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小非转让引入券商中介 市场质疑可行性(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4日 12:08  东方早报

  市场质疑可行性

  经济学家韩志国认为,在解决大小非问题上引入“二次发售”机制面临诸多难点。

  一是,“二次发售”是强制性的还是非强制性的?如果是强制性的,那就意味着大小非将化零为整,形成规模巨大的股票公开供给方,这比现在化整为零的私下出售更容易造成市场恐慌,也更容易面临发行失败的风险。如果是非强制性的,那就和现在的大宗交易市场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就很难设想大小非会自找麻烦甚至增加成本地去委托券商发售。二是,“二次发售”时,是包销还是代销?如果是包销,那么券商的巨额包销资金从哪里来?在整个市场预期向坏的情况下,券商的包销风险又如何控制?如果是代销,那么一旦面临发行失败,大小非还可不可以回到集中竞价市场来进行销售?如果可以,那又会对市场形成新的冲击并造成新的恐慌;如果不可以,那么这部分发行失败的大小非又该怎么处置?三是,“二次发行”后的大小非还有没有锁定期?如果有锁定期,那为什么不让大小非直接锁定?如果没有锁定期,那么在“二次发售”后马上就进入集中竞价市场的大小非又会对市场的现有股价造成集中冲击,导致大小非解禁与股价走势的恶性循环。四是,“二次发售”的价格是高还是低?在整个市场预期已经严重变坏的情况下,“二次发售”的价格绝对不可能高于现有股价但却会拖低现有股价。“二次发售”的价格越低,二级市场的股价就会越低,一直到这两类股票在更低的价格水平上对接。因此,面对规模如此庞大、减持意愿如此强烈的大小非,“二次发售”的失败风险要远远大于成功的可能,而每一次的发行失败,都注定会给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导致市场的循环下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