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指数期望带来幻觉:亏了也敢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 11:46 中国经营报

  股市放大了财富,更放大了消费尺度,股民消费心理也在发生改变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董娟

  4599.7!

  猪年股市最终以报绿收盘。虽然那几天的股市一直泛绿,让股民的心不断下沉,但这并不影响“我赚钱了赚钱了,买东西送给妈”。

  经历了2007年上半年大涨,许多股民在消费上的心理尺度已经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们敢于消费了:消费信心指数膨胀。

  消费信心高指数是背后推手

  “股票赚了吧?”

  自从2006年中国股市一路飘红后,这句话就成了很多中国人见面之后的寒暄语,直逼“吃了吗”?

  发生改变的,不仅是居民财富的变化,还有消费信心的变化。

  上海居民潘伟莉一家自从有了孩子后发现家庭经济没过去那么宽裕了。而成了新股民后,2007年上半年红火的股票再加上组合型基金的投资,使她感觉“财富一下子增多了,虽然总量并不太大”。和有些股民省吃俭用以继续投资的做法不一样:她将盈利的部分变现,为自家的房子进行了重新装修,和全家人一起出国旅游,还为孩子买了大额的意外和医疗保险。“做股票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因为牛市,潘伟莉成为高消费信心的那群人。

  使这位股民消费行为发生变化的是其膨胀的消费信心。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消费心理学上用指数来量化居民的消费信心。20世纪40年代,美国密西根大学的调查研究中心为了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周期的影响,首先编制了消费者信心指数,随后欧洲一些国家也先后开始建立和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

  从理论上讲,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指数高则意味大家看好未来,反之则信心不足。

  至于如何来量化股民的消费信心,TNS中国金融研究总监张弘认为可从三方面进行考虑:收入水平、消费时尚和未来预期。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因此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消费时尚是指周围人群的消费方向,个体消费者作为社会的一员会不自觉地受到这种时尚的影响,比如在股市大热时一些商家乘机推出一些时尚而昂贵的商品;未来预期包括对国家经济的宏观预期和对个人收支的微观预期。显然,牛市将上述三项指标都一路推高。

  实际上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学者们还发现,相对富有的阶层对指数的贡献并不大,他们被划为“享受型”和“富裕型”。这个阶层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并不会因为短期内财富的增长和未来的预期而发生显著变化。而向这个群体提供更高层次的消费方式及服务,使其花更多的钱得到最好的享受是重点。

  在通常情况下,一般市民阶层的消费者对消费者信心指数研究的贡献最大。这一类的消费者可被划归为“小康型”和“温饱型”,这个群体的消费信心是敏感而多变的,他们的财富仅仅够保持一般或略微宽裕的生活,现状和未来的预期,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行为。

  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牛市时,股民们的消费信心指数也曾经走高。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