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券商解读宏观调控政策新变化(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9日 07:2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货币政策加息可能性降低

  尽管研究机构认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有所变化,但对于从紧货币政策基调是否改变这一问题,多数研究机构均认为暂难放松。

  申银万国称,由于通胀的风险仍然存在,防止通胀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政策基调稳定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通过政策的适时微调来实现。安信证券也认为,尽管宏观调控政策有所松动,但抑制通货膨胀仍然是政府的优先政策目标,因此整体来看从紧的货币政策基调依然,但细节可能会作出调整。

  中信证券则看法略有不同。中信证券分析认为,未来阶段控制通胀,将更多地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来实现,从紧的货币政策将被淡化。因为当前的通胀有供给冲击的影响,同时也有明显的输入型通胀的特点,国内货币政策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一味地强调从紧货币政策,不仅不能有效治理通胀,还会导致经济硬着陆。

  就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势,中金公司分析认为,货币政策将依然从紧,央行将继续运用包括上调法定准备金率、央票对冲、外汇掉期对冲等数量型手段降低货币增速,以期达到全年16%的目标。但加息的可能性较小,全年最多加息一次。

  申银万国认为,出于稳定经济增长的考虑,下半年出台新的总量型紧缩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加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已经不大。“从紧的货币政策何时趋于放松,仍然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平衡。在经过三季度的观察之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CPI会回落到6%甚至5%左右,这将会为信贷政策的放松提供一个契机。”

  政策着力点偏向结构性调整

  对于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中央政治局在25日召开的会议中提出,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对此,申银万国认为,由于目前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如果采取紧缩型政策防通胀,可能加剧未来的经济下滑;而过早放松紧缩型政策,又可能助长物价上涨。两难困局使得总量型政策难有用武之地。在此情况下,国家下半年将更多地把政策的着眼点放在结构方面,更多地通过制度改革而不是一般的周期性调控政策来解决问题。

  在申银万国看来,财政政策将在下半年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具体措施包括:一是采取更多的措施刺激消费,政策包括取消利息所得税、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二是继续推进价格改革,抑制不合理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三是通过一些必要的政策调整来缓解出口企业的困难。包括放慢升值以及差别化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四是采取更多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均对此表示认同。中金公司认为,会议提出“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意味着能源价格改革还将继续;同时显示财政政策的机构性扩张可能包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进一步提高,加强对低收入阶层的财政补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