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港澳台居民投资A股慢热 香港券商不担忧

2013年04月02日 01:10  第一财经日报 

  两地市场差异大,香港券商不担忧客户流失

  李隽

  [ 尽管A股对境内港澳台投资者开放,但这不会使得大量资金从香港转投A股,另一方面A股表现长期落后于全球市场,也使得港澳台投资者对A股市场缺乏足够信心 ]

  从昨日起,A股市场正式对境内港澳台同胞敞开怀抱。诸多香港证券界人士称,由于港股和内地市场差异依然大,A股过去大幅跑输国际市场,香港散户对于投资内地依然谨慎,所以并不担忧投资者转战A股造成客户流失;另一方面,A股里面股价低于H股的公司会吸引小部分香港投资者。

  开户流程已制定,尚未开展营销

  深圳一家知名券商营业部营销总监向《第一财经日报》称,近日已经制定常住内地的港澳台居民开户相关流程,不过截至昨日晚上6点在公司系统内部还没有看到有港澳居民开户的记录。由于在深圳居住工作的港澳台居民相当部分都有较高资产净值,其实是很好的潜在客户,此外一些本身B股投资者也是重点发展对象,不过对这类投资者而言,A股并没有估值优势。

  就营销策略而言,目前其所在券商主要是由香港子公司负责吸引香港客户投资内地市场,由于香港投资者相对谨慎,交易也不如内地投资者频繁,比如有些香港投资者开了B股账户但很少交易,通过经纪佣金产生收益也是长期过程,因此在推广港澳台人士开设A股账户方面,该家券商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

  另一方面,由于专注于高净值客户,目前该营业部也已经把更多重心转向了资管业务,也更重视销售各种投资产品,因为这方面业务获得收益较快,客户经理更愿意让港澳台人士投资这一类产品,相比而言通过传统经纪业务获得的收益太慢。上述营销总监认为,对港澳台投资者而言,尽管不少已经在深圳工作生活多年,但他们的资产配置和投资主要还是在香港处理,因为在香港可以买到全球的投资产品,选择更加丰富多样。

  广州一家券商营业部客户经理向本报记者称,目前公司已经制定好对港澳台居民开户的相关流程,不过在营销策略上并没有集中讨论,而昨天也没有相关港澳居民到其营业部办理开户手续,可能跟香港复活节假期有关。对于长期在香港生活的投资者而言,一般不会考虑投资A股,因为两地市场的确差异太大。

  香港券商不担忧客户流失

  “对内地市场太不熟悉了,太多媒体报道造假上市的丑闻,让我们都没有信心。”一位在香港投资多年的人士坦言。尽管港澳台居民投资A股,可能会使得部分香港券商的客户流失,但本报记者采访的香港券商相关人士都不担忧这种情况。

  申银万国[微博](香港)联席董事郑家华向本报记者表示,对于港澳台的投资者而言,如果本身就对A股有兴趣的话,很早就有各种途径投资A股,比如通过亲戚和朋友的账户投资。尽管A股对港澳台投资者进一步开放,但这不会使得大量资金从香港转投A股,另一方面A股表现长期落后于全球市场,也使得可以投资全球市场的港澳台投资者对内地市场缺乏足够信心。对香港投资者而言,投资A股的价值更多在于可以买到一些在香港买不到的优质公司,不过其实这些公司数量有限,而香港部分优质红筹公司吸引着不少内地投资者。

  汇盈证券董事谢明光认为,A股估值与香港等国际市场一直有较大差异,不少中小企业估值很高,而金融为主的大盘蓝筹股估值低于香港,相信有一些港澳投资者对A股的蓝筹股感兴趣,但这不会造成香港券商的大量客户流失;而对港澳台的投资者而言,尤其是习惯于日内短线交易“即日鲜”炒作的投机做法,这在A股依然实行“T+1”的交易制度下依然行不通。

  中国银盛财富管理首席策略师郭家耀则称,目前港澳台居民对这个政策的反应还不太活跃,可能跟市场气氛有关;当机会来临,比如出现2007年那样的行情,开户人数自然增加,散户就是要等到市场有热点才进场。另一方面,港澳台居民进场的资金规模对A股市场影响不大,几十万在内地的港澳台居民,就算以后大多数都开A股账户,但跟内地上亿的账户比较也实在太少。

  申银万国研究报告称,也许本次开放引入境内港澳台居民投资资金有限,但是这可能为今后进一步开放境外港澳台居民投资A股市场奠定基础并提供借鉴,从而可以扩大A股投资群体,引入增量资金进入A股市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哈尔滨公款吃喝回潮:豪车遮牌去洗浴
  • 体育足总杯-切尔西淘汰曼联将战曼城 视频
  • 娱乐策划-张国荣十年祭:你的十年扰了浮生
  • 财经多地出台国五条细则未涉及20%个税
  • 科技工信部介入微信与运营商争端
  • 博客张国荣十周年祭 单身女孩私房话
  • 读书超级革命: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三个目标
  • 教育55岁励志退休矿工卖掉房子读清华
  • 育儿童星林妙可呼吁微博根除不良言论引争议
  • 成思危:支持创新者创业才能实现民族复兴
  • 金岩石:温州房价大跌意味着什么
  • 张庭宾:土地流转会引发社会动荡吗
  • 罗天昊:张国荣投胎的经济学问题
  • 叶檀:京沪房地产细则直通税收改革
  • 徐斌:两大集体癫狂主宰中国经济未来
  • 海宁: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何时结束
  • 姚树洁:李克强治房比温家宝略高一筹
  • 陶冬:美股创新高 日银谋变阵
  • 成思危:在教育事业上要舍得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