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30日09:26 综合

  据财新网报道称,证监会会管单位近日陆续发布会管干部2015年度薪酬情况,涉及沪深证券交易所、四大期货交易所、股转 公司,以及其他五家会管公司。

  据财新记者统计,在已披露薪资水平的证监会会管干部中,最高的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明,其2015年税前 收入为85.6万元。

  会管干部薪酬从限薪前的200多万水平,降至最高60万,但具体操作中没有明确60万是基本薪酬还是全部应付薪酬。

  前段时间有报道称,证监会掀起二十多年来四波离职潮,有报道称离职或与薪酬相关。

  第一波从1998年持续到2003年。数据显示,证监会官员下海到基金公司的鼻祖为肖风。肖风1993年进入深圳市证管办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副主任,离职后自1998年4月1日起负责筹建博时基金,博时基金成立之后担任总经理,同时担任副董事长。

  这段时间由证监会下海到基金公司的高管达到11位,5人担任总经理一职。目前他们大多离职或面临离职传闻,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公募基金没有相关的股权激励,而且不少人与大股东存在矛盾,被迫离开。

  第二波从2004年到2010年,官员离职以2004年、2005年和2007年最为密集,前往基金公司的官员达到17名。这段时间股市大涨,不少人看好基金业前景而前往。离职官员担任副总经理的比较多,是因为曾经在证监会工作,基本素质与管理能力较为优秀,但从专业角度讲稍逊于在基金公司摸爬滚打多年的人士。此后不少人离开公募基金,转入私募,据称是因为股东方对利润等因素要求非常高,压力很大,加上私募在激励上比公募基金好得多,操作上相对灵活。

  第三波从2010年至2013年,前往基金公司的官员达到15位。这一波下海者去向大多是颇具规模且盈利的基金公司,在基金公司担任督察长的人数达到9位,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

  之所以出现这个特点,是因为根据相关规定,官员离职后到被监管对象任职的有一段规避期,即领导干部离职后三年内、一般工作人员离职后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机构任职,但是合规总监、督察长、首席风险官这些职务不受限制,证监会工作人员离职后经过批准可以担任督察长、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等职务。

  第四波离职潮,是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2014年全年,证监会约有30名处级以上干部离职,其中大多数投身市场机构。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仅2015年前5个月,证监会就有6名司局级干部离职,这样的级别和规模比较罕见。

  2015年1月,证监会宣布免去江向阳办公厅副主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兼新闻办公室(网络信息办公室)主任职务,随后江向阳赴博时基金担任总经理一职。

  2015年3月,证监会创新业务监管部原副主任王欧离职,去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专项投资部。同时,证监会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原办公室主任韩燕也从原岗位离开。

  到了2015年5月,又有三名局级干部同时离开,他们分别是证监会稽查局原局长欧阳健生、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原副主任徐浩、证监会私募基金监管部原副主任杨文辉。

  注:证监会管理的19个系统单位分别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证资本市场运行统计监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中证信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相关阅读

深扒万科狗血八卦中的赚钱机会

前有安邦举牌民生银行,后有宝能举牌万科企业,这些案例一而再再二三告诉我们,股权分散的优质资产(一定要是民营啊,国企有主管单位,有党委,你搞不定),尤其是市值较大的金融地产,是大资本追逐的目标。

全民炒地炒房的局面如何扭转?

各地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上获得收入,炒高地价房价,先买入的或者炒房地居民成了中产阶层,相当多的中产家庭不是投资兴办实业形成的;炒地炒房利润高,搞实体经济利润低,甚至亏损,高地价和高房价实际上是摧毁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伦敦将丧失欧洲金融中心地位

英国脱欧将终结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欧盟已明确表示,英国脱离欧盟单一市场将终结伦敦在欧盟经营金融业务的自动权利。这些事实,足以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下半年楼市四大“黑天鹅”

楼市在上半年疯狂后下半年将陷入调整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日光盘”频现的现象也会就此而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