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证券 > 美银减持建行国家队接盘引热议 > 正文
近日,美银再度减持建行,引起舆论骚动。按理说,金融市场是按规则出牌的开放市场,岂能看到外资发财就羡慕嫉妒恨?然而,从美银入股建行的前前后后,到中国对外投资的折戟沙场,人们又不禁要问:为何好处总是别人的?为何受伤的却总是自己?
建行成提款机:美银赚得盆满钵满
9月5日,美国银行宣布,已经与多家中国金融机构达成协议,将以83亿美元的价格向后者出售其所持中国建设银行(微博)约一半股份。这是美银入股建行六年多以来,第四次减持股份,并累计获利75亿美元。
2005年6月起,美银投资25亿美元入股建设银行,当时的作价仅为1.065港元。2005年10月建行在港股成功上市后,美银先后以每股2.42港元及2.80港元的价格购入建行H股60亿股及195.8亿股,持股比例达到19.14%。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银为补充资本金,自2009 年起曾先后三次出售建行H股,累计套现金额约111亿美元。
据悉,对于本次美银83亿美元的第四次减持,中国外管局与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是交易的主要买家,而国家外管局又是其最大主顾。而在中资买家中,除外管局外,社保基金和中信证券也有参与。
消息一出,令人哗然。市场纷纷质疑国内金融机构为何在建行股价在4元以下的低位时不增持或少量增持,如今却以每股4.94港元的价格接盘美银?贱卖贵买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事实上,类似的争论早已发生多次。2008年6月5日,美国银行以每股约2.42港元的行权价格从汇金公司购买60亿股建行H股。而此前一日,建行H股股价为6.78港元,美国银行的增持价仅为市价的36%。当时,就有人以高股价为依据,指责这是“贱卖”。对此,建行新闻发言人席德炎曾回应,这种“贱卖论”是对市场运作的严重误解,建行与美国银行的期权安排科学合理,风险与收益对等,比如增持的这60亿股,未经建行书面同意,美国银行在2011年8月 29日前不得转让。
从这次的减持行为来看,美银几乎是在解禁期开闸后的第一时间,就选择了落袋为安。而据东方网记者调查,美银在增持与减持建行的过程中,玩的“左右手对倒”游戏则更耐人寻味。在美银完成那笔60亿H股投资后,美林证券随即发布研究报告认为,美国银行很可能在新购入60亿股后,再卖出60亿股旧股,既保持在建行的持股比例,又能套现226亿元。果不其然,回头来看,美银的确在次年的1月份就减持了56.2亿股。市场人士分析,美银于 2008年11月大笔增持195.8亿股建行股份,也是为了以后在卖出旧股后,仍能保持持股比例的一种策略。在连续4次减持后,美银目前的持股比例已经降至5%,“左手买右手沽”的情形也有望就此结束。
相较于美银赚取的真金白银,建行方面似乎对“软实力”的提升更为看重。其新闻发言人表示,美银出于自身原因减持部分股份,建行表示理解。同时强调称,建行与美银进行了长达6年多的战略合作,在零售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信息技术、信用卡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促进了双方业务交流和优势互补。
对此,财经评论人士叶檀质疑到:至今没有引入国际战略合作的招商银行(微博)在市场化的人才、风险、信用卡等业务上,难道就落于建行之后?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为何受伤的总是我
在外资入股中国银行业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中国的金融机构投资效益却让人惨不忍睹。
到今年,掌管2000亿美元的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已经成立第4个年头了,不知是否水土不服,在这4年中,中投的重大海外投资无一例外地都以失败告终。让我们把时针拨回至2007年5月,尚在筹备中的中投以每股29.605美元,认购了美国黑石集团1.01亿股的无投票权股份,总耗资30亿美元。随后,黑石集团于2007年6月22日,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交易,IPO每股价格为31美元,上市首日即大涨13.1%。但两日交易日后,黑石集团便跌破发行价。随后,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扩散,各国金融机构股价纷纷跳水,黑石集团也未能幸免,最低时股价甚至不足5美元。就这样,中投的第一笔海外大投资,就以惨痛失败而告终。
这次的高位接盘,令中投似乎学聪明了。第二次,他们以抄底的姿态以56亿美元增资摩根士丹利。根据双方协议,中投购买的是大摩发行的到期后转为普通股的强制可转换股权单位。强制转股后的价格为每股48.07美元。可没想到的是,此后,金融危机愈演愈烈,2008年9月22日,大摩正式宣布从原先的投资银行变身为商业银行控股公司。同年10月,大摩股价最低已经跌至每股6.71美元了。
相比前两次失误,第三次中投也是输的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2008年,中投成为了美国最大货币市场基金RPF的最大股东,而金融危机爆发后,RPF因持有7.85亿美元的雷曼兄弟债券而使其净值跌至0.97元,引发大规模赎回,中投的54亿美元因此被冻结。当时著名的业内评论人士这样评价中投:货币基金能跌破净值,实属罕见,而能在次贷危机后大量购买到这样的基金,也实属不易。
“中投公司就是送财童子,黄金投资比例只占1.6%,没有享受到黄金上涨带来的好处,而美债的风险却时刻抽打着他的脸蛋。”2010年年报显示,中投减少了投资组合中的现金占比,加大了私募股权、房地产、基础设施和直接投资的比重。
自美国传出信用评级被标普调低后,受困美债危机的中投就被讥讽为“送财童子”。历数中投投资黑石浮亏18亿美元、投资摩根士丹利浮亏高达25亿美元、投资货币基金被清盘、投资美债仍然失利,中投可谓买啥亏啥,的确无愧于这一称号。难得的是,中投管理层能一直淡定,声称“不会认真对待信用评级”。
除了中投外,许多中国企业也遇到了类似的投资困境。如招商银行在工行、交行、建行、澳纽银行等强敌环视之下以193亿港元的高价获得永隆行;2007年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差点在股价最高时登上了这艘“泰坦尼克号”;2008以来,中国国航,东方航空、中信泰富、深南电等公司与高盛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签订了多份远期保值合同,却几乎都以惨败收场....。。
盲人瞎马PK有备而来:缺乏话语权定价权
从上文实例中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往往在高价位进入市场,买到“天价”;而外资却又经常能精准抄底,获得在其他投资领域难以想象的回报率。因而,人们形象地将这些中国企业比喻为:“买的时候不知道有多贵,卖的时候不知道有多便宜”。
分析人士认为,在这种情况的背后固然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企业刚开始涉足国际金融市场,把握国际金融市场走势的能力和经验还很不足。此外,话语权定价权的缺失令中国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金融形势时,始终处于“一直在揣摩,从未有猜中”的状态。
从历史经验来看,国外投行垄断金融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成为我国对外投资最为被动的原因。比如,当年国外投行在购买我国的金融股权之前,就大肆唱空中资银行和中国股市。2002年12月,高盛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中国银行系统不良贷款率接近40%,为亚洲最差。2003年上半年,英国《金融时报》、高盛、穆迪和里昂证券纷纷对中国银行系统进行警告,认为其中最大风险是不良贷款,处理不好会毁坏经济改革成果,众口一词在国际国内造势贬低中国银行业。随后,国外金融机构抓住中资银行急于改革脱困心理,压价收购。而对于我国股民而言,对高盛等机构的研究报告威力则更有切身体会,往往一个看空报告发布,就能对市值全球第二的A股市场造成巨大波动。
此外,国外评级公司滥用评级,则能引发更大规模的金融动荡。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夕,这些评级公司忽然丧失预警能力,而在危机来临时却落井下石,对金融危机推波助澜责任。而本次的美国主权信用评价下调,则对全球金融市场又一次造成了巨大波动。
而对于中资机构而言,也缺乏国际金融市场分析能力和经验。在进行套期保值管理时,中资企业不知道标的资产价格走势。如中信泰富在其可累积澳元期权亏损交易中,除了套期保值超过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外,根本原因是不懂澳元汇率走势,在澳元高位继续进行做多交易。国航和东航的航油套保亏损也主要是对油价高位回调风险估计不足,在油价创历史高位情况下继续进行做多交易。
在进行股权投资时,中资企业和机构也很难预测到国际经济周期和股市走势。中铝、工行和中投等有关中资企业和机构进行大笔股权投资多发生于 2007年和2008年,时值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开始下滑,国际股市正在多年来高位待调整,欧元和英镑兑美元汇率也处于多年来的高位待调整水平。这些企业高位入市以逞匹夫之勇,结果可想而知!
一方是盲人瞎马,另一方则是有备而来。可见,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向外资“取经”。(东方财经 李浩翔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