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盼肖钢:造一个健康的中国股市

2013年04月01日 10:50  大众证券报 微博

  一边是美股创出百年新高,一边是A股低迷五年之久,现阶段的股市让所有股民伤了心。

  有股民致函《大众证券报》,其实他们并不是祈求股市的立刻上涨。虽然重回6000点是他们天天做的美梦,但他们深知,一味狂涨也不是好事,就当前形势来看,中国更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股市。“人造牛市虽然能让万众狂欢,但梦醒之后,只余一地鸡毛。”

  新的一年,中国股市再迎来一位新证监会主席。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关口,股民们殷切希望,这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市场上下齐心协力,一起铸造股市中国梦。

  正如一股民情深意重地对肖主席说:“我们想要的股市中国梦,是一个您和您的前任所倡导的公开、公平、公正的股市;我们想要的股市中国梦,是一个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股市;我们想要的股市中国梦,是一个以保护中小投资者为己任的股市——这种保护不是让股市必然上涨,而是保护我们拥有公开的交易信息,享受公平的交易环境,接受公正的交易审判。”

  资本市场定位需明晰

  南京投资者李先生向《大众证券报》提到,国内资本市场当前出现的各种问题存在一个共有的原因,即资本市场的存在原因和经济定位问题。他直言不讳,某些公共服务职能部门与金融服务部门对资本市场的定位狭隘地界定为行政调节性资金来源通道或利益寻租工具,其忽视了资本市场的核心资源配置与高效资源对接作用,使得资本市场乃至二级市场的自身运行无法对投资者、上市公司形成吸引力。

  他尤其提到微观企业。由于上市依据被过多的行政与公关干涉,企业无法根据自身纯粹市场化的经营预期与发展规划实现融资,更不要说提出真实的发展诉求了,这也是国内上市公司难以借助资本市场做成顶尖企业的重要原因。因此才导致了这样的朝阳项目在国内的交易性价值甚至还比不上一个严重资不抵债的“壳资源”。

  “因此,我建议新主席未来在宏观管理资本市场的大政方针上给出清晰定位——资本市场的核心存在依据及经济定位仅仅是市场化的融资渠道,并以是否能最大化地回报股东利益界定上市公司优劣。同时,明确指出资本市场不承担包括国企脱贫、所有制改造等在内的非市场化公共服务职能,亦将逐步消除相应的行政性指导与窗口指令。”

  监管层定位要以事实为准绳

  山西读者陈先生对《大众证券报》表示,过往的事实清晰证明,即使文字制度与审批流程足够复杂,但只要实际执行过程中彼此皆为利益共同体或承担着某种共同的指令性压力,那么,粉饰业绩、造假上市、虚高发行价、坑害普通投资者的行为就无法避免。

  陈先生建议,新的证券管理机构应该更多地考虑未来推出的大政方针以能否使资本市场服务各方形成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制衡为依据、以政策制度流程自身能否及时有效被修正并高效运行为依据、以能否提供多样化便利化的资本与股权转让服务通道为依据、以投行与交易所能否自发性市场化地挖掘出成长性良好的微观企业为依据……

  有关发行制度新解

  南京某大学金融学专业王教授坦言,关于新股发行、新增限售、存量限售的制度,希望新管理层在新股发行问题上不要再采用“鸵鸟”原则。

  他提到,从历史上看,我国新股发行的节奏、密度等要素与重要股票指数运行明显成负相关走势;另一方面,管理层也曾数次通过IPO来调控股市涨跌。因此继续采用诸如“IPO与股市涨跌无大关联”等论调平息坊间争议无异于掩盖其间“巨大的IPO既得利益集团”与“二级市场已经举步维艰”的矛盾。

  他笑谈,一句“IPO不审行不行”换来的却是“主席换岗一定行”就足以体现该问题的复杂与微妙。也因为此,他希望新管理层能适度地在如下几个方面开创一些的工作局面。

  其言辞颇为犀利:“首先,延续当前政策,进一步加强基于财务状况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审查与规范,提高未来IPO重新启动后的上市公司质量;其次,依据国际上通用的注册制原则,结合类似行业市盈率的引用,扩大IPO项目中公开参考指标,使得包括发行价格在内的IPO要素最大限度与二级市场直接接轨,压缩期间的行政操作与权利寻租空间;第三,基于限售制度中长期可能无法回避,应该摸索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股改制度,建议减持时点与减持价格应与上市公司股价、经营与财务指标挂钩;第四,针对不同类型限售股、大小非,创新相关法律法规与交易通道,进一步扩充诸如大宗交易职能,减少对于二级市场的直接交易冲击;第五,对于IPO环节的违法违规乃至疏忽渎职,加大对于中介机构与公共服务机构的惩戒力度,除了对造假违规的上市公司、投行机构给予经济处罚以外,未来更应该对项目涉及的地方国资、发改、投融资平台等公共服务机构给予行政乃至司法处罚,旨在逐步减少违法违规事项的发生。”

  多层次资本市场亟待发展

  无锡读者刘女士建议,我国需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步伐。她认为,伴随着经济规模的持续增加,我国微观经济活动的刚性融资需求势必也会持续地增加,单纯依靠现有的资本市场体系确实难以足额保量地对接相关需求。为此,管理层也加大了做大做强债券市场的决心以及举动。但是,比对欧美发达经济体不难发现,我们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步伐较慢是导致这种融资需求无法满足的原因之一。

  “举例说,深圳创业板甚至与中小板并无差异,没能实现有效的产业助推与孵化作用。客观讲,这里缺失重要的转板机制。而这个机制的有无,也是能够吸引足够的排队IPO企业改变融资模式的重要看点。”刘女士希望,未来能在场外OTC、区域柜台制度建立的同时,管理层亦能同步解决转板机制的问题。“此举如果做得好,一方面可以迅速分流现有的IPO压力,同时也能避免类似创业板等同重建了一个中小板的情况再次发生。”

  延续并加大退市改革势头

  北京读者朱老师再提关于退市制度的时候显得有些义愤填膺:“面对众多挂而不退的壳公司,追根究底,还是来源于制度上的阻力更多一些。管理层历年来推出的退市原则已经很多了,可个人认为力度还是不够。”

  朱老师希望管理层未来在退市制度上该突出这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延续去年以来的改革势头,严格按照退市要求限制相关企业并直至退市;二是加大对涉及退市和可能退市企业的监管,增大亏损企业的透明度,使得企业在退市期间,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利益,帮助投资者识别风险,减少非系统性风险;三是继续压缩壳资源的实际操作价值。毫无疑问,自去年管理层规定借壳重组操作参考IPO以后,壳资源的整体价值已经被逐渐压缩。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箭在弦上

  “投资者保护局的成立开了一个好头,但很遗憾后来就没有什么消息了,我们当然更希望未来在这方面能有一些突破,尤其是制度和操作法两个层面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举措。”广西投资者陈先生表示。

  他认为,在制度层面,希望新主席能有一些实际举措切实帮助提高中小投资者话语权。由于我国的股权治理结构特殊,同时民间又缺乏具有足够公信力的服务机构,同股同权往往不能真正地保障普通中小投资者的权利不受侵害,继而就需要管理层作出制度创新。此外,在执法操作环节,希望新主席上任之后能进一步扩大沟通渠道并增设各级的相关职能,建立专门的旨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办事机构。

  交易制度创新刻不容缓

  成都股民王先生致电本报记者提到,伴随我国资本市场的成长和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过渡刻意制订某些交易门槛与交易差异弊大于利。他说:“就我国资本市场来讲,分级基金、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业务普遍存在参照资金规模的交易门槛,特别是T+1交收模式,更显得落后与低效。再就管理思路来讲,恰恰是这种简单的‘一刀切’模式,造成了交易中的红利差异,也使得管理层无意快速推出客户标的为中小散户的诸如MINI合约等产品,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市场长期稳健发展,也是对公平交易原则的违背。”

  他表示,从历史上看,早年大家曾经长期质疑“做空”,但现在回想看,如果在2006年以及2007年那阶段我们有比较完善的融券和期指做空工具,国内股市可能根本就上不了6000点。“做空交易将把市场指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压在合理估值区间附近,试想那何尝不是对于所有投资者的一种保护。因此,应该建议新管理层好好考虑上述机制的创新。”     记者 夏明月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上海2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
  • 体育中超-鲁能2-0富力登榜首 申花2-2辽宁
  • 娱乐策划-张国荣十年祭:你的十年扰了浮生
  • 财经多地出台国五条细则未涉及20%个税
  • 科技马云:中国企业不缺创新缺管理思想
  • 博客李银河:面对芝麻人生 国人为何如此焦虑
  • 读书超级革命: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三个目标
  • 教育55岁励志退休矿工卖掉房子读清华
  • 育儿北京10所名小学幼升小面试题大汇总(图)
  • 张庭宾:土地流转会引发社会动荡吗
  • 罗天昊:张国荣投胎的经济学问题
  • 叶檀:京沪房地产细则直通税收改革
  • 徐斌:两大集体癫狂主宰中国经济未来
  • 海宁:中国这一轮房价上涨何时结束
  • 姚树洁:李克强治房比温家宝略高一筹
  • 陶冬:美股创新高 日银谋变阵
  • 成思危:在教育事业上要舍得花钱
  • 谢百三:复旦优秀男女为没有两套房分手
  • 马光远:国五条将成房地产调控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