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报讯 昨日,中国石化发布大股东增持公告,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总股本的2%,增持金额逾百亿元。事实上,自10月初以来,以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为代表的产业资本纷纷增持自家股票,尤其是主板蓝筹最受青睐;与此同时,产业资本的减持规模则出现明显下降。业内人士表示,主板蓝筹股业绩相对稳定且估值较低,在大盘弱市时更容易获得资金的青睐。
增持力度明显加大
昨日,中国石化公告称大股东中国石化集团增持了606万股,并拟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不超过总股本的2%。这也是中石化时隔10个月之后的再度增持。据估算,整个增持需耗资逾百亿元。
事实上,近期A股市场频频出现控股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情况。商报数据中心统计,10月至今共有243家公司发布增持或减持公告。虽然市场仍以减持为主,但减持规模环比明显下降;同时,产业资本增持的积极性在不断增加。
具体来看,10月至今共有75家公司获得大股东或高管增持,增持数量合计7.49亿股,增持金额约为42.39亿元;仅11月以来的4个交易日就有正和股份、海信[微博]电器、中国石化等26家公司合计增持近1亿股。相比之下,9月份产业资本增持的数量仅4.42亿股、总金额约25.62亿元。
而同期产业资本的减持规模则出现明显下滑。10月至今的22个交易日里共有152家公司遭遇减持,减持总量7.32亿股、增持金额为82.69亿元;较9月份产业资本的减持总量和金额分别环比下降54.05%和52.77%。
主板蓝筹股成增持“大户”
10月份创业板、中小板指数大幅下挫,以金融、蓝筹为主的沪深主板更为抗跌。在此背景下,产业资本也呈现出分化现象。前期涨幅较大的创业板、中小板纷纷被减持;而表现一直乏力的蓝筹主板却获得青睐,主板10月以来更是出现净增持。
沪深主板个股成为10月以来产业资本增持的主要对象。商报数据中心统计,10月至今沪深主板增持金额40.76亿元,减持32.04亿元,净增持8.72亿元。具体来看,川投能源通过7次增持,增持金额高达15.83亿元;中煤能源、农业银行等5家公司增持金额也超过1亿元。
与此相反,中小盘股被产业资本大幅减持。10月至今遭到减持的152只个股中,来自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个股就有108只。产业资本10月以来的减持总量和减持总市值中,创业板和中小板分别占据了51.78%、61.25%。在减持金额超过5亿元的3家公司中就有美邦服饰、金正大两家中小板公司。
另外,分行业来看,获增持的主要集中在电力及公用事业、煤炭、银行等行业;消费、成长类股如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商贸零售等公司被大量减持。
增持股值得关注
近期大盘跌宕起伏,多家主板蓝筹股却获增持,产业资本为何逆市而动?广发证券投资顾问王立才表示,创业板、中小板个股被大幅减持的主要原因是前期涨幅过大、累计大量获利盘所致;而此前表现一直乏力的主板蓝筹股业绩相对稳定、估值较低,后市下跌空间不大,在大盘弱市时更容易获得资金的青睐。
“不过,上市公司增持目的各不相同。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出手增持一方面是护盘心切,认可公司目前股价的投资价值,增持以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有的公司主要为维护品牌形象,作秀成分较多,增持比例往往不高。”王立才分析称,尽管产业资本增持一定程度上能刺激股价,但鉴于增持目的各不相同,投资者关键看增持量、目前股价位置,再结合个股基本面、大盘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大股东的增减持行为,应该辨证地看待。”华融证券投资顾问李侠认为,大股东和上市公司高管是最了解上市公司实际运作情况的人,他们的增减持行为对判断上市公司股价具有一定的先行意义。对于被大幅减持个股,主要以回避为主,但持续成长型公司或可逢低买入。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