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汉唐证券“贱卖”风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 12:02 《法人》

  汉唐清算组对于汉唐证券类资产的处置,无论在程序上还是价格上,似乎都有可商榷之处

  文 本刊记者 柯浪

  汉唐证券可以说是闽发证券的“难兄难弟”。他们面临的情况如此相似,以致于一些闽发的员工担心,汉唐证券命运将会在他们身上重演。

  汉唐证券公司于2004年9月由信达公司进行托管,信达公司于2005年6月成立了汉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清算组,对汉唐证券进行清算。

  2007年5月18日,汉唐证券清算组与信达公司下属单位——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筹)签署了《汉唐证券有限公司(贵州地区以外)证券类资产转让合同书》,将汉唐证券(贵州地区以外)的主要优质资产,包括“20家证券营业部、2家证券服务部、经纪业务管理总部、资金管理中心(清算中心)、财务会计总部、信息系统管理总部的实物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交易系统、通讯网络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办公设施及其他设施)及必须的交易席位”,以4299.58万元的低价出售给信达公司。

  同日,汉唐证券清算组与另一家经纪类券商签署了《汉唐证券有限公司贵州地区证券类资产转让合同书》,将2007年1月至4月手续费收入合计为7097.98万元的汉唐证券贵阳北京路营业部和贵阳新华路营业部,以1000万元的价格出售。

  对此,汉唐证券大股东润达实业表示不满。

  “我认识的两个证券公司的老总,他们说一个营业部四千万他们有兴趣要,它22个营业部它才卖出5000多万,一个营业部也就200万,一个营业部卖的价钱还不够它一个月的收入,太离谱了。”润达实业的代理律师,北京昌久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海对《法人》说。

  他表示,上述证券类资产中,仅其中的20家营业部2007年1月至4月,4个月的营业部手续费收入就高达20203.98万元,即每个月的平均手续费高达5000万的营业部另加上其他优质资产,居然以无法想象的廉价4299.58万元卖给信达公司。

  汉唐证券公司第一大股东润达实业控股有限公司近日委托江苏纵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汉唐证券公司下属的22家营业部进行了价值评估。润达实业设法提供了汉唐证券清算组制作的汉唐证券下属22家营业部2006年末及2007年4月末的资产负债表和相关的利润表。

  该评估公司作出的评估结论为:“汉唐证券公司下属22家证券营业部2007年4月30日的价值为103,436.00万元。评估价值人民币103,436.00万元整”。

  “也就是说,信达公司及汉唐证券清算组将公允价值为 103,436.00万元 的汉唐证券的优质资产居然以 5299.58万元的价格‘大甩卖’,而大买主却是信达公司自己,随即恶意将汉唐证券公司破产。”王海认为。

  王海表示,2005年底以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回暖,包括汉唐证券在内的任何一家证券公司的经营状况均发生了根本性好转,汉唐证券早已不再是举步维艰了。其证券经纪收入每月高达数千万元,原自营的重仓股的市值,2007年4月底,约为39.57亿元人民币(尚未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十余亿元),扣除全部应付债务及或有债务,汉唐证券公司的净资产约为人民币20亿,并且资产流动性极佳,不存在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形,根本不符合破产的条件。

  据王海介绍,债权人曾向国务院、证监会都多次反映,作为大股东,润达实业在诉讼之前也向证监会等有关部门都多次反映,但全部石沉大海。“几十个债权人联名上书,得到的答案只是告诉你会处理的,最后还是把东西都卖了,都过户了。”王海失望的说。同时他表示,“汉唐证券80%是国有资产,20%才是个人的,损害最大的还是国有资产”。

  润达实业已就信达公司侵吞汉唐证券资产的行为,起诉至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该院已正式立案受理。该案已确定2007年7月17日由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前证据交换,2007年7月25日正式开庭审理。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后,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首次被同业起诉。

  但根据《法人》得到的消息,不知何种原因,原定于7月17日的证据交换并没有按计划进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