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志文:老兵依然突击(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6日 16:16 和讯网-红周刊
2004年1月,上海一中院最终判决楼志文胜诉;券商上诉,同年7月上海高院判决维持原判。我对楼老感慨地说:“法律是公正的,但您老的命也好哇!因为那家证券公司最终救活了,如果碰到券商破产关门,那您的钱就当债权登记了,最终仍将颗粒无收。前几年不少人不就这样陷进去了么?” 祸兮福所倚,这场诉讼耗去了楼志文3年的精力,但也使他避开了最痛苦的大熊市,使他被动地保存了资金实力。等全部资金回来的时候,股改开始了,楼志文正好重整旗鼓,迎战牛市。 欲谋股票 先求做人 楼志文原是上海第二印染厂车工,出身于甬籍商人家庭。1953年,楼亲眼目睹了新中国政府的一件德政:即在日伪、国民党时期的银行储户存款,由人民银行清理偿还。正是这件事,在楼志文年轻的心灵上打上了“人民政府是对人们负责的”烙印。所以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事物,他都积极响应。1984年12月,当他得悉延中公司要发股票,大清早从杨浦区赶到江宁路排队认购;后来听说虬江路有打折的国库券卖,他即将家中余款全部换成国库券储存。 1990年上交所成立那年,楼志文提前退休成了职业投资者,他除了自己做国债和股票外,还热心帮人炒股,以求共同致富。做法很简单,只要将现金交给他,股票、基金、债券全买在楼志文的账上,成交后以交割单结算。凡他认为可能盈利的如认购证、淄博基金等,楼志文都尽力向亲友推荐。当时诺大的杨浦区只在江浦路上有一家代理商,其半数认购证是楼志文向亲友推销的。后来股票陆续上市兑现,亲友们来结账,马夹袋拎来的是苹果香蕉,而拎回去的都是整叠的百元大钞。其中最幸运的一位亲戚从楼家出来后,立马将赚来的钱在黄浦区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豪宅,楼志文因此得名“财神菩萨”。 当年楼志文所在单位地处杨浦区著名的“穷街”,邻居、同事都是工薪阶层,老百姓的血汗钱是亏不起的。由于当时所有人的股票都买在楼志文的账户上,股价下跌后,楼志文为了顾全信义,将他人资金全额返回了结,此后再也不敢轻易接受他人资金了。楼志文现在还保存着以往代人炒股的两本账簿,我翻了翻,受其帮助在股市中得益的人有50多人,其中还有好几个我认识的人呐! 楼志文在股海中弄潮24年,几经沉浮,可称“股市老兵”。笔者想请他介绍些投资理念和操作经验,他谦虚地说:“现在股市突飞猛进,人才辈出,我才疏学浅,战绩平平,不能倚老卖老。24年来感悟最深的还是这句话:‘在股市上,要做好股票,先要做好人。’股市最珍贵的就是诚信,这是我20多年来的最大收获。” 自度量身 力所能及 由于见过股市跌到300点的大熊市,也见识过诸如证券公司盖了大印都不算数的纠葛和诉讼,楼志文自称胆子越弄越小了。他说以往股市一直是牛短熊长,所以这轮牛市行情刚来的时候,熊市思维严重地影响着自己的操作。他从998点上来后,到1300点一直保持着半仓,到1700点逐步减仓,现在回头看,很多股票真是抛在地板价上了。 2007年春节前,上证指数在2700点左右,楼志文幡然醒悟,这可是中国股市千载难逢的“黄金盛世”啊!于是,他开始在股市上积极做多。楼志文用四个字来归纳自己的操作:自度量身。现在上市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自己岁数大了,没有精力去跑上市公司,更何况自己也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所以在选择股票时,只能选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熟悉的股票。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