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高送转激增怪现状:警惕炒家借机出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 09:32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刘翼

  截至8月8日,已经有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10转10股或10送10股的中期分配方案。

  不知不觉,一个老套的炒作方式重现江湖并有肆虐之势:建仓——拉高股价——高送转传言吸引散户——兑现出货。

  8月7日,荣华实业公布了半年报与中期分配方案:上半年巨亏4452万元,但公司推出了10转10股的分配方案。方案一经公布,荣华实业立即招致投资者质疑,亏损之下,高送转用意何在?

  高送转

  值得关注的是,荣华实业在发布中期分配方案前,股价也是先知先觉的涨了130%,7月27日之后,股价更是加速上扬,而分配方案公布的前后几个交易日,盘面的换手率也非常高,8月3日换手13.99%,6日换手12.17%,8日公告发布的当天换手率达到11.3%。

  "高送配紧随着高换手率,摆脱不了与庄家合谋,发布消息帮助其出货的嫌疑。业绩亏损为什么高送股?假设业绩好的公司不分红一定程度代表公司治理不完善,那么亏损公司分红送股倒成为了奇怪的现象。同类公司为什么都和大盘保持同步的波动,只有他是上涨的。"某券商人士强烈质疑说。

  截至8月8日,沪深两市共有3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报与中期分配预案。其中,中期分配的有14家,但引人关注的是,送股或者转股达到10∶10的就有9家:国脉科技、安琪酵母、成都建投、山河智能双良股份、科陆电子、鑫富药业宗申动力、荣华实业。即,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选择了高送转方案。

  无一例外的是,上述9家上市公司在分配方案正式发布之前,都经历了大幅上涨,但上涨似乎不能用业绩解释,与大盘走势也没有关联。

  根据WIND资讯显示,2006年中报,1400家上市公司中实行10转10的仅仅有5家,分红的也仅仅有44家。2006年度分配方案,10∶10转股的也不过16家上市公司,10∶10送股的也就柳钢、驰宏锌锗两家。

  与往常相比,上市公司似乎变得越来越"大方"。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中报实行高送转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是高价股。

  "只是为上涨寻找理由,另外就是方便出货。"某证券业资深人士一语道破。"如果没有业绩支持,股价的大幅上涨会引起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如果中期进行高送转,上涨也就似乎是理所当然了。更重要的是,送转实施除权后,股价会下来,散户买得也大胆一些,主力便可趁机脱身。"

  与上述券商认识说法相印证,大部分高送转的公司在公告发布前半个月左右就开始被显著拉升,这这种拉升得不到大盘上涨和公司业绩方面的支持。

  "要关注这些股票的换手率,如果在高位出现高换手,散户投资者就要警惕了,在买入前一定考虑清楚,避免在主力派发的时候接最后一棒。"上述券业人士告诉记者。

  "送股之后,公司的业绩被摊薄,这只相当于做了一个拆分,把原来的一股拆为两股,股票的价格下降了,含金量也下降了,投资者不会得到任何好处。"泰阳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亚辉指出。

  "这些都是原来的老把戏了,主力最困难的就是出货,高送转本身是一个题材可以吸引散户投资者,让他们感觉到手中持有的股票可以变多,除权后,股价低了便于出货和下一波炒作。"上述券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规范难题

  "这是上市公司内部的事情,监管机构不好对事情本身说什么,董事会有对分配事项的自主权,但如果有涉及到联合坐庄、内幕交易的问题,监管层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问题在于,监管在事后,当股价暴涨之后,投资者已经被套牢在高位。由于中国的投资者在数量上,仍然以散户为主,他们被认为偏好低价股,而高送转看似"发红包"的题材也颇能让他们欢心而大胆买入。

  "高价股的流动性确实不够,高送转使单价下降、能够吸引中小投资者。"刘亚辉指出,"从反面来说,也可以看出中国的投资者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在国外只看业绩与成长性,越是低价股越不被投资者认可。"

  "现在民营上市公司希望做大市值的愿望也很明显,在这个时候,应该对其业绩的真实性重点监管,只要业绩是真实的,他可以把盘子做大,即便为了以后的减持套现,也是可以的,成熟的资本市场不排除这点。"刘亚辉进一步指出。

  在高送转概念形成的时候,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的苗头开始出现。

  "据传,深长城(000042)、苏州固锝(002079)中报10送10已确认,市场信息,仅供参考,来源互联网,买者自负!"某个人博客在8月6日的日志中点名推荐股票。

  与上述传言相呼应,苏州固锝自7月25日以来已经连续上涨11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74%。

  "这几天投资者也一直在问我们有没有分配方案,对于股价的异动证监局还专门发询问函过来,忙得我们焦头烂额,"苏州固锝董秘办人士告诉记者。至于股价近期的连续大涨,该人士说,"我们也正纳闷。"

  值得警惕的是,苏州固锝近几日的换手率高得惊人,连续3天高达20%。"有多少货,主力也可以走完了。"有券商技术分析师指出。"事实证明,有人在利用博客等传播虚假信息,诱使投资者在高位接货。"

  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事件有许多种模式。2007年初管理层针对不同形式的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进行严打。

  此前,证监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针对天山股份(000877.SZ)原副总陈建良利用内幕信息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实施5年市场禁入的惩罚。

  针对之前出现的老鼠仓事件,证监会目前制定的<内幕交易指引>草案已经将内幕信息的知情人范围进行扩展补充。

  但对于亏损公司高送配导致的市场操纵事件,市场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位参与制定该项指引草案的专家告诉记者,对于因内幕交易造成股价"显著影响"的,是指有关信息一旦公开,公司证券的交易价格在一段时期内与市场指数或相关成分类指数发生显著偏离,或者致使大盘指数发生显著波动。

  "这个显著偏离和显著波动可以结合专家委员会或者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来具体认定,而此类高送配的操纵模式一旦形成惯用模式,对整个资本市场将产生不良影响。" 这位专家表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