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监管风向生变 衍生品主推派再提金融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6日 22:52  华夏时报

  付刚

  去杠杆化、去存货化、去产能化……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放缓增长的大背景下,一连串的“去……化”一夜之间成了学界、金融界、企业界最时髦用语。其中,尤其以去杠杆化为各方关注焦点。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由于业界普遍认同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杠杆化程度过高,导致自去年9月份以来,国内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几乎迟滞。

  但从2009年年初开始,停滞、拖延的思潮似乎在监管部门内部出现逆转,无论是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1月15日闭幕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还是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近日在一些内部论坛上的表态,都强调今年将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这意味着,2008年形成的衍生品坚冰有望得以融化。

  定大局、定方向的重锤之音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不仅金融业界在2008年呼声甚高的股指期货未能出炉,融资融券试点也由于缺乏操作细则,还未有一家券商提出申报。

  中信证券一位高层1月15日就此向记者指出,融资融券细则迟迟难以出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监管部门对于金融衍生品的谨慎。他强调,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对冲风险,已经成为中国金融界投资人士多年的奢望。

  而让他更为悲观的是,融资融券不能推进,业界呼吁多年的股指期货产品问世日期会变得更为遥遥无期。

  他向记者简单举例说,作为金融市场最基本的两种衍生产品,期货可对现货进行套期保值,期权又可以对冲期货带来的风险,但由于金融危机中倒下的多数海外机构投资者都与金融衍生品有关,因此,期货、期权这两种最基本的产品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已被蒙上阴影。

  不过,从目前监管部门透露的消息看,有关融资融券、股指期货、T+0交易的声音在新一年伊始时,便在不断温和放量。

  其中较为强劲的无疑是尚福林在1月15日闭幕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释放出的有关金融创新、期货市场方向的只言片语。

  “尚福林明确表示要稳妥推进市场创新、稳步发展期货市场,这些话看上去似乎很老套、很流俗,其实,对于我们业界而言,已经是一个定大局、定方向的重锤之音。毕竟此前有关反对推进金融衍生品的声音比较猛烈。”中信证券这位高层强调。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推创新品

  除去尚福林的讲话之外,《华夏时报》独家获悉,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1月12日在瑞银证券、国投瑞银基金共同举办的一个内部资产管理论坛上,也对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及金融创新作了权威诠释。

  祁斌称,受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经济,在2009年也将迎来转型元年,在当前的历史阶段,更需要功能不断健全和完善的资本市场作为依托,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都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做强做大资本市场,服务于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重要抓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