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T+0呼声渐响 A股交易模式变局将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24日 04:59  证券时报网
官兵/漫画 官兵/漫画

  编者按:随着ETF采取T+0交易有望年内成行的消息见诸报端,市场各方关于A股市场是否要全面恢复T+0交易的争论也再现高潮。A股市场要不要恢复T+0交易机制?对目前的市场有何利弊?对投资者有何影响?拥护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短期估计也难有结论。但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市场化程度更高的A股市场,无疑是市场参与各方均乐见其成的结果。

  证券时报记者 唐立

  是的,渴望A股与T+0喜结连理的投资者正在渐次增多。不过,现实却令人尴尬,尽管A股与T+0一再“眉目传情”,无奈T+1依旧未露半点“过客”意。那么,这越来越强烈的渴望,能否让部分热衷T+0的投资者最终得偿所愿呢?

  “门外汉”合唱“0”快回来

  2010年4月,中国资本市场隆重推出首个股指期货合约,实行T+1交易多时的A股市场再次看到了T+0的朦胧身影。而后融资融券业务叩市而入,特别是今年转融通业务成行,实际上宣告A股的一只脚已经迈入了T+0。既已如此,为何还有不少投资者不断呼吁A股推行T+0呢?玄机就在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均对投资者设置了硬性的资金门槛,比如融资融券业务关于“金融资产50万元以上”的要求,直接就将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换句话说,这也意味着手握大资金、多筹码的机构投资者,在买入股票的当天如果发现错误,可以通过融券做空等方式及时纠错,这种变相的T+0当然也使得机构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大大提升。而沦为“门外汉”的中小投资者在这样的错误面前则束手无策,只能忍受着持股过夜的风险。当前A股出现的渐强的闹“0”声,实则是对公平机制的呼吁。

  尽管投资者支持T+0全面回归的理由够强大,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弱小。反对者的主要观点认为,T+0将助长A股的投机之风,并且更快地把散户带向亏损的坟墓。不难理解,T+0在解除了买卖的时间限制之后,确实容易带来交易次数的增多,投机之风也可能越刮越盛。但T+0的支持者认为助长投机之说不足为虑,他们认为投机是股市发展的需要,如果一个股市只有价值投资而没有投机,股市的下一步将很难走得动。支持者还认为,交易制度只是投机者借为所用的工具,并不是投机产生的根本原因。T+1实行多年,A股也未能解决投机盛行的困扰,ST股被市场资金不厌其烦地轮着炒,即使T+365出手也难解顽疾。

  T+0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争势不相上下。一些专家基于所谓的积极稳妥角度抛出了蓝筹股率先试行T+0的观点,他们认为在未来ETF场内交易实现T+0的基础上,可考虑以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为代表的蓝筹股率先恢复T+0回转交易。但该观点一经抛出,即遭到皮海洲、曹中铭等专业人士的批评,他们称“蓝筹股先行T+0”为馊主意,并认为在管理层一再提倡的价值投资面前,不断遭遇恶炒的垃圾股理应被赋予做空通道,但事实并非如此,而被奉为理性投资风向的蓝筹股却在成为融券做空的标的后,又面临被T+0增添投机的可能,这样的制度设计太过匪夷所思。

  造牛“0”件不可或缺

  股市是否存在造牛机器,恐怕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但如果真的存在造牛机器,依据当前的股市状况来看,T+0的支持者认为T+0会是造牛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零件之一。

  首先可以确认的是,T+0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市场交易的活跃,但并不能根本或直接地带来牛市。根据北美证券监管者协会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超过70%的人都会在T+0回转交易中亏损,仅有约10%的回转交易者从中获利。此外,回转交易者必须要实现56%的年收益率,才能弥补手续费及保证金利息,更不用说资本利得税。因此,回转交易者在高成本下实现盈利的机会极为偶然,大多数回转交易者无法从中获利,甚至会受到巨大损失。而T+0回转交易最大的贡献是为市场增加了20%左右的交易量,券商当然乐于笑纳。

  T+0既然不能造就牛市,为何其拥趸依然众多呢?T+0的支持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多明确表露出这样的观点:对于当前的A股市场来说,T+0除了作为一种交易机制存在之外,其实还代表着公正的意义,而A股曾经走出的牛市,无不是在“三公”原则实践得较好的时候,所以未来A股若能因市场化改革成功而走向牛市,T+0必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回顾A股历史上先后出现过的牛市,情形确乎如此。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股市曾饱受姓“资”姓“社”的困扰,一度裹足不前。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股市打开了一片蓝天。在正名之后,中国股市也迎来了历史上的首次牛市。

  股市第一次走牛的同时,新问题也开始伴随出现。2005年,中国股市“同股不同权”的矛盾尖锐化,也直接倒逼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到了2006年年底的时候,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同股不同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中国股市也终于在“同股同权”的背景下展开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行情。2007年10月,A股创出6124点的历史高点至今仍为股民们津津乐道。

  支持T+0的投资者认为,A股第一次走牛时期,姓“资”姓“社”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意义是股市的合法性得到确认,是公开原则的具体体现。而A股第二次走牛,源于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所带来的“同股同权”,则是公平原则的最好注脚。当前,面对股市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市场监管层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并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先后从无到有,做空机制也在诞生之后于转融通中获得成长。交易机制的丰富和完成本应是投资者乐于见到的事情,但由于新生的做空机制中存在着明显的门槛限制,使得多数投资者依然只能靠单边做多的方式来赚钱。

  显然,这样的现实有失公正。T+0的支持者认为,没有公正的交易制度,A股的市场化改革最终将成一纸空谈,牛市即使可望也不可及。而要让当前失衡的“公正”归位,全面回归T+0则是可选的最佳路径。

  T+0回归之路非坦途

  尽管投资者要求A股全面回归T+0交易机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但在A股未能备好“彩礼”之前,迎娶T+0之路注定非坦途。

  首先,从资金门槛的限制看,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所具备的T+0交易利好明显偏向机构投资者,这也正好体现市场监管层大力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的意图。也就是说,在市场监管层未找到发展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的新平衡之前,T+0全面回归首先遇到的将是来自机构的阻力。

  其次,反对T+0全面回归的观点认为,T+1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虽然T+0的支持者认为这是一个幌子,但T+0全面回归后,投资者利益面临的风险随之攀升,却也不能否认。因为实行T+0后,市场的投机活动可以更趋活跃,而目前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却连T+1的脚步都未能跟上,因此企求当前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在T+0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实在难为。截至目前,国内的司法实践中仍未出现内幕交易民事赔偿成功的案例,这显然也在提示我们,要实行T+0,投资者保护机制至少也要同步更新,否则,为T+0买单的还是中小投资者。

  最后,T+0要全面回归,A股必须废除涨跌幅限制。但这样的要求在目前看来难以实现,也就是说涨跌幅限制健在一天,T+0要全面回归只能延后一天。T+0要实现的是买卖自由,这种自由包括时间的自由和空间的自由,而涨跌幅限制的存在恰好束缚了T+0的空间自由。投资者应该记得,港股蒙牛乳业(微博)在去年底的一次利空袭击中单日暴跌23.95%,此后迅速企稳回升。若放在设有涨跌停板的A股市场,该股无疑需要连续砸出几个跌停板才能逐渐企稳。这就是有无涨跌幅限制的现实区别。

  国外成熟股市大多实行T+0和无涨跌限制的交易制度,中国股市其实在10多年前也实行过这样的制度,不过后来出于抑制股市过度投机等原因,转而推行T+1制度。从中国欲将上海建设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大趋势来看,未来国内资本市场加快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但在资本市场化改革未取得重大突破前,无涨跌限制的制度将暂时难以绝缘A股,全面的T+0交易当然也一时难以真正拥抱A股。别忘了,今年年中,上交所还以“限涨1%可跌5%”的行政手段施压ST股,可见涨跌幅限制在A股依然恋栈。

  从上述的情况可以看出,T+0全面回归很难一蹴而就,但这场因T+0而引起的争论,仍足以引发市场各方的反思。改革中“伪市场”的成分还有多少?如果蓝筹股跌得凶,我们不顾既有规则强拉一把,新股被炒得高,又肆意用力摁一下,市场调节还能从何说起呢?

  让上帝的归上帝,市场的归市场吧,过度的监管,只会在白忙活一场中带给市场无谓的伤害。

分享到: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十八大将适当修改党章写入重大战略思想
  • 体育欧冠-曼联连进3球3-2胜 巴萨补时绝杀2-1
  • 娱乐董洁经纪人:潘粤明霸住房子 揭嗜赌始末
  • 财经国研中心:房地产近五年年均利润高达30%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mini等五款产品
  • 博客琼瑶:新剧照(图) 棕色大熊猫传奇(图)
  • 读书文史观天下:俄罗斯“彼得大帝”普京
  • 教育家长现状:抱怨老师抱怨学校抱怨教育
  • 育儿奶奶买早点妈妈睡着新生儿险被抱走(图)
  • 健康碘盐诱发甲状腺癌? 老年人如何老有所医
  • 女性如花教你打造小V脸 2013春夏时装趋势
  • 尚品秋冬季男士风衣穿搭指南 爱摇滚也爱酒庄
  • 星座测试你熟女吗 漫画:12星座御姐控
  • 收藏上海大东方画家村解散 文物沈宅拆除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