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民:以全流通视野看宝钢增发实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16:38 新浪财经 | ||||||||
立民 从2004年夏天起,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再融资的消息就一直为市场所关注。2004年9月27日,50亿股的宝钢增发方案以高比例的赞同票通过。宝钢股份公司高层表示,增发新股是在充分征询公众投资者意见和考虑公众投资者要求之后,综合形成的合理的方案。
在股权分割的市场中,宝钢股份增发新股是如此地有道理,然而,用股份全流通的视野看宝钢股份的增发方案,则是公众股股东一方的资产向国有股股东一方的大转移。在此用《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方案》模拟宝钢股份改造成股份全流通,以及全流通市场宝钢股份实施上述增发方案的情况。 下面实例计算和分析宝钢股份。 (一)、已知条件 2000年12月宝钢股份(600019)上市。总股本1251200万股,国家股1063500万股,社会公众股187700万股,上市时的发行价4.18元,资产面值E = 1。为简化计算起见,选择资产面值调整系数f = 1。 宝钢股份没有再融资史,改造为股份全流通的计算比较简单,只需进行第一阶段的计算。 (二)、分四步计算 第一步,将各类股东的出资拆细为基本股份单位,然后计算基本股份单位总量。 1、计算国有股的基本股份单位Kg Kg1 =﹙f·E·Ng + M国 1·N国1﹚(1 + 送股系数1)…… = ( 1 * 1 * 1063500 + 0 ) * 1 = 1063500(基本股份单位) 2、计算社会公众股的基本股份单位Ks Ks1 =(Ms·Ns + M社1·N社1 )(1 + 送股系数1)…… = ( 4.18 * 187700 + 0 )* 1 = 784586 (基本股份单位) 3、计算基本股份单位总量K K = Kg + Ks = 1848086(基本股份单位) —————————————— 第二步,计算缩股系数g 。 g = D / K = 1251200 / 1848086 = 0.677 —————————————— 第三步,计算改造为全流通市场之时各类股东的股票数量。 国有股 Ng全 = g Kg = 0.677 * 1063500 ≈ 720015(万股) 公众股 Nf全 = g Ks = 0.677 * 784586 ≈ 531185(万股) —————————————— 第四步,计算除权系数与除权日的股票开盘价。 j =(Ns全 / C)–1 = 531185 / 187700 –1 ≈ 1.83(即1股送1.8股) 将二级市场平均建仓成本Q1 = 6.395元(2004 年12月“证券之星”软件提供),当作改造为股份全流通的除权变更登记日收盘价,那么,改造为股份全流通的首日开盘价Q2为 Q2 = Q1 / (j + 1 ) = 6.385 / 2.83 ≈ 2.26元 —————————————— (三)、数据分析 在模拟的全流通市场中,宝钢股份国有股股东在总股本中占有的份额由现在的85% 下降至57.55%。由于国有股减少,使国有股股东的认购价提高到1.48元(投资1063500万元/ 调整后的720015万股 = 1.48 元/每股)。 宝钢股份改造为股份全流通之时,开盘价2.26元,股票市值283亿元。较宝钢股份上市前的106.35亿元资产价值,虚拟了1.66倍,这对大盘蓝筹股来讲是了不起的结果。宝钢股份能够比海外股市大盘蓝筹股虚拟的成分多,是源于内地的公众投资者高成本介入的结果。 较之宝钢股份国有股股东的投资成本1.48 元,股价仍溢价52.7 % ,说明即使股市极度低迷,国有股股东仍然包赚不赔。对于宝钢股份的公众股股东来讲,改造股市前后所持股票的市值没有变化,大多数公众股股东仍然亏损。 (四)、分析两种市场环境增发新股的区别 2004年9月,宝钢股份顺利通过增发50亿股的再融资方案。 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增发50亿股,增发价暂定5.6元,融资额280亿元。向宝钢集团定向增发60%(30亿股,168亿元),向公众投资者增发40%(20亿股,112亿元)。 股权分割下的增发新股,宝钢股份可以从公众投资者那里融资112亿元。 如果将宝钢股份的增发方案放到全流通市场实施,参照开盘价 2.26元,无法将增发价定在5.6元的高价位,欲保证融资112亿元,需要成倍地增加股票发行量。如果按2.26元下浮至2元定价,则要出售56亿股而不是20亿股的权益,才能从公众投资者那里融资112亿元。 为什么宝钢股份能以5.6元高价融资?是股权分割下高溢价发行股票,形成高市盈率的股票价格体系后,给大股东融资提供的参照标准,是在股权分割下才能获得的暴利。 全流通市场制约着增发价的定价水平,欲从公众投资者那里融资112亿元,需要增加36亿股发行数量来弥补。这说明宝钢股份能够多得72亿元之巨,是在股权分割下实现的资金转移。开一个称之为股东大会的类似的行政会议,就可以决定民间资金为其注入巨资,这比计划经济由上级部门和专业人士逐级把关,审查划拨资金额更方便,然而,表面形式的市场化交易并非市场化交易,这说明股权分割下的各种再融资,只能给股市带来巨大的风险,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进程。 宝钢股份增发一案说明,在上市公司发起人获取暴利的同时,对公众投资者伤害极大。如果宝钢股份增发成功,在融得的112亿元中,高达72亿元的民间资金被无情地转移。这种私人财产被转移的情形随时都在股市里发生,中小盘股虚拟的价格更高,转移资金的情形更为严重,这样轻松获取暴利的资源配置模式,是上市公司难以转换经营机制的深层次原因,也是中小投资者权益得不到保护的深层次原因。 有媒体介绍,美国上市公司平均18.5年配股一次,我国两三年一融资的上市公司俯拾即是。在股权分割的情况下,极短暂的融资周期与高溢价发行新股一样,由量变引起了质变,融资变成了圈钱,宝钢股份首次融资78.4亿元之后,欲通过增发再融资112亿元,相当于再上一次市,把一个公司当两个公司使用。 全流通市场的资本运作是实打实的,欲实施上述增发方案,宝钢股份的国有股股东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动真格地掏168亿元,若贷款认购,按“借钱还债”的信用交易原则,日后得由国有股股东自己还清;另一种选择是放弃认购,由此,国有股股东在总股本中占有的份额将大大下降,从现在占85%到改造为全流通市场后增发,将下降至39.75%,权益约下降一半以上,这是欲获得112亿元资本金需要付出的代价。这可以解释海外上市公司大股东不轻易再融资的现象,因为用大量股权换资金,将使大股东的权益大幅下降。 由于内地A股市场存在股权分割,使得在出资这个关键问题上,股票高溢价发行和流通使两类股东存在着巨大的投资成本差异,由股价扭曲导致的股权结构扭曲,使两类股东的产权不明晰。改造股市可以纠正公众股股东的财产被“划拨”、被转移造成的侵占,两类股东之间的产权关系明晰了,才能理顺股东们与经营者之间的产权关系。 股份制经济是多赢的经济。股市的逻辑是不让某一类股东把利益占完的逻辑,大股东要么出资,要么出售权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全流通市场的内在机制,《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方案》反映了这种内在机制。 (五)、改造股市的重要性 宝钢股份的融资情况是我国1300多家上市公司的缩影。模拟计算与分析说明,不同市场产生不同的股票定价水平,由此导出完全不同的市场效果,新股定价水平——股票初始价,决定着出资人的财富如何分配,影响到国有资本、民营企业家资本与广大民间资本的利益关系,新股定价水平的高低牵动着整个股市,与股票交易规则是否符合股票交易规律紧密相关。 股票市场与产品市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市场。对上市公司来讲,不但企业生产的产品要进入产品市场,企业的资本还要置于股票市场中,宝钢股份的资本运作说明,国有股不流通意味着国有资本没有真实地进入市场,与“国九条”的精神相背离,导致宝钢股份与股市的关系变成了圈钱与被圈钱的关系,违背了全流通市场大股东的资本运作规律。 此外,股票市场与产品市场还有一个区别,那就是对交易场所的要求不同。 众所周知,将产品运到全国各地和出口海外市场,都符合产品交易对交易场所的要求。股票交易则不同,股票交易是权益交易,必须在它发行股票的那个市场交易(流通),不能随便拿到二级市场(股票流通市场)之外交易,这与大股东在场外协商价格的表现形式要分开,也就是说,小额股票交易和大宗股票交易都要依托二级市场进行。 或许有人说,海外股市也有股权分割的股票,没有那么多矛盾。持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一个事实,海外全流通市场形成的是比较合理的股票价格体系,不会因为个别股票存在股权分割,就专门让其高溢价使之流通。辩证法告诉人们,这是一个主流与支流的问题,海外股市存在的这种股票属于支流股票,改变不了全流通市场的性质。 海外股市存在股权分割的股票,比如香港地铁,但是香港地铁招股时就承诺,港府(国有股股东)所持的占总股本50%的股票20年不流通,并仍然留一部分股票安排流通。这说明海外股市的这种股权分割的股票并没有完全分割,仍然有一部分国有股与公众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一起流通,形成相互约束的关系,只有形成相互约束的关系,市场机制才能发挥作用。 对于商品交易场所来讲,搭建好制度框架是关键,有如建造高楼大厦必须打好基础,建造帐房必须搭好框架。没有打好基础就不能建造高楼大厦,没有搭好框架就不能组建帐房,同样,没有搭好股市的制度框架,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股票交易,这种逻辑关系应该不难理解。 股份全流通是一种商品交易规则,如果交易规则本身有缺陷,交易行为就会发生混乱。 用《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方案》模拟宝钢股份在全流通市场的增发,并与股权分割下的增发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改造股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国股市存在股权分割这一问题,引发了一系列难解的矛盾,商品交易规则不符合商品交易规律危害之大,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对上面列举的观念上的分歧,学界长期争论未有结果,说明我国股市需要观念创新,只有观念创新,才能迎来制度创新。改造股市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迈不过去的坎,股市的敏感性和对资本市场的引领作用,将使它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作者此前文章: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