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傅苏颖
在美国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形势下,包括中、工、建、交等大型中资银行在海外经营状况愈发引人关注。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除了中国银行等少数几家银行之外,目前大多数中资银行的国际业务比重仍然很小。当前的金融危机同时也是一次百年一遇的机遇,中资银行或迎来新一轮海外扩张期。
机会难得就一定赢?
美国当地时间12月8日,建设银行在美国纽约开设分行的申请获美联储正式批准。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对中资银行封闭多年的美国市场正变得越来越开放。建行在美洲设立第一家分行后成为继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之后,第五家获准登陆美国的中资银行。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均是在1991年美国《加强外国银行监管法案》颁布前获批的,而工行和招行获批的时间则是在2007年11月和2008年8月。
上述分析人士还认为,此次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放缓,而受直接影响的美国金融机构更是元气大伤,要想在短期内恢复并不容易。这或许能为中资银行海外扩张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资银行现在走出去会产生双赢效应。他解释说,美国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后,急需发展相对稳健的中资银行的加盟,其对外资银行的准入条件相对有所放松。而对于一直都想到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市场设立分支机构的中资银行来说,现在美国降低准入门槛并加快审批,也为其走出去创造了一个良机。
对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认同。他说,本次金融危机同时也是百年一遇的机遇,国际业务比重仍偏小的中资银行或迎来新一轮海外扩张期。
国际化水平低反而受益?
目前,除了中国银行等少数几家,大多数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并不高。
中国银行在2008年半年报中称,2008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在国际化、多元化平台继续取得长足发展。海内外业务联动进一步加强,海内外一体化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成效明显。海外机构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量大幅增长,三大银团贷款中心运营顺利,海外网络稳步扩张,韩国九老分行、印尼泗水分行正式开业。
数据还显示,在传统的信贷业务方面,2007年境外机构占中行集团贷款的比重为18.76%。而早在2006年,港澳及其他境外(地区)的营业收入占中国银行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就超过了30%。
工商银行2008年半年报则显示,该行在境外及其他地区的营业收入为41亿元,占其主营业务收入比例2.6%。不过,这一比例较之于其2007年的2.42%略有提高。建设银行在2007年实现的境外营业收入为38.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1.77%。
在近日召开的“《财经》年会2009:预测与战略”上,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再次重申了他的立场,即中资银行国际化方向不能改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