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家 > 正文
 

否极泰来步出谷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 11:50 证券时报

否极泰来步出谷底

  □海通证券研究所 吴一萍

  政策仍是方向盘

  一季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行情的起伏都和政策面的动向有着紧密的联系。对股市预期的不明朗使场外资金信心薄弱,一直驻足于场外或在场边徘徊,即便进场也是以短线
投机的心态和形式参与。这种状况的形成,源于长期以来的熊市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股市制度性缺陷难以解决也没有明朗的解决预期的情况下,只能用消极回避的态度来对待。但是,政策面始终是强心剂,在场外资金极其充裕的情况下,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产生刺激效果。不过笔者也认为,不排除有人利用这种市场心理,撬动场外虎视眈眈的资金的神经,来达到短线操作的目的,而在真真假假的传闻中,多头的信心还会反复。无论如何,政策面在二季度的行情中扮演的仍然是主角。

  政策面的几个主要因素是关注的焦点:

  一是扩容。扩容对心理层面的压力胜过资金层面的压力,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在“靴子”真正落到地板上之前,这种心理影响会一直持续。对于短期内的扩容,笔者倒并不担心资金面的紧张以及机构对大型项目的恐惧,我们从询价制实施以来保险、财务公司等机构对新股认购的踊跃中可以看到,欲在新股中淘金的资金不在少数。大盘股的扩容将成为市场转好的契机———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如果大盘股发行启动则行情就此发生转折的概率较大,从这一点来说,大盘在二季度初产生拐点的可能性较大。

  二是加息。对利率构成影响的因素较多,今年1、2月份的CPI数据来看,通胀的隐忧不仅存在而且还可能在二季度显现出来,而高居不下的油价、有反弹迹象显露的粮食价格以及从抑制房地产泡沫角度出发,都可能导致央行动用利率手段。所以,利率在二季度出现变化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基金掉进空头陷阱?

  自3月9日以来的下跌过程中,基金的出货痕迹相当明显,185家基金重仓股跌幅超过上证综指的达到75家、占比达到40%,基金是看空后市吗?占到总体流通市值14.5%的基金、作为多方最重要的力量是否在大盘从去年4月下跌了30%之后开始由多翻成了空呢?

  笔者认为基金这种行为有两种解释:

  一是基金并非看淡后市而是被迫调仓。基金40%的重仓股跌幅超过大盘但基金净值能够跑赢大盘,核心资产跳水和少数高价股迭创新高形成了两极分化,其中原因就在于基金用抛售部分筹码换来的资金用以“加固”另外部分筹码,以达到“净值保卫战”胜利的目的。基金的这种动作背后有另外一层潜台词———基金受到了保险资金的“挤压”,“净值保卫战”的打响是基金资金窘迫的反映,而新基金发行受阻和保险资金的申购降低甚至变成净赎回,都加剧了基金资金面的紧张。

  第二种解释就是基金的确是看空大盘。不管基金经理在其半年报和年报中如何表露他们对后市大盘的判断,70%的仓位只能说明他们依然是坚定的多头,但是基金不可能一直保持这种坚定的信心,特别是在股市被明显边缘化了之后,参与者只剩下基金、QFII、券商和游资之后基金也会感到疲乏,看空后市也有可能。如果有人蓄意要想从基金手里争夺优质筹码却又不愿意支付高价的话,设计一个空头陷阱的可能性就存在了。如果基金资金的存量转移进行到一定阶段而其苦心维护的高价股以及净值权重股也开始补跌,那么空头陷阱的假设的嫌疑就会加大。所以,基金净值权重股的走向实际上是空头陷阱是否成立的判断标尺。

  艰难筑底 期待“升”机

  在“空气”弥散的新低之处,困扰股指的因素又错综复杂,在原材料价格继续向高位挺进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预期下降,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制约多头的信心。而长时间的持续下跌磨灭了参与者的信心和耐心,投资者已经犹如惊弓之鸟,对利空的恐惧和放大已经到了理性之外。大盘已经跌到20倍不到的市盈率和道琼斯、恒生等相差只在5倍之内(这已经根本不考虑我们国家每年GDP保持在8%以上高增长的背景),两市也有300家左右低于20倍市盈率的个股,然而市场反映出来的投资价值并没有对场外资金形成吸引力。

  虽然从长线来看,目前市场凸现出来的价值终究会获得认同,大盘长线的底部已经就在千二附近,市场转折前夜的黑暗即将过去,但中短线困扰市场的信心问题却依然突出,使得大盘构筑底部的过程不仅时间长而且十分复杂。股指多次脉冲说明场内外资金潜意识里都认可目前的底部,但脉冲波动后存量资金的出逃动作说明这种认可要得到最终的确认是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因此,千二下方虽然留给我们的空间不大,但反复的探底和新低记录被改写可能是我们要面对的煎熬。

  尽管筑底过程痛苦,但二季度出现一轮火爆行情的概率相当大。一方面是由于市场本身的价值已经凸现;另一方面是在反复新低之后的绝地反击会异常汹涌,如果笔者在前文中提及的空头陷阱成立的话,可以将这种反复的新低视为诱空的步步逼进。所以,笔者判断二季度可能出现“痛并快乐”一齐出现、否极泰来的反转走势。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