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林文俏:从医疗制度改革看股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 17:54 新浪财经

  林文俏

  “我国医改工作基本不成功!”连日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国医改工作下的结论激起了强烈反响。医改政策是国务院制定的重大改革政策,官方机构公开承认自己的改革政策不成功,这在中国非常少见。新浪等门户网站上,网民们对此的评论热透天。截至7月31日,仅新浪的评论就有近万条。报纸、电视、电台也火热报道。不少评论在谈了对医改政
策的看法后,亦对官方机构敢于对重大政策认错的勇气和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给与高度赞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医改工作敢于认错的勇气和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令人想到最近媒体和网站对证监会研究中心李青原主任的“不能以股价论成败”的观点的热烈讨论。股改成败究竟应该以什么为标准?证监会的试点办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国九条》写的很清楚: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时“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只要略通文字的人都会看懂,“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就是国务院给股改成败定的两条标准。当前的股改试点是否“切实保护了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否“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如果对前者人们还有争议的话,那末,对于后者,当前的股改试点并没有达到“有利于市场稳定”的要求,却是无法抹杀的事实。因为试点前后的指数走势是摆在那里的:从证监会发布试点条件成熟的日子(4月13日)的1248点,跌到6月6日的998点,最大跌幅20%,达到国际规定的小股灾标准。这还没有考虑4月13日前因受股改困惑影响的跌幅。虽然根据试点后两三个月的市场走势就判断股改失败还为时太早,但它至少可说明,按《国九条》“有利于市场稳定”的要求,股改试点目前并没有取得成功。

  既然是股改试点,就意味着股改办法还不成熟,就有成功和不成功两种可能。因此,和科学试验不成功很正常一样,改革试点不成功也是很正常的事。小学生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一次不成功,如果能正视问题,总结教训,修正错误,再次试点就有可能会成功。因此,试点不成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成功后却文过饰非,甚至制造某种理论来为自己的决策过失辩护。作为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的李青原女士,不会不知道《国九条》对股改提出的“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的要求。在股改试点效果偏离了《国九条》要求、导致市场暴跌后,不但不正视问题,总结教训,反而抛出“不能以股价论成败”的观点进行文过饰非,当然会引起公众的责难。

  但是过分指责李青原并不公平。因为没有证监会主席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就不会有李青原的“不能以股价论成败”。“开弓没有回头箭”意味着不管股改试点效果如何,股改都要“勇往直前”。那么,当试点导致市场暴跌后,既然已经“没有回头箭”,面对媒体的责难,股民的怨言,就只能用“不能以股价论成败”来否认试点的不成功,来回应媒体的责难和股民的怨言了。

  我国医改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的改革是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没有任何国际经验可以借鉴。改革“开弓有没有回头箭”,只能取决于改革效果,而不是取决人的主观决心与愿望。同样属于重大改革,房改成功了,自然不必回头重来。医改没成功,自然得回头重来。股改呢?如果管理层能切实把《国九条》“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的要求作为股改成败的标准,在股改过程中,虚心听取市场意见,正视问题,总结教训,修正错误。而不是文过饰非,找种种理由为自己的决策失误辩护。也自然不会回头重来。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