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中投满仓操作遭遇两难: 钱之困 人之惑

2013年01月25日 22:27  经济观察报 微博

  欧阳晓红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正面临快速成长时期人、财“两难”的烦恼。

  2012年是中投满仓操作的第二年,其投资方式也日趋成熟,不久前,中投董事长楼继伟称,公司海外投资在2012年实现盈利。

  1月23日,一位接近中投人士透露,中投2012年的投资收益率超过10%,五年滚动年化投资回报逾5%。

  自2011年起,中投董事会将投资周期延长至10年,把滚动年化回报作为评估投资绩效的重要指标。这意味着中投需要具备可持续性的长期盈利能力;而足够的财力与人力资源支持或许是其长效机制建立的前提。

  上述接近中投人士透露,截止到目前,中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长期注资机制。此外,中投还面临专业投资人才流失的烦恼。

  钱之困:注资机制待形成

  因为“钱”不太多,加之市况不佳,所以满仓运作之后,中投的做法很谨慎。大多时候,中投是在做“加减法”,腾挪资金,调整配置资产。

  “中投去年低配欧洲、超配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市场。”楼继伟在1月14日召开的2013年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

  这或是中投2012年投资表现不俗的原因之一。据国际主权财富基金消息显示,去年欧洲股价下跌令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损失150亿美元。而中投因低比例配置欧洲资产策略规避了浮亏风险。

  从空仓到满仓,时间跨度不过三年,中投的投资策略逐渐成熟;这其间,基于“顺应境内外投资业务法律合规要求,提高投资效率”的考虑,中投于2011年9月28日成立中投国际——承继中投原有境外投资业务及经营原则和运作模式,负责部分外汇资产的投资和管理。2011年12月,国家陆续向中投国际注入300亿美元现金。

  事实上,作为主权财富基金,要在一年之内“花掉”300亿美元并非难事。若没有新的注资,中投目前可能仍是满仓动作,其操作空间源于增持或减持的频率与幅度。

  楼继伟坦言,2008年市场非常不好,中投的观点是不投资;2009年中投看到很多困境投资机会,各个行业投资回报不错;2010年后中投较全面地展开各方面投资;而2012年较为艰难,大部分是进行公开市场投资,包括股票和债券,另有不到一半资金投资长期资产。

  楼继伟表示,回归平均配置的中投,今年将加大原本配置不多的制造业投资,同时提升稳定资产及有良好回报的房地产投资;继续关注受惠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周边国家。在他看来,全球经济虽缓慢复苏,但并非无衰退可能。配置美国国债可以提升整体投资策略的抗风险能力,但花费代价过高,所以买得较少,且对投资日本持谨慎态度。

  尽管在经济萧条周期,机构投资活跃度相对减弱,但若遵循逆周期投资思维,进行“抄底”策略的话,便需要充足的“弹药”。不过,这对于中投而言,或许勉为其难。

  “截止到目前,中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长期注资机制。”上述接近中投人士说。某种程度上,这需要中投通过现有资金带来的投资收益,创造资本,从而滚动式投资,不能只指望着国家注资。一位接近财政部人士也表示,国家给予中投足够的投资资本,剩下的就看中投如何用好这些外汇资本,创收效益。

  另外的问题是,国家外管局此前成立的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于近期浮出水面,此举旨在外储多元化经营管理。相关统计显示,2012年外储投资收益率在3.2%左右。这昭示,国家也在考虑中投之外的外汇投资运用平台。

  而一般情况下,投资风险可控之后,“自营”无疑会降低机构的投资成本,提升投资回报率。事实上,中投亦倾向于自己“主动”选择投资项目,即“自营”,而非简单的“外包”。

  人之惑:找寻甲方人才

  不过,“自营”的前提是招揽到专业投资人才。这其实也是中投用人机制上努力的方向,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几位投资大将的相继离职,还是给中投带来了投资人才不断流失的苦恼。

  2011年中投副总监级的离职包括私募股权部郭京平、股权策略投资部何宝、直投部门郑晓薇和负责矿产直接投资的邹飞;2012年中投公司私募股权部下属部门的地产部门负责人吴旭峰离职,先后离职的还有地产部门董事陈旌蕾和欧洲私募股权投资部门高管刘嘉霖(Collin Lau)。

  “中投急需甲方专业投资人才。”上述接近中投人士说。中投自己定位为一家年轻的、快速成长的企业,需要延揽既有国际投资管理经验又熟悉中国国情和文化的专业人才;招聘面向全球,而应聘副总监级以上职位的候选人必须接受公司高管的单独面试。

  2011年,中投公司境外投资团队累计招聘了80人,50%以上的员工拥有海外工作或学习经历。截至2011年,中投公司累计共有11名员工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然而,真正的甲方投资人才并不好找。上述接近中投人士表示,每天来中投应聘的人络绎不绝,但能让中投满意的投资人才却不多。某种意义上,基于体制与机制的原因,中投的薪酬体系很难像国际投行那般吸引人。“中投的薪酬不太可能市场化,投资平台不同,无法与投行相比。”上述接近中投人士称。他说,中投的前台(投资部门)人员的职务与业绩挂钩,采取年薪制。其激励机制之一是,中投设立年度奖金池,接比例分配给前台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接近中投人士认为,目前中投前台投资招聘的人才将更多起到维护与保值、调整固有资产配置的作用,而非有多少资金等着他们拿去投资,因为大类资产已完成配置。这可能也间接印证中投的投资“弹药”并不充裕;因而,中投对操盘者具备获得风险调整之后的投资回报能力要求较高。

  其实,除平台优势吸引人才之外,面临人才流失难题的中投也在极力营造公司文化,提出用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当然,真正做事来中投的甲方人才也不能有过高的期望值。毕竟中投可以提供一个高端投资平台。因此,在平台与薪酬问题上可能需要做出一些取舍。”上述接近中投人士表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朝鲜宣布正计划进行第三次核试验
  • 体育阿联22分广东12连胜 老马单节20分北京胜
  • 娱乐甄嬛传“贱人就是矫情”整晕老美字幕组
  • 财经国企建言外储注资助其出海 称合情合理
  • 科技12306真实建站成本调查:2亿缘何变5亿?
  • 博客习近平接安倍亲笔信时说的两个字(图)
  • 读书毛泽东为啥一定要送子抗美援朝
  • 教育留学投资十几万 海归回国做保安引争议
  • 育儿新西兰牛奶发现有毒物质或打击乳品行业
  • 陈伍胜:老女人独斗国会山一群老男人
  • 郑风田:食品安全能否迎来春天
  • 黄凡:淡定投资才会令你富足
  • 苏培科:中国需要对不动产进行大普查
  • 谢百三:牛市现象与感觉
  • 高善文:2012年4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评论
  • 成思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着力
  • 王小广:新型城镇化重在推进三大转型
  • 李山泉:医疗保险成为美国另一个沉重负担
  • 罗天昊:大赦的重点不是赦官而是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