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家 > 正文
 

钱轶德:增持为什么撑不起股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 17:07 东吴证券

钱轶德:增持为什么撑不起股价

  东吴证券 钱轶德

  截至10月19日,大股东承诺增持的19家股改试点公司中,已有14家公司第一轮承诺期满,其中G宝钢(资讯 行情 论坛)、G中化(资讯 行情 论坛)、G申能(资讯 行情 论坛)、G韶钢、G广控(资讯 行情 论坛)、G紫江(资讯 行情 论坛)、G三一(资讯 行情 论坛)等7家公司实施了增持计划,共动用资金约38.3亿元。但上述公司无一例外均失守承诺增持价,由此市
场产生了G股特有的怪现象——增持等于跌跌不休。

  情景一:弹尽粮绝

  G宝钢、G韶钢、G申能和G广控等4只周期性

股票,是切实履行增持承诺的公司中的主角,已在第一轮增持行动中投入34亿元,占第一轮增持资金总额的85%,但均未能实现稳定股价的初衷。

  G广控在股改后复牌的8月22日起就进场增持护盘,10亿元资金用尽,仍守不住增持价4.35元,股价最低跌至4.08元,昨日收报4.18元。而宝钢集团第二轮20亿增持资金的入市仍未能抵挡G宝钢持续下跌的厄运,G宝钢股价连续创近期新低,股价最低跌至4元,较增持限价下挫11.7%。而G韶钢的增持价最为虚无,增持价为3.95元,股改后最高价3.49元,20日收盘仅为2.62元,较增持限价下挫33.7%。

  情景二:玩起忽悠

  G中化因为在增持过程中临阵退缩而受到市场猛烈批评。按照股改方案,G中化大股东中化集团承诺,在股改方案实施后的两个月内,将投入不超过8亿元的资金择机增持不超过1.2亿股G中化流通股。但直到10月12日中化集团宣布增持结束时,实际只增持了6663.28万股,资金使用尚未过半。G紫江和G三一两家民营企业在进行增持时,曾进行了大量宣传,但至今投入资金分别仅为3000万元和7000万元,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嫌。虽然G三一在国庆节后宣布计划再投入2亿元进行增持,但时间跨度长达1年。7家承诺期满而未实施增持的试点公司都因为股价未达到增持条件,G苏宁(资讯 行情 论坛)、G亨通等因此而“大功告成”。这7家公司设定的增持限价除G龙盛外均远低于因股改计算的除权价,而G龙盛设定的增持限价也在其历史最低价之下。以如此低的价格作为增持限价,仅具有象征意义而已。

  大股东诚信有待提高

  在大股东看来,承诺只是为了在股改中少付对价而已。由于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成本远比大股东的持股成本高,即使增持资金被套,但大股东还是会成为股改的大赢家,而周期性行业公司更由于股价已在低位而敢于大胆吸纳。说的再直白一点,送出去的对价是拿不回来的,而被套的资金还有解套的时候。

  投资者在参与G股的过程中切记不要受所谓的增持限价和抛售限价的迷惑,不要一直被忽悠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