。

从上述逻辑观察,我们上期提到的“市场化融资恐慌”、“内幕交易恐慌”本身就是A股自身净化的一部分。策略研究员倾向于认为,当股票回归其真实价值时,融资恐慌也将逐渐缓解,我们乐观的发现,随着A股的持续下跌,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开始入场增持,平衡点正在到来;当然,尚处于概念炒作高估值水平的部分股票仍将面临抛售压力,个股分化的格局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对于内幕交易恐慌,监管零容忍虽然重伤庄股,但为了A股的未来,我们宁愿让它继续受伤,直到将股价操纵者赶出资本市场。

完成自身净化后的A股市场,也将逐步具备“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功能,随着政府稳增长政策的逐步出台,以及商业周期探底后的市场化回升,穿越宏观波动的迷雾,A股市场有望在2012年迎来历史性拐点。

收笔处,策略研究员强调,2011年A股市场用大幅下跌支付了投资功能回归的对价,经历了“市场化融资”、“内幕交易零容忍”、“宏观周期回落”的阵痛,A股市场未来的投资模式正在发生重大改变。下一期,我们将用新的视角审视2012年真正具备价值的A股市场,帮助投资者在理念上先知先觉。


操作策略:我们整体维持之前的操作策略,个股分化仍将持续,我们前期强调的“审视自己投资组合,规避风险股”依然重要。

中期操作:前期下跌过程中完成部分仓位中期布局的投资者继续“以静制动”,观察行情演变的趋势,仓位整体控制在40%以下。

短期操作:考虑到短期波动难以预测,我们建议短线交易者多看少动,注意及时止损,等待市场格局的进一步明朗。


声明:本栏目由厦门市新汇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制作、提供


推荐阅读:

年末评论(一):投资者集体恐慌的三大来源

封面 封底 期刊汇总 意见反馈 产品帮助 上一页 下一页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