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薛玉敏)
“对大小非最恐惧的阶段已经过去。”信达证券分析师马佳颖4月初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短期来看,虽然大小非减持规模持续上升,但它们对市场的影响已可忽略不计。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从1月至3月,大小非减持量持续攀升,上证综指2300点区域更成为大小非密集减持区。在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分析师沈正阳看来,2300点是大小非减持的压力点,如果经济持续向好,股指不断上行,减持压力在2700点以上还会出现。
累计减持比例持续下降
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快速上涨为大小非提供了良好的减持机会,但不少分析师都认为,看似“猛虎下山”的大小非解禁已不再是影响股市下跌的重要因素。
这主要是因为,来自经济方面的各种数据显示,国内的经济正在逐渐好转,市场对股市上涨的预期正在建立。
“从上证指数6000多点暴跌至今,市场的估值已经降了很多,减持的冲击不会像去年那么大。”平安证券分析师蔡大贵认为,现在的大小非解禁对于A股指数估值上行的趋势不会造成多大的压力。
在他看来,大小非问题不过是市场“自己吓自己”,每当宏观经济预期不好、市场恐慌的时候,大小非总是被拿出来说事。事实上,虽然大小非减持的金额环比在增加,但从大小非累计减持的比例来看,从去年10月至今,一直呈现下降趋势。
抛售动力减弱
大小非之所以减持,主要是有两方面动力。一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不好,二是缺钱。马佳颖认为,尽管从长期看,宏观经济非常明确的企稳信号尚未出现,但短期内大小非减持的两方面动力已不是主要问题。
自去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国内很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资金非常短缺。产业资本不得不靠减持来获取资金。但今年以来,央行的信贷投放力度很大,仅前两个月的信贷量就达到2.6万多亿元,市场资金面已相对宽裕。
此外,4月份将要解禁的限售股数量将明显少于第一季度,减持的压力会减少。
解决根本是新股发行制度
在马佳颖看来,去年以来,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大小非对市场的冲击。但解决大小非最根本的方法是从新股发行制度上着手,如果按照现有的新股发行制度,大小非减持将永无尽头。
她告诉记者,今年新股发行必然会重新启动,解决大小非莫过于从源头上去改革新股发行制度。
至于去年市场热议的应该成立一个平准基金去应对大小非减持,马佳颖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是一种解决大小非的思路。据她所知,有关部门一直在为此事而努力,相关工作也一直在进行。
但在沈正阳眼里,设立平准基金效率低下并且有失公平性。他认为,在国内一项政策要想得到批准实行,需要经过繁琐的流程和很长的时间,等到平准基金批下来,大小非已经减持的已经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