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7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优胜奖高善文胜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11:48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2007年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优胜奖揭晓

  连续四个季度,九项指标的预测使结果排除了偶然性。预测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指针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 本刊记者 钟华/文

  正确的判断往往可以决胜千里,错误的决策则只会一败涂地。这对全球经济一体下的2007年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A股市场,更是如此。

  本着“把握大势,决策未来”的宗旨,《证券市场周刊》自2001年开始推出“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下称“预测”)。本刊邀请国内外著名机构的经济学家,对中国GDP、CPI、投资等9项重要经济指标进行分季度预测,这不仅是考察各家机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追踪和把握的能力的重要依据,也由于其权威性和参考性强,迅速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同。

  目前这一历经七载的“预测”已经成为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指针。那么,谁能够“笑傲市场”,独占2007年中国波澜壮阔经济运行预测的鳌头呢?

  高善文,安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以领先成绩一举夺得本刊2007年度“预测”优胜奖第一名。这是高善文首次摘得这一桂冠。“预测”有悬念,但实力无争议。高善文在2006年度首次参加本刊预测,就跻身三甲,2007年度夺冠属于更上层楼。

  本刊“预测”优胜奖第二名获得机构是2006年底夺得优胜奖冠军的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信建投证券”,该公司在这方面一直保持较高水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方,曾多次进入本刊“预测”三甲名次,2007年度他所在的机构捧得本刊“预测”优胜奖的第三名。 中国市场全球关注

  中国经济2007年独领全球风骚,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本刊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经过此前6年的锤炼也日益成熟,并吸引了更多国内外著名机构加入到本刊“预测”中来。参与机构属从最初10家左右增加到了2007年第四季度的19家,一些国际投行如雷曼兄弟、美林证券等纷纷加盟,展现出中国市场全球群雄逐鹿的格局。

  2007年,本刊“预测”的参与机构还展现出一个特点:银行在本刊参与机构的权重剧增,比如中国银行、汇丰银行、瑞士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这相比此前以学术机构、国内证券机构为主要的参与者结构有了较大突破。

  如此重要变化,一方面在于经历了商业化改革的中资银行和不断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影响日益巨大,另一方面也在于本刊较快捕捉到这一变化,锐意拓展银行机构。本刊“预测”还计划在2008年吸收更多研究实力强劲的中资银行和国内外其他机构加盟。

  本刊2007年度“预测”的参与机构虽然大幅增加,但最终只有10家机构全程参与了全年四个季度的预测,一直参加本刊预测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也因缺席2007年第二季度“预测”,无缘2007年度“预测”优胜奖的全年评选。

  有待说明的是,本刊2007年“预测”的指标体系中,由于国家统计局对“工业企业利润”一项指标数据的发布在时间和频率上较2006年有较大调整,与本刊原定预测指标体系不吻合,缺少可比性。因此,本刊剔除了“工业企业利润”一项指标的预测。

  与此同时,由于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走势日益重要,各位经济学家对“利率”和“汇率”两项指标的把握也日趋成熟,本刊2007年度“预测”优胜奖评选中,增加了“利率”和“汇率”两项指标。也就是说,2007年度“预测”优胜奖评选的指标体系共9项。也即,GDP(国内生产总值)、CPI(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商品零售总额、进口、出口、利率和人民币汇率。

  相比上述调整,本刊“预测”优胜奖评选方法还是遵循以前的惯例,以经济指标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越小,其排名越靠前为原则评分,评分前三名机构获得优胜奖。

  随着“预测”经济指标体系的日臻完善,以及国内外众多领袖机构的不断加盟,增强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指针作用,也再次凸现出本刊“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在业内的领先地位。 高善文胜在综合预测能力

  中国经济在近两年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GDP增长2007年达到11.4%,创下12年新高,也多少有点出人意料。高善文夺得本刊2007年“预测”优胜奖第一名,其31.5的总得分,将其他机构远远抛在其后,第二名总得分为38.5,与2006年优胜奖前三名总得分的差距相比,也显得有些“意外”。

  高善文“预测”经济的能力,2006年就开始显现。2006年,高善文作为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第一次参加本刊“预测”,就一举获得本刊优胜奖的第三名,而且在“GDP”、“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三个单项经济预测中,列于第一位。

  提起高善文,就有待提一下与他不可分割的“资产重估”论断。他在2006年系统性地提出这一观点,当年中国A股上证指数从1200点一路飙升,其声名也随之远播,从而奠定了其在中国股票、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实证研究主流地位。

  “资产重估理论”真正的开花结果却是2007年。一则上证指数冲到了6124点的最高水平;二则在2008年1月,本刊推出的2007年度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评选中,高善文就拔得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的头筹。

  水晶球奖评选中夺魁,显示出高善文的市场影响力。因为这一评选是200多名公募基金经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经理和QFII投资经理投票得出的结果,当然这种评选也是基于投票者根据自身主观经验的评选办法。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