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股市行情吓跑险资:减仓基金 低配股票

2013年07月23日 09:51  南方都市报 

  今年持续低迷的股市行情,让险资不得不采写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    一不愿具名的寿险公司高层向南都记者表示,其获得业内交流数据显示,目前险资股票仓位在5%至8%左右,而基金的持仓在2 %至3 %(低于1- 5月时的约5%),个别险资更已空仓基金。多个中小寿险公司也向南都确认,其已将权益类仓位降至5%以下,并大幅提高债券的投资规模。

  而国内最大寿企中国人寿下属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缪建民近日也表示,现在的趋势上市股票投资比例会下降,非上市的投资会适当增加。

  险资减仓基金动作明显

  险资一直是A股和基金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建民近日提及,现在的趋势是整个权益类投资占比还将维持过去一定比例,而流动性的权益类投资份额会下降,例如上市股票比例会下降,非上市的会适当增加。

  这种趋势已在近期的业内交流数据中体现。此前业内分析称,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规模一般在7%,而投资基金的规模在5%。然而,随着权益类投资份额的下调,险资减仓基金正成为近期趋势。一不愿具名的寿险公司高层向南都记者表示,截至昨日,业内交流信息显示,在险资投资中,股票投资的比例在5%至8%,而基金的持仓在2%至3%。而业内亦有传闻指,目前部分保险公司亦空仓基金。事实上,继中国平安[微博]等险企大额赎回货币基金后,基金业依然面临险资减持的压力。

  事实上,更为严谨的部分险资,将权益类投资的仓位调至最低。近日有多家中小型险企的有关人士确认称,今年上半年,股票和基金的投资规模整体在5%左右。某寿险的广东负责人亦认为,险企当前的资金运用情况,正是基于保险资金风险控制的考虑。但按往年看来,下半年部分中小型保险公司的股票基金仓位会略有上升。

  更多的钱拿去买债券

  民生人寿总精算师印文建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民生人寿的保险资金资产配置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占比不到5%;债券占比高达70%,高于业内50%的平均水平。

  “这是为了衡量资产久期与负债久期的关系。”曾担任君龙人寿[微博]总精算师、新华人寿精算助理的印文建解释轻仓股票、重仓债券的原因,并称民生人寿在资产配置上并不激进。

  从行业情况看,债券依然被保险资金青睐。南都记者昨日从四家保险公司处获悉,在中小型保险公司交流时了解,目前债券投资规模占比在50%左右,有较为谨慎的寿险公司将债券资产配置提高至70%。

  事实上,债券投资是规模、收益相对稳定的主渠道。2003年以来的十年间,债券投资规模占比始终保持在45%- 55%之间,投资收益率亦保持在4%- 4 .7%之间,年均投资收益占行业投资收益的比例约为43%。

  另类投资可操作性更大

  日前国内寿险市场竞争激烈,保单成本短期内难以降低,而中小险企业寻找高收益的基础建设债权投资和另类投资。保监会办公厅副巡视员施红曾在6月底透露,保险业投资新政推出后效果初步显现。今年前五个月,行业投资收益率为2.17%,年化收益率为5.21%。此前,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有关会议上透露:2008年至2012年,保险业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 .89%、6.41%、4.84%、3.49%和3.39%。

  然而,从保监会对试点的要求以及申请试点的主体来看,目前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泰康等大型险企为主。南都记者从业内获悉,中小型险企正在寻求合适的投资渠道,而另类投资则是最大的创新试点,部分险企亦在研究另类投资上与大型险企的合作模式。以民生人寿为例,目前另类投资占比为3%。珠江人寿高层近日对南都记者表示,传统领域投资居多的老公司,目前会采用传统投资办法;而新成立的险企会考虑寻求地方政策支持的好项目。

  以新成立的某家寿企为例,六成左右的保险资金用以存款,借此开拓银行保险的渠道市场,而部分资金用以购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其股票基金的投资为零,目前将努力去寻找高收益的另类投资产品。该险企亦已花费几亿元申购太保资管、泰康资管的试点产品。

  此外,南都记者还从业内有关人士获悉,可转债亦是不少险企目前的禁区。有部分险企在2012年投资可转债获利后,到目前尚未出手。“但不排除在可转债市场有操作的机会下,险资亦会出手。IPO的重启,中小型险企不一定有热情参与。”上述某寿险广东负责人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梁小婵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江泽民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 体育恒大称罚末位国脚 傅博:韩国更怕输中国
  • 娱乐律师自曝曾给梦鸽支招:用案中案翻案
  • 财经任志强:不知道政策走向不敢预测房价了
  • 科技美25家最佳工作公司排行榜:谷歌落榜
  • 博客易中天:“中华文明中断”从何说起?
  • 读书差距从幼儿园开始:中国该向日本学什么
  • 教育赴美冷遇:花3万去美国实习3个月洗厕所
  • 管清友:中国告别超调迎接均衡
  • 赵伟:为啥年轻人都想去大都市
  • 叶檀:克鲁格曼的悲观与楼继伟的乐观
  • 罗天昊:中国高速增长神话为什么破产
  • 梅新育:诋毁华为意在绑架澳大利亚
  • 马光远: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才是核心
  • 叶檀:利率早已变相市场化
  • 丁志杰:货币发行美元化困局
  • 刘杉:利率改革或带来政策功利性
  • 杨涛:存款保险旨在夯实金融改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